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0:00 河北日报

  盘点2006:"十一五"实现良好开局

  2006———“十一五”开局之年。

  岁末盘点,硕果累累。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用一份优异的答卷,自信地掀开了伟大征程新的一页。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确立,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持续提高……在过去的日子里,河北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提高,发展思路上有了新举措,实践上有了新进展。从12月17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燕赵儿女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用激情、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值得自豪的良好开局。

  1、经济增长新水平:速度效益同步提高

  在2005年我省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一个大台阶,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之后,我省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按照去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预计,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这种预计在今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给出了一个最新答案———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

  根据省统计局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2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增速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自2005年以来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13%以上。

  全省经济工作会透露,预计今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20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98.4亿元,分别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30亿元,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50亿元左右,增长1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6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0元,增长13%。

  更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年我省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整体评判———全省经济呈现出速度、效益同步提高,结构质量继续改善,发展趋于协调的良好局面。

  2、结构调整新变化:增强发展支撑力

  ■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

  河北今年经济发展最可书写的亮点非工业莫属,其中尤其是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

  据省统计局资料显示,前10个月,七大主导产业共完成增加值251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80.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6.6%。

  作为正值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河北经济,工业主导产业的这种发展态势,对于年底取得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0%的预期,可谓实实在在。工业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联合重组精彩纷呈

  今年以新唐钢为首的企业间联合重组表现出的气势,无疑为我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作了最好的注解。新唐钢、金能两大集团正式挂牌运营,所显示出的整合优势有目共睹。

  以钢铁为例,企业间的重组带来了产品结构的优化,钢材板带比达到49%,提高4个百分点;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等高端产品产量成倍增长。

  业界分析,企业间的联合重组,一方面得益于政府把握大势,积极引导;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格局日新月异,激发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意识。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从当前各产业发展势头看,下一个超过千亿产值、有望成为我省第四大战略支撑产业的很可能是信息产业。”代省长郭庚茂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的这句话,是基于对这一产业发展态势的现实判断。

  秉承既定思路,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稳步推进中营造着一个个产业基点:华为北方产业基地、京东方移动平板显示基地等一批战略合作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构架已经具备,电子信息领域,廊坊等地发展势头强劲,生物医药方面,石家庄已经纳入国家范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完全可以做大总量,提高水平,形成强势。

  3、重大项目新突破:增强发展后劲

  1至11月,我省今年安排的163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47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曹妃甸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基础

  自2003年以来,省委书记白克明等省领导每年不止一次到曹妃甸凭海临风,考察指导。曹妃甸每一天的成长,也为河北人民所关注。人们期盼着曹妃甸早日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2006年,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的铿锵脚步,催人奋进。自去年12月16日正式开港通航到今年11月27日,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已累计靠泊大型货轮82艘,成功接卸矿石1048万吨,其中今年靠泊大型货轮79艘,接卸矿石1005万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不久前曹妃甸煤码头前期工程告竣,原油码头项目获国家核准,曹妃甸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进展顺利,进入国家战略视野,加之环渤海区域大发展机遇等外部大环境助推,曹妃甸大规模开发建设的交响曲已经轰然奏响。

  此外唐钢冷轧及表面涂层、河北晶龙宁晋单晶硅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邯钢结构优化升级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石家庄半导体照明、沧化集团12万吨己内酰胺等一批项目获得国家审批或核准,都为我省未来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迁曹铁路、尚义风电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上安电厂三期、张集铁路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京石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河北段)等一批项目获得国家审批或核准……

  仅仅今年前10个月,全省亿元以上大项目完成投资1514.1亿元,同比增长30%。

  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之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仅仅在投资拉动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为全省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搭建了宽阔舞台。

  4、改革开放新步伐:增强发展活力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2006年,河北改革的重点领域有两个,一个是行政管理体制,以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得到中央肯定为代表。一个就是包括华药、石钢等省属重点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在这两大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我省各项改革实现了稳步推进。

  在改革中创新机制,我省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推动担保机构建设,完成担保总额79.4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半壁江山”,这对于我省经济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了,我省整个经济的发展就会出现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省委书记白克明当初的这句话,正在被实践所印证。

  改革的推进尽管艰难,但在新的竞争形势下,环境对发展的影响作用越发明显。开局之年,我省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截至今年底,省本级已经取消行政审批项目663项。

