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之外:某晚的流水小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5:04 人物新周刊 | |||||||||
小璐的话:哼,写这篇博文的是我们节目组的实习美女的杰作,“吓大的”(厦大的)研究生,文笔巨好,却总有抹不去的“偷窥欲望”,第一次到节目现场,就哗哗的把“所见所闻”全都记录在案,鞭策我们只好继续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工作啦。 11月26日 某晚的流水小帐
幸运地,我可以在这里留下我的痕迹。尽管可能是浅薄的错乱的没有条理的甚至,只是光的影子,但以热情的呼吸,能感受这巨大场的能量,那是这个集体,给我以温暖的力量。 实在是一个平凡到不行的周日,却因为被告知晚上要录演播室而窃喜不已,无论如何,都算是来人物新周刊实习所参与的第一场现场秀吧。 嘉宾是韩美林,一位勤奋多产的画家和雕塑家,福娃的设计者。 来的观众大多是人大的学生,年轻的面孔,逼人的青春,怀揣着对艺术家的仰慕,目光中有按捺不住的好奇与探询。 也有小朋友。几个,不受约束的年纪,在舞台的正前方不安分的就坐。 粉紫色的舞台光,沉静,温情。空气中氤氲着某种热力,紧张?似乎说不上。是期待?是热情?还是, 忙碌。 灯光、摄像等工作人员一遍遍的调试。观众问题的条子一遍遍的收上来。小事情不间断的发生着,墨水、砚台、宣纸。。。一遍遍的问询,直到所有道具都到了位。 一时间的众生喧哗。 我却清闲,无论如何都只能说是在偶尔中帮一下手,大的工作,就交给我们可爱的小璐妹妹咯。西西,惭愧一下,下次改进。 接着 热场。鼓掌鼓到手酸。(认了吧,为了有好的制作效果,观众必要的配合还是需要滴) 再接着,华美的舞台已亮起。耳边开始流泻舒缓的乐声。 嘉宾上场。 总觉得,某种感受,是要以一种参与的荣耀夹杂些许抽身其外的眼神,才能更真实客观,才能给人以真切的触动,及触动后的领悟。 于是坚持站着,距离观众席,距离舞台。有种为了印证某种残念而特意为之的刻意。 也许只是一种幼稚的姿态,也许不止。 总之就是有了与之前作为观众坐在演播室的感觉完全不同的感受。 像对开场。这也是任何人物访谈节目所无可避免要首先面对的问题,嘉宾进场时怎样设计才更别致,才更凸显嘉宾本人的气质特性,才足够牛气,让人眼前一亮给观众以足够的吸引,然后再用怎样的问题来引开嘉宾的话匣子等等。其实经常在办公室里听到诸位老师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到了现场,再用观众的心态加上“专业”的眼光重新审视,哦,原来这样会出来怎样的效果,那样又会出来怎样的效果,突然就清楚了。 像对舞台布置。个人而言,一直很迷恋圆形的设计。圆的舞台,圆的背景,圆的地板设计,甚至圆的沙发和桌椅。 :p 觉得那样从观感上是圆润的和善的让人放松的,又是开放的包容的可以最大限度亲近的。“球体的延伸感,来自于它没有边界。而存在感,来自于光影的存在。”当然这是就绘画而言,就一个演播室节目而言,空间本身是固定不变的,怎样营造一种张力,能让人感觉不受空间局限,而是可以在时间上延伸20年或者更多在内容上泛滥成一片海或者更广的没有边界的一种球体,除了我们两位亲爱的主持人的深厚功力以外,一定的舞台暗示也是需要的吧。西西,似乎我们的舞美还在改进中,趁火打劫乱掺和一下。 还对工作人员,甚至包括对制片人和策划编导们的一些理解。 说实话,做观众时,很少去注意到这些人的存在,多是被迷离的灯光氛围、主持人的风采和嘉宾的睿智谈吐吸引着,思维飘忽眩晕,无法顾及或思考探求有关这个节目的背后,有怎样一个群体,用了怎样的一个过程,才给我们奉上一道道与精英有关与精英的人生成败生活哲学价值体现有关的盛宴。然而今天,宣老师来了,拿着对讲机,忙碌的调度着安排着,王老师来了,踱着步子,一遍遍的来回着,密切关注着录制的情况。张帆姐,王珏姐,小璐,认识的不认识的工作人员。。。突然强烈的意识到这是一个集体,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节目都不会如此的精彩。 甚至于还有对演播室节目及访谈类节目的整体思考。 呵呵,说大发了。 这些想法其实都谈不上深入。 波澜不惊。 貌不惊人。 然而。对我却是实在的经历,有实在的提升,也有粗浅的感悟。 想起几天前接连开的几次策划会,叹。原来一两张纸的想法,就这样以舞台上和谐的交流与舞台下忙乱的支援的形式付诸现实了。两个多小时的录制,没有意外,只有惊喜。So perfec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