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崛起有赖民间社会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6:59 长江商报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了丰硕的物质成果,还启发了或许会令国人受益无穷的一种变化——民间社会的成长。有人用“中国发现社会”这样的题目,来表达对这种变化与成长的欣喜。大到一个国家的长足发展,小到一座城市的崛起与复兴,其实都有赖于民间社会的成长与成熟,而非仅是单向度的政府作为。

  目前,发生在武汉的两件事,就让人看到了这座城市民间社会的勃兴和成长:一是
青山区的一个老人网吧巡逻队规劝未成年人脱离网吧,不要沉迷其中,两年来,规劝孩子两三百人;二是天顺园社区成立“邻里互助会”,社区居民捐钱、捐物帮助困难居民。独列这两件事,倒不是为了证明武汉的民间社会和社群自治已然成熟,而是说这些在不同片区、社区的分散的个例会集起来,见证和推动着这座城市的民间力量的发展。这股力量不仅是政府力量的有效补充,对和谐社会的建构也益处良多。

  具体来说,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正确的行为引导,让未成年人走出网吧、脱离网瘾以及助弱帮贫扶困等等,都是政府的责任范畴。但是,政府不可能也不应成为万能、全能政府。在社会事务日益细化的现代社会,以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以及进行公共治理为己任的政府,实际上不太可能把一切社会事务管理协调得滴水不漏、万无一失。政府治理力量的有限之处,正是民间社会自我治理、自我调适、自我规范的大有可为之时,这同时也是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安排。

  网络巡逻队和邻里互助会的意义还在于,它们共同指向了实践层面上的“民间社会”,提供和丰富了多元的民间社会自我治理的能力和方式。在以前,我们有“民间”,却难说得上有“社会”;人人都是“单位人”,国家通过单位来达到对成员的管理。而单位的不交集处,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在这些领域,“单位人”缺乏自我治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日益发展,通过单位的管理方式逐渐解体,“单位人”被推向社会,成了“社会人”,曾经的不交集处成了人们生活其中的周遭,“民间”与“社会”相遇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依循公序良俗在某个邻近的社群内互相扶助,比如天顺园社区的“邻里互助会”;或在同一诉求下结成局部共同体,对一些社会事务依法进行调适和规范,成为政府力量的补充,比如青山区的老人网吧巡逻队。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民间慈善活动、环保等民间组织逐渐增多和壮大。

  最近,武汉市提出塑造城市精神,推动城市崛起。纵观国际上一些大都市,无不具有民间社会的厚重底盘。因此,民间社会的蓬勃,民间自治能力的成熟,是城市精神的应有之义,而在扶持和引导民间自治行为和组织方面,掌握公共资源的政府其实大有所为。一座城市的社会底盘变得厚实,社会的微观进步与经济的宏观增长两相契合,这座城市的傲然崛起方才可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