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江视点]武汉古树名木,何日不再养深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9:25 汉网

  记者 邓年武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刘先生上小学的儿子学了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不知“汉阳树”模样,嚷着要去看看。

  近日,刘先生得空,带着孩子来到汉阳,准备让小孩亲眼见见“汉阳树”。可一个
上午,刘先生带着孩子在钟家村七弯八拐,不得门路。四处打听,遇一热心人带路,走入显正街老街,穿过一条小巷,远远才看到一个黄色的院落,门口还有“铁将军”把门。父子俩透过铁门,见到院内一颗古朴苍劲的银杏。周边居民告知,这就是“汉阳树”,树龄已有530多年。

  事后,刘先生很是感慨:“‘汉阳树’名扬海内外。这么有名的古树,都难觅踪迹,不知道大武汉还有多少古树养在深闺?”

  刘先生的猜测,一点也不错。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因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古树名木种类繁多。据市园林局近年公布的第二批古树名木保护目录,目前全市共有795株古树名木受到挂牌保护。其中黄陂区横店街独木村松林岗的一株刺柏最高寿,树龄1200年。

  市林业部门专门为这些古树名木制作了“身份证”:不仅有统一的编号,还有学名、科名,栽种的地点和树龄等信息。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称,每一棵受保护的古树名木都将采用生物复壮等方法,让这些古树延年益寿。

  年代久远、形态各异的古树,历经自然风雨,见证历史风云,不仅成为重要的城市景观,也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就是最为知名的“汉阳树”,也让人难睹“芳容”。

  古树名木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而目前,我市虽然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对古树名木编制了保护档案,但这些古树名木的观赏功能、旅游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开发。

  古树名木有益于青少年认知自然、了解城市,具有很强的直观教育作用。刘先生曾设想:如果将课堂设在“汉阳树”下,孩子们在此阅读唐诗名篇《黄鹤楼》,他们一定对这首诗记忆更深,同时也会大大激发孩子们对自己城市的热爱。

  “目前,古树名木的旅游资源开发,在我市刚刚起步。我们期盼更多的古树名木成为旅游景点或景区,早日纳入我市旅游线路内。”市旅游局旅游资源开发处周永彪处长表示,“古树名木成为旅游产品,需要包装和推广,但一些古树名木的产权单位并无这方面的意愿。”

  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程本泽处长则称,由于我市古树名木分布不集中、产权关系复杂等原因,导致目前古树名木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进展不理想。他介绍,目前我市已有4棵古树成为旅游景点,分别是江夏区龙泉风景区内的一棵珊瑚小叶朴、黄陂区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内一棵银杏树、清凉寨风景区内的一棵松树、木兰山风景区一棵山茶花树。全市其他600多棵古树名木包括“汉阳树”,都未作为景点对游客开放。

  据介绍,目前我市古树名木的养护费用已纳入财政预算,但一年的经费仅7万元,相对全市795株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平均每棵不到百元,无异杯水车薪。程本泽说,“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对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的开发,弥补费用不足,更好地养护古树名木,但这得有个部门来牵头,协调推动这项工作。”

  我市古树名木,似“珍珠”般散落在几个郊区的森林公园内,目前通往这些公园的交通十分方便。省旅游学会秘书长、湖北大学副教授刘名俭建议,可将这些宝贵的“珍珠”串点成线,推出“武汉古树名木”主题游,既可增加武汉的旅游产品内容,也能丰富武汉的城市文化内涵,促进武汉由旅游中转地向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性转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