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瞭望》文章:八大长效机制促进西部大开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09:58 新华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这部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牵头编制的规划,是中国第一部有关西部大开发五年总体发展的规划,为未来五年国家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性文件。

  “这个《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细化或具体化,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四大板块)中第一个专项区域规划。”中国社科院西部
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耀对这份文件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内容具体翔实,目标任务明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突出重点地区优先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突出体制机制创新。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十一五”西部大开发总的目标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

  《规划》六大亮点

  “十五”时期,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累计新开工7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但陈耀也指出,“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西部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发展差距还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三农”和城乡就业矛盾尤为突出,改革攻坚难度大,发展观念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这部规划分门别类给予了全面详细的指导。”陈耀说,《规划》与《西部开发“十五”计划》相比有六个突出的特点。

  其一,在指导思想上贯彻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调西部开发要“坚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省区都提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增长目标。据2000~2005年统计,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有的省区经济增长率甚至连续几年居全国第一,投资、工业、财政等增长指标也异常的高。

  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西部一些地区发展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速度的倾向。这必然导致资源高消耗和污染的高排放,不利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而这种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规划》的指导思想,对指导今后西部地区致力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二,《规划》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向。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缩小地区差距,但对地区差异特别是东西部差异的内涵缺乏正确界定。事实上,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基础等原因,东西部之间经济水平在相当长时期不可能追求一致。

  《规划》明确提出了两个差距的控制和缩小的目标:一个就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另一个就是城乡居民人均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这两个目标既符合西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同时,也是最能体现市场经济下国家和各级政府职能之所在。所以,这样的规划会得到更多人们的认同。

  其三,《规划》有很大的继承性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如继续加强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再如,国家继续在政策上加大对西部的扶持力度,提出进一步增加对西部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规模。

  其四,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重点规划。这是未来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首先是明确提出重点支持六大类特色优势产业,在六大类中,除了资源类产业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强调了西部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这不仅是由于西部有些地区具有发展这类产业的条件和基础(如成都、重庆、西安、兰州),更重要的在于西部经济不能总是停留在资源型产业上,必须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一些非资源类产业,以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其五,在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工具运用上有不少创新之处。如采取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对金融机构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政策支持。投资补贴是国际上政府对落后地区实施发展援助的一种重要工具,主要是通过对投资落后地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助,以减少由于转移投资带来的运输成本等费用的增加,这种投资补贴并不违背WTO的规则。这是引导企业西进的一种新的有创意的工具。运用得好,可以加快西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应该说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值得尝试的手段。

  其六,根据西部实际,提出了通过加强中央企业与地方的合作,促进西部发展的措施。《规划》提出“加强中央企业与西部地区各类企业的联合,通过股权置换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实现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中央企业与地方经济是“两张皮”,中央大企业对西部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小。为了发挥中央企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国家很早就提出了要“发展融合经济”,《规划》终于在这方面有了突破。事实上,这种合作不仅会实现双赢,而且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也会产生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央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八大机制“保驾”

  陈耀认为,为了促进加快西部大开发,此次《规划》提出了八项长效保障机制,让整个《规划》显得引人注目。

  其一,国家政策扶持机制。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继续保持中央财政支持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支持政策,创新支持方式。进一步增加对西部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规模。

  其二,金融服务支持机制。加快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鼓励各金融机构采取银团贷款、混合贷款、委托理财、融资租赁、股权信托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采取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对金融机构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政策支持,扩大国家政策性银行对西部地区的信贷规模。

  其三,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东中西部地区自由流动;健全互助机制,鼓励和支持发达地区探索对口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机制、新方法、新形式;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东中部地区设立各类区域合作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参与西部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开发、技术合作、信息交流等区域合作。

  其四,企业发展激励机制。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清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改进和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重点支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准入,加强监管,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中央企业与西部地区各类企业的联合,通过股权置换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实现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其五,资源合理开发机制。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完善重要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价格。加快改革资源税征收制度,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实现规模开采。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国家集中资金继续向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重大工程区倾斜。加大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的资金投入。

  其六,对外合作交流机制。优化外商投资软环境,依法保障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拓展招商引资渠道,适时调整和修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各类资金投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生态环保产业和现代农业等。国家安排的各类境外优惠贷款和援助资金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稳定现行边贸政策。选择条件成熟的边境口岸组织边境合作贸易区试点。

  其七,政府协调服务机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健全政府决策机制,正确履行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开展跨行政区域的重点经济区规划工作,改善投资环境。组织和引导市场经济主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其八,规划有效实施机制。进一步强化西部大开发综合协调机制。规划提出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列为国家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自然生态修复等任务,主要运用国家公共资源确保完成;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任务,主要通过中央政府投资支持完成;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开发、人才开发等任务,主要通过政府引导、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完成。

  最后,陈耀认为,《规划》在对一些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领域的政策支持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如对资源开发的政策,提出“对能源、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实行税收优惠”,其中能源资源开发不是给予税收优惠的问题,而是要提高资源税率、改变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以及提高对资源产地的资源税留成比例。

  另外,他指出,“西部地区最突出的优势之一是土地资源。目前东部发达地区土地紧缺,如何通过适宜的政策使西部的土地优势发挥出来,如实行东西部开发区合作,鼓励东部到西部帮助开发区建设,在涉及跨省区税收分成方面是否可以进行尝试。这对于东西部都是有利的事情。”(记者 王健君)

  

《瞭望》文章:八大长效机制促进西部大开发

  国务院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会议认为,“十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成效,重点地区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明显加快,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快。但是,西部地区的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仍在扩大,必须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点击详细

  来源:瞭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