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甘南县兴十四村:新农村建设的范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4:38 黑龙江日报

  在不靠海、不沿江,远离城市、不通铁路的甘南县,距县城30公里的绿野中,有一个别样的村庄:看不见家禽、牲畜,土路、土房,只见136栋白墙红瓦的别墅,3.5万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1.06万多平方米的三星级宾馆,3300平方米的村史展览馆。

  这里的村民衣着光鲜,每天走柏油路去村里的企业上班。下了班回家住别墅,吃自来水,用干净的天燃气做饭,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一位外省的领导来村里参观后感慨:我们现在建设新农村,可新农村什么样心里没底。到了兴十四,我知道了,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新农村。

  这,就是人称"龙江第一村"的甘南县音河乡兴十四村。

  光靠打粮食永远富不起来

  当今兴十四村,农业收入只占全村总收入的5%,二三产业收入分别占到38%和57%。

  甘南县委书记任玉良总结:兴十四已经实现了"四化":

农业产业化---35家企业多以玉米精深加工为主;农区工业化---全村98%农民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农村住宅
别墅
化---80%农民住上了别墅;多数农民非农化——98%农民不种地。兴十四村的1.3万亩耕地,只有18人种。农业完全实现机械化,喷灌化、生态化。2004年,兴十四全体村民实现了农转非。

  1956年,由一群从山东来的移民垦荒建立起了兴十四村。到70年代初,这里仍未摆脱贫穷的阴影,是当时有名的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

  1972年,当年随父亲从山东来到兴十四村的付华廷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发誓要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的阴影。

  最初,付华廷和村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走机械化道路,多开荒、多打粮。1979年,兴十四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全村先后打机井383口,近年又全部实现了电喷灌溉。兴十四的粮食年产量以每年200万斤的速度递增。

  为了挡住风沙,34年来,兴十四村累计造林1.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2%。现在兴十四村每年产苗木2万株,年增效益1000多万元。据估算,兴十四的林木储值已超过2亿元。

  2005年5月,兴十四村被联合国北北合作委员会冠名为"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打的粮食越来越多,乡亲们吃饱了,可兜里仍然没钱花。

  多年以后,付华廷感慨:"只靠种地,天天累得要命,也挣不着钱。"

  70年代末,兴十四村办起了罐头厂,米面加工厂、农机具修配厂等小企业,每年都能给村里挣个几十万。

  1985年,兴十四村利用周边养牛户多、奶源充足的优势,建起了一座日处理19吨鲜奶的乳品厂,这是当年全国第一家村办乳品厂,投产当年就盈利65万元。

  付华廷感到,要想大富、快富,必须搞高附加值的项目,采用高新技术对当地的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

  1988年,兴十四村依托大连红星化工厂的技术力量建立了甜蜜素厂,用玉米生产取代糖精的甜味添加剂。投产后,产品供不应求;1994年,又建起了年产3000吨的柠檬酸厂,产品畅销日、美等国家。

  1996年兴十四村组建了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集团企业产品形成了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其中包括啤酒专用麦芽糖浆;石油二次开采的生物驱油剂;生产制药辅料等产品。有6项高科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5年,兴十四村创办了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园区规划占地5万亩。园区的建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牧业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制药、高科技农业、林业种植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

  现在富华工业园已经有150万吨玉米深加工、生物制药、60万吨生物饲料、2万头生态猪出口基地等4个项目在建设中。其中生物制药已经开始试生产。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富华集团的销售收入将达到40亿元,增加利税7亿多元,安置劳动力3200多人。

  在34年的时间,一个曾多年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现在建成了拥有35家企业,10亿多元固定资产,1800多名员工的省内首富村、别墅村。

  农民也能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村里有了钱以后,付华廷最大愿望是要让乡亲们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兴十四村统一建起了砖瓦化、有自来水的住宅。

  从2002年到2004年,村里投资近亿元,在松柏杨柳间建起了136栋别墅和集中供热及自来水网。使用面积196.6平方米,造价28万元左右的别墅,村民个人只拿8万~14万元。祖祖辈辈挑水吃的农民,如今住进了别墅,像城里人一样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和暖气。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十四村里的主要街道都修成了宽敞笔直的水泥路面,到了晚上,造型别致的路灯将村里映照的分外漂亮。村里先后投资建起文化宫、卫生所、图书室、招待所、舞厅。劳作了一辈子的老人们,现在白天去功能齐全的文化宫,晚上到休闲广场扭秧歌。

  如今在兴十四,65岁以上的农民实行退休制度。老人们每年享受100公斤大米、50公斤面粉的待遇,每月还额外享受80元的生活补贴费。

  村里投资50万元建起村卫生所,村民生小病不用出村就能治。

  兴十四的村小学校设备是全省一流的。小学生的学杂费全免。村里在县城里读书的初、高中生,上学时由村里派一辆大客车专程早晚接送。对村里考入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村里还给予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奖励。现在从兴十四考走的大学生已有40多人。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光缆程控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

  现在的兴十四村,与其说是一个村庄,不如说是田野里的现代都市小镇更贴切。

  兴十四人不仅生活不比城里人差,就连身份也已经"脱农入城"。2004年,兴十四村900多人实现了集体"农转非"。

  农村需要新农民

  看到村民们对富裕生活的满足,付华廷提出:"兴十四不光要成为富裕村,更要成为文明村!"企业的发展激起了村民们对知识的渴望。兴十四村有条规矩:进村办企业的村民子弟必须有高中毕业证才能进厂工作,而且女孩优先。村里成立了成人职业学校,对村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还先后派出了310人次到大中专院校深造,有126人获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成为村办企业的技术骨干。

  兴十四村民自费订报的人很多,根本不需要动员和干预。

  兴十四村连续20多年没发生刑事案件,农村常见的赌博耍钱,兴十四很难看到。吵架打仗的事很少见,邻里相处和睦。是全县出名的无超生、无赌博、无迷信活动、无刑事犯罪、无重大事故、无环境污染的"六无村"。

  12月3日,记者见到刚刚从北京看病回来的付华廷。他告诉记者,这次去北京看病,

糖尿病合并症症状更加严重,肾脏也已经出现了病变。现在,全村的干部群众都抢着多干活,替我分担子,让我快点恢复健康。

  说起今后的发展,付华廷说,我们要在加强管理、杜绝浪费、招商引资和引进人才上,下更大的力量,推动全村和集团实现大发展、快发展。(记者 高学冬 姚建平)(编辑:伊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