  ■合资合作水平明显提高

  全省经济工作会预计,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增长15%。其中,出口128亿美元,增长17%。在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过审视一批对内对外合资合作项目不难发现,河北对外开放中合资合作水平在明显提高:与中石油、中石化、中钢、中电科等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与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的牵手,对于相关产业而言都具有战略性意义。

  这种格局的赢得,首先得益于我省产业自身结构调整。2006年,我省钢材、水泥、玻璃等产品在京津市场上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市场上的表现,同时也加快了外部对我省产业实力的认同,加之独特的区位优势,我省对内对外开放中,发挥产业优势,实现与京津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对接,变得机会越来越多。

  今年我们能分明地感觉到企业“走出去”的冲动之强烈。长城汽车开始全球布局,耀华集团把战略触角伸向俄罗斯,新奥集团进一步搭建国际金融平台……河北企业的扩张可谓百舸争流,活力四射。

  5、节能减排新进展:增强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扭转“十五”以来能耗上升趋势

  近年来,在河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人们期待能降低的指标终于在今年成为现实,这个指标就是能耗。

  2006年,我省颁布实施《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建立了生产总值能耗考核公报制度,并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与221家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省政府连续印发相关文件,召开专门会议……在节能降耗上,我省采取了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举措,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完成全年节能目标难度很大,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扭转了‘十五’以来的上升趋势。”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一提示,在带给人们欢欣鼓舞的同时,也预示着要完成既定降耗目标,还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

  □本报记者 张许峰

  数字2006

  13%

  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为2003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201亿元

  预计今年我省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20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98.4亿元,分别增长16%。2005年我省全部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大关,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0亿元。

  5530亿元

  预计今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30亿元,增长30%以上。

  3850亿元左右

  预计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50亿元左右,增长19%以上。

  3396亿元

  预计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6亿元,增长15%。

  10300元和3760元

  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达到1030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760元,增长8%左右。

  69%和80%

  我省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粮食生产在连续两年增产的基础上再获丰收,总产达到2702.8万吨,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9%。

  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上升到80%。

  会议点击

  高度重视五个问题

  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清醒地分析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受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农资价格上涨双重挤压,今年以来,我省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长出现回落。同时,政策性增收的空间缩小,工资性收入短期内难有大的提高,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部分工业企业亏损增加

  由于产成品销售价格与生产资料价格“倒挂”,1至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超过百亿元,亏损企业集中在石油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

  要素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建设用地供应紧张,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增速减缓

  受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和国家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因素影响,前11个月,我省出口总值增速同比降低1.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4.5%。

  影响社会和谐因素较多

  当前我省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教育收费、医疗水平、食品安全、司法公正、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镇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

  同时,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还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诸如增长方式粗放、城市化水平较低、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民生2006

  和谐河北建设凸显以人为本

  和谐河北建设取得新成效,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我省社会发展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三年前,也是在12月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实施就业再就业、农民减负增收、公共卫生、农村教育扶持、食品放心、济贫助残、城乡饮水、治污绿化、公共文化体育建设、社会安全等“十项民心工程”。

  也许只是最简单的“一瓢饮”,最普通的“一箪食”,却维系着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从此,“十项民心工程”在燕赵大地上展开,铺向农村田野,深入城市社区,融进百姓生活。

  而今,在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诉求中,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建

和谐社会的声音愈加响亮。

  在过去一年和谐河北的建设中,“要切实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那些有条件办、能够办的事情真正办好。”省委书记白克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的这番话始终贯穿其中。

  城镇新增就业44.3万人

  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4.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9万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不久前公布,截至今年10月份,我省已提前完成全年就业再就业任务目标。1至10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1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02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6.0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73万人次,分别完成省政府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103%、100%、151%、115%。

  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保险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健康发展。根据省民政厅信息,截至8月底,全省84.8万城市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68元,68.3万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月救助21元,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截至目前,全省农村低保和医疗救助制度已基本建立,救灾预警机制趋向完善。发放救灾款物1.3亿多元,有效救助灾民518万人次。

  农村教育持续改观

  今年,全省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100万平方米,落实“两免一补”资金3.2亿元。

  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截至目前,全省用于“两免一补”的资金累计已达6.8亿元,133万中小学贫困生得到资助。

  新型合作医疗惠及千万农民

  到11月底,全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170.4万人,共有342.5万人次得到补偿,补偿金额3.11亿元。同期,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扩大到了36个。36个试点县(市、区)共辖553个乡(镇),15724个村,覆盖农业人口1486.16万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1170.39万人,参合率79%。

  10万人温饱得以解决

  解决了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6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把消除贫困、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到201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确保已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