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解读(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10:11 河北日报

  民生二○○七:和谐河北建设造福百姓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关注民生、发扬民主、保障民安、塑造民魂、促进民和,是和谐河北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民生是基础。

  12月18日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和谐河北建设作为20
07年着力推进的一项主要任务。会议的决策和部署意味着,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将被摆在明年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将会有新的进展,更多的人有望得到更多的实惠。

  1、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

  [背景]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4.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就业再就业任务目标。

  [展望]会议提出,就业和社会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必须着力做好。省委省政府把“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列为2007年我省和谐河北建设首位。提出要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做好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工作。

  2、社保:“平安计划”服务农民工

  [背景]我省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今年起,我省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不再受户籍限制,对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不再要求本地城镇户籍,无论户口是否在本省,是否在当地,是否在城镇,凡是在当地城镇从业就业的都可以无障碍参保。为进一步促进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我省同时还出台了其他措施,包括取消年龄限制,凡在劳动年龄之内不再按性别限制参保年龄,对新参保企业给予优惠政策等。

  [展望]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让更多的社会成员享有社会保障将成为未来社会保障事业的优先目标,越来越多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将享受到安全、稳定的社会保障。

  会议提出,抓好社会保险扩面,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妥善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鼓励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城市居民低保标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做好救灾救济工作。

  3、收入:促进城乡中低收入者增收

  [背景]今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760元,增长8%左右。

  [展望]会议提出,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做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

  4、消费:少些“红心蛋”

  [背景]前段时间,国内许多媒体报道了我省的“红心蛋”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包括鸭蛋在内的禽蛋产品被消费者冷淡,积压和滞销接踵而至,众多小而散的蛋鸭养殖户等成为连锁反应中最受伤的环节,也殃及了相关产业。这些事件的发展,暴露出我们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经常性的监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和薄弱环节。

  [展望]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地方、少数企业身上,但却严重败坏了河北的声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听之任之,就会因少数人的不法行为,砸掉多数人的饭碗,就会因个别企业的违法经营毁掉整个产业。

  会议提出,各地各部门要从我省发生的这些事件中汲取深刻教训,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要认真检查自己的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尽快形成覆盖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监管体系,按照建设法治市场、诚信市场、放心市场的要求,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那些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姑息迁就。

  5、物价:控制上涨幅度

  [背景]今年,粮油价格遭遇“暖冬”。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11月27日的调查结果显示:11月20日左右,保定市面粉价格每袋(25公斤装)上涨8元左右,平均每公斤上涨0.30元以上;粮食制品中的油条由每公斤4.00元上涨到4.40-4.60元,原来一个夹鸡蛋的煎饼由1元涨到1.5元,普通挂面由每公斤2.40元涨到2.60元。邢台市面粉价格涨幅在2.0%左右。

  来自国内媒体的报道显示:最近粮油等价格的上涨,属全国性涨价,各地涨幅不一,但总体情况相差无几。

  [展望]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的调控,切实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

  6、住房:更多廉租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上市”

  [背景]今年,我省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求全省竣工经济适用住房345万平方米,并把这一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设区市。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把住宅建设的重点,放到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上来。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例要达到70%以上。全面建立和完善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今年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2平方米以下城市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展望]会议提出,积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快建设廉租住房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改善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努力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

  7、扶贫:20万贫困人口将实现温饱

  [背景]今年,我省解决了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6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据承德市有关部门调查,饮水解困工程使农民吃上洁净水后,农民肠道疾病发病率降低了47%,户年均节省医药费支出207元,大大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

  [展望]会议提出,2007年,要扎实推进“四帮一”扶贫工程,确保年内解决2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要把黑龙港流域开发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实施。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内解决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8、教育: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背景]今年,我省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100万平方米,落实“两免一补”资金3.2亿元。河北博物馆、省图书馆改扩建等一批基础设施开工建设。

  [展望]自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用再交学杂费了。明年,我省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明年全部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会议提出,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是解决我省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要把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新建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组建一批集约化、规模化的职教集团,努力扩大培养规模。深化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调整,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9、生活: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背景]交通堵塞日趋严重,交通主干道车行速度高峰时段每小时不足10公里,开车不如骑自行车快,这是在我省城市生活中越来越严重的现象。此外,下大雨城市内涝严重,供暖季节屋内暖气不热、垃圾围城等城市生活种种不如意之处也困扰着城镇居民生活。

  [展望]群众安居才能乐业。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以及文化、体育等公用设施建设。

