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找大地的枝叶花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12:24 新闻晚报
□撰文王雪瑛

  在初冬雾色迷离的灰调中,韩少功的新作《山南水北》给我带来了泥土温润的气息和植物绿意盎然的生机。这是一本跨文体的长篇散文,书中记录了他7年来乡村生活的许多细节、感受、想象和思考。如果说《山南水北》是从字里行间流淌出的葱茏绿意,那么赵丽宏的《灵魂的故乡》书页间就是色泽瑰丽的油画,线条古朴凝练的雕塑,这是一本有关艺术欣赏的书,体现的是赵丽宏精神之树的枝繁叶茂。其实,无论作家的目光在绘画和雕塑中穿行,还是在田野和庄稼里流连,他们都是在寻找自己心灵的故乡。

  相关链接:

  专家点评

  在《山南水北》中,乡村依然自有丰沛的意义。韩少功是知行合一的,他力图提供另一种对中国的认识路径,他力图将被轻率删减的乡村的意义加入正在迅速更新的对中国的想象和认同中去。

  ———李敬泽

  多种感受:硬汉对土地的依恋

  只要读过《山南水北》的任何一篇,就会被文字中如谷物的浆液般饱满的情感所感染,那是一个硬汉对土地的依恋。

  机船剪破一匹匹水中的山林倒影,绕过一个个湖心荒岛,进入了老山越来越窄的皱折,沉落在两山间越来越窄的天空之下。我感觉到这船不光是在空间里航行,而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画廊里巡游,驶入古人幽深的诗境。

  我用手机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在柴油机的轰闹中听不太清楚,只听到他一句惊讶:“你在哪里?你真的去了八溪?”

  融入山水的生活,经常流汗劳动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自由和最清洁的生活?接近土地和五谷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可靠的最本真的生活?我被城市接纳和滋养了三十年,如果不故作矫情,当心怀感激和长存思念。这些都是韩少功在书中的真挚告白。

  《耳醒之地》、《养鸡》、《开荒第一天》、《晴晨听鸟》、《治虫要点》、《每步见药》、《再说草木》、《太阳神》、秋夜梦醒》……一篇篇,一句句,韩少功娓娓道来他是如何在离开山村30年后,一步步地融入乡村生活,他是如何买砖建屋、开荒种地、养鸡养猫、如何躲避雷电的袭击……

  韩少功毫不掩饰他对田园生活的迷恋,所有的篇章,都是对乡村田园原生态地展现,把读者带进大地宽厚的胸膛,感受自然界动物和植物竞相生长的生命节律,感受阳光和泥土永恒的单纯、美好与温暖。

  显然他回归乡村是接受土地和心灵的召唤。在八溪峒,他不仅在生长谷物的大地上拓荒,同时,又用智慧的锄头在精神大地上开拓。他不仅收获了丰富的豆角、辣椒、苦瓜、玉米、萝卜和苋菜,还收获了这部如泥土般质朴而丰饶的《山南水北》。

  一个决定:入住湖南汨罗八溪峒

  新世纪之初,作家韩少功做出了一个决定,在原先插过队的湖南汨罗一个小山村八溪峒置地造房,每年三四月农忙时节他从海南回到山村,开荒种地,养鸡听鸟,过一段农民日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生已经过了中场,留下大堆无可删改的履历,但他还异想天开地要操着橡皮擦子从头再来?

  离开五光十色的都市,回归宁静单调的乡村,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有人认为他是回避现实,也有人认为这是故作姿态,韩少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到底在乡村过着一种怎样的日子?几年来常有记者提出诸如此类的疑问。记者的疑问也是读者的疑问。现在由99篇文章组成,23万字的容量,配有韩少功农村生活照片的《山南水北》面世了,这便是韩少功对读者真真切切的回答。

  两种生活:半年在城市,半年在农村

  韩少功称,这7年来,自己半年住在城市,半年住在农村。当记者试图对他的乡居生活进行文化归类,问他在陶渊明和梭罗之间更趋近谁?韩少功的回答是没有陶渊明的悲苦,也没有梭罗的孤独。他在汨罗八溪峒这些年的乡居生活并不是在隐居,他也上网、打电话、读报纸,和外界联系。只不过,让自己有意屏蔽掉一些无益的信息。乡下也有社会,还有很多动植物,自然界充满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比都市生活更为丰富。因为乡村里不但有过去,也有正在发生变化的现实,包括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影响,包括全球化带来的震荡和冲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