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活力之源——兴十四村见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4:18 齐齐哈尔日报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被称为东北第一村的兴十四村采访。

  走进兴十四村,让人深深感到,这里到处洋溢着火热的生产激情:15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工地虽因严冬而停止建设,但拉运沙料等建筑物资的车辆仍然络绎不绝;三精制药车间已开始内部装修和安装取暖设备,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在村委会,村委会主任周普然正忙着部署工作。当唠起兴十四村是怎样使全村在贫困的条件下迅速发展,而且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的话题时,老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要不是我们有个好支部和好支部书记,想都不敢想实现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老周介绍说,兴十四村的土地全部进行了集约化经营。早在1983年,兴十四村就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了与本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即“统一管理、分散经营、专业承包、指标到人”。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改革模式。目前,全村1.68万亩耕地由18人承包经营,全村仅有2%的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98%的劳动力进入村办企业,成为二、三产业工人。村农场场长刘书迎在一旁插话说:“现在俺村生产的玉米、大豆等全部就地消化,等15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周围的县乡镇也将成为俺们的基地,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太大了……”

  记者注意到,在兴十四村的耕地上,隔四五百米就有一个小房子,老周说:那是水井房。早在1995年,兴十四村耕地就全部实现了节水灌溉,耕地全部建成了高产稳产农田,彻底改变了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保障了村民的农业收成。

  随后,老周又带我们来到机械停放场,指着一行行排列整齐的大机械说:要发展生产,不实现机械化可不行。目前,全村已购置装配大型拖拉机29台、农机具480多台(套)、运输车48辆,全村的地一周就种完。现在村里已与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将全村耕地建设成了优质高产小麦、高蛋白大豆等良种生产基地,良种率达到100%,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在去往柠檬酸厂的路上,周普然高兴地与记者边走边聊。老周说,前些年刚办乳品厂时,外村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说他们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当1985年日处理10吨鲜奶、当时全国唯一的村办乳品厂终于建成投产并且当年盈利65万元时,外村人信服了。到上世纪90年代,村里又筹资5000万元建起了年产6000吨的柠檬酸厂,后来又建起了年产5万吨的节粮饲料厂。2005年,村里又与黑龙江国际技术开发公司协调合作,对柠檬酸厂进行了扩产改造,当年9月改造完成并投产,使企业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6000吨提高到10000吨。在发展企业过程中,富华集团先后成功收购了北京德农种业公司、黑龙江省种子公司、黑龙江康吉医药有限公司、黑龙江康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走出了一条低成本扩张之路。如今的兴十四到处“种”的都是“铁杆庄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