  10、安全:三大方面措施到位

  [背景]我省紧紧围绕“平安河北”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努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体系,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推进“和谐河北”建设,保持了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今年前10个月,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民间矛盾纠纷11.6万余件,调处成功11.4万余件,调处成功率98.6%。

  [展望]针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会议提出今年我省要抓好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等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国内矿难屡有发生,我省煤矿、铁矿数量也为数不少,如何下大力抓好安全生产,为人民群众所关注。会议提出下大力抓好安全生产,积极开展“法人代表安全生产双百日承诺”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广泛开展平安河北创建活动,会议要求各地要认真解决土地征用、城镇拆迁、水库移民、环境污染、企业改制、食品药品安全、涉法涉诉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认真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吴艳荣

  数字2007

  ■10%和6%

  明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

  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60元。

  ■3%以内

  我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3%以内。为此,我省将加强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的调控。

  ■41万人和4.6%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十一五”时期,我省城镇每年新增就业41万人,5年累计新增2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大力推进各种形式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

  ■1万公里和30万家

  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增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明年,我省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农网线路4000公里,新增沼气用户30万家,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0万人和200万人

  2007年,我省扎实推进“四帮一”扶贫工程,确保年内解决2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把黑龙港流域开发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实施。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内解决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新闻分析

  农民生产生活六大新意可期

  2007年,对于我省5400万农民来说,是又一个值得期待的年头———18日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把“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今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760元,增长8%左右,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受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农资价格上涨双重挤压,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长出现回落。同时,政策性增收的空间缩小,工资性收入短期内难有大的提高,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对于河北这个农业人口大省来说,农民增收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群众生活的改善,而且关系到农村购买力的提高和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农民增收问题,更多地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动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信号清晰明确。

  专业合作解决买难、卖难

  小生产与大市场,是当前我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常常令农民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无能为力。如何解决这对矛盾,我省进行了积极探索。

  到2005年底,全省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4178个,直接带动农户150多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0.5%,辐射带动的农户500多万户。今年11月15日,河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作,健康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

  会议提出,明年我省在稳定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前提下,针对农业经营分散、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况,加快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经济等,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村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使农民在创新经营体制机制中得到更多收益。同时完善劳务输出网络,改进服务,促进劳务输出组织化、规模化发展。

  农民工享受城市居民“待遇”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输入地政府要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今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

  会议提出,在积极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努力探索城市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农民工居住、医疗、子女上学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推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政策,降低外来从业人员进城落户的门槛,调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保证新落户居民的基本保障权利,使进城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明年,我省将认真落实国务院和我省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积极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逐步形成预防和解决工资拖欠、社会保障等问题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阳光工程”照亮增收路

  两年前,康保县哈少村农民李选还为找不到合适的发财门路而发愁,是“阳光工程”培训使他学会了奶牛养殖技术。而今,他发展舍饲奶牛养殖已达25头,一年纯收入8万余元。

  李选仅仅是我省“阳光工程”的受益者之一。“阳光工程”以实施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内容。2006年全省“阳光工程”对1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培训,引导农民开展多种经营。

  会议提出,研究和制定有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在城乡发展多种经营,创办工商业,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致富。

  按照会议精神,明年我省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继续落实培训补贴政策,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2006年,是我省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第一年。全省农民农村税费改革前“三提五统”等负担57.5亿元全部减除,人均减负108.4元。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今年我省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比去年增加1亿元,达到7.5亿元。

  2007年,我省继续把中央和省确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各行各业支农力度。进一步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

  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增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明年,我省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农网线路4000公里,新增沼气用户30万家,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下大力解决农民“当务之急”

  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省积极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到11月底,全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170.4万人,共有342.5万人次得到补偿,补偿金额3.11亿元。

  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今年,我省帮助1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温饱,让61万农村人口喝上了“放心水”。

  “把农民生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使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改善生活。

  “四个一批”让农民向市民转变

  2007年,我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级推进的原则,以县域为单元,以产业为基础,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方式。

  转变一批———位于城郊的村庄,要与城镇一体规划、一体建设,加快农村向城市、村组向社区、农民向市民转变。

  提升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基础和带动能力的村庄,要着眼于培育区域经济中心,联手周边村庄,集中规划、联片建设,向小城镇发展。

  改善一批———具备一定人口规模的村庄,要立足现有基础,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健全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发展为中心村。

  迁建一批———对少数地处偏远,人口较少,发展落后,不宜生存和发展的村庄,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其向城镇和有条件的村庄集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注意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防止搞形式主义,损害农民利益。

  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2007年我省农民群众将得到更多的实惠。

  文/本报记者 吴艳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