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农村建设专题 > 正文

龙江第一村——兴十四村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14:27 黑龙江晨报

  有“龙江第一村”美誉的兴十四村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甘南县城东南17公里处,西临内蒙古自治区,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组建起来的移民村。目前,全村拥有35家企业、1800多名员工、10亿多元总资产;2005年全村实现总收入6.5亿元,人均收入实现1.36万元,被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同志评价为“南有华西村,北有兴十四”。

  用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的话说:兴十四村,中国地图没有,黑龙江的有。就
是这么一个中国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这么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铁路线、不靠大中城市,又无矿产资源的移民村却结成了北方农村建设的一朵奇葩。

  关于兴十四村的报道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尽管土地贫瘠,然而兴十四人不等不靠不要,经过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搬到了3300亩贫瘠的耕地上,把600多亩沙土地变成了良田。另外兴十四村的科技头脑和创新精神让人耳目一新。耕地机械化、节水喷溉化、种植良种化、经营集约化、养殖专业化、林业生态化的“六化”生态农业;立足本地资源,大搞资源深加工,就地增值,农业围着工业转,工业围着市场转,工业反哺农业,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以及浸染农家文化和乡土人情的旅游业无不在向我们昭示这是一个极具科技应用意识的群体,这是一个敢于实践创新的群体,这是一个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值得我们尊敬的群体。

  在建立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同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兴十四村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素质提高上取得的成就。事实上,兴十四村并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庶,兴十四村通过建立成人职业学校,对村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提高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村民们说,新农村本色不仅仅是富裕。我想这应该是新农村一个最中肯的注脚。

  整个2006年我们都在讨论怎样建设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现在我想我们已经有了蓝本,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出国去考察学习什么经验,我们要做的是总结兴十四村这些年的发展和走过的心路历程,感受兴十四究竟是怎样从一个边陲小村变成经济和人文强村。因为相比较国外的成功经验,兴十四的发展经验和道路无疑更具有可借鉴性。

  现在我一直在想,将中国目前的这些经济体逐个排开,假设放置到“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铁路线、不靠大中城市,又无矿产资源”的环境中,它们能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在是一个问题。对于黑龙江,兴十四村是宝贵的;对于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来说,兴十四村的意义更是巨大的。边陲贫瘠小村的成功比政策倾斜下的南海渔村的发迹实在更值得我们思考和尊敬。(知勿语)(编辑:伊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