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个人财富增值凸显三大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10:24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十一五”开局之年,储蓄国债降温,股市瞬间转身,基金投资火爆——中国资本市场此消彼长的三大信号,宛如一幅天气变化的“七彩云图”,折射百姓投资理念、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变化,也勾勒出2006年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轨迹。

  从储蓄到股市:百姓渴望分享高增长的企业“红利”

  在长沙市迎宾路一家储蓄所,一位退休干部正取出部分存款用于个人投资,希望“钱生钱”。他感叹自己醒悟得太迟:“国民经济每年增长10%,但我的银行存款税后利息不到2%。再考虑物价上涨,储蓄实际是贬值的。现在股市看涨,高回报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这让我感到把所有钱捂在银行实在可惜。”

  湖南有关金融机构调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选择“更多地储蓄”的人数,比年初下降13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中国人偏爱储蓄,一是为子女教育,二是养老,三是防病、防失业,投资作用不明显。而2006年国人储蓄降温,则透出个人财富渴望增值的愿望。

  济南市一家商业银行的冯女士列出了今年的个人理财账单:在年初按揭30万元购买住房之后,她取出所剩储蓄存款的80%,分别购买了股票、国债和信托基金。其中年初买的股票已有20%的收益。

  一边是储蓄降温,另一边则是股市增量资金如过江之鲫。统计显示,10月份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余额为6042亿元,比上月增加216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增长182%。前三季度内地股市投资者的新开户数接近280万户,同比增长300%。

  显然,股市转暖,使大量百姓储蓄分流到股市。上证指数自11月20日突破2000点关口后,12月20日更站上2373点,连创新高。

  百姓“储蓄偏好”的松动,有两个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其一,央行自1996年后8次降息,并开征20%利息税,银行存款已失去保值增值意义。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经济从2002年开始步入新一轮高增长周期,但国民没能分享到绩优企业的“红利”。

  从追捧到冷场:国债降温折射个人理财多元化

  几年来,不论时限长短,利率高低,国债一直是备受百姓追捧的安全投资品种,皇帝女儿不愁嫁。但进入2006年,排队认购国债的人流中开始出现“杂音”:国债投资3年,年利率不过3%多一点,而很多基金一年的回报超过20%!

  这种比较效应已在发挥作用。自9月1日起发行的第四期凭证式国债,首次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降温态势。

  一些银行业专家认为,国债不再一枝独秀,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可投资的渠道多了。除了股市和基金,个人外汇买卖、外汇期权和炒金都被老百姓纳入了投资视野。

  对于个人资金逐步向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分流,也有专家表示担忧,他们提醒说,目前国债安全性强,仍值得作为家庭理财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蛰伏到火爆:基金利好凸显“专家理财”优势

  长沙吴先生的母亲早年丈夫去世后,辛辛苦苦将子女养大,为回报母亲,吴先生及兄弟姐妹凑了约40万元为母亲养老。这笔钱,一直被雷打不动地存在银行,即使吴先生做生意资金紧张也没敢动用。但11月份经家庭会议讨论,他们决定拿出这笔养老钱的一半购买开放式基金。

  2006年以来,基金赚钱效应凸显,各地基金投资热情高昂。12月1日正式发行的工银瑞信稳健成长基金,仅1个工作日就结束募集。12月7日发行的“嘉实策略”,则创下了全球投资基金发展史上的一个纪录:一个发行日内募集约400亿元。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11月份,沪深两市投资者新增开户超过17万户,其中基金账户超过15万户。从沪深股市盘面看,2006年以来很多基金累计净值增幅超过100%,平均回报超过20%的新基金俯拾皆是。

  北京的李先生年初以单价0.63元买入8万元的封闭式基金,在获得5%收益后就撤退了。李先生当时认为,开放式基金多年蛰伏不动,封闭式基金甚至打折交易,5%应算得上是一轮行情了!可到10月这只基金累计收益达60%。

  据悉,截至11月底,全国58家基金管理公司已推出294只投资基金,其中既有高回报高风险的股票式基金,也有较为稳健的债券式、货币式或混合式基金。基金的良好表现,让百姓看到了“专业机构理财”的优势。

  对当前的“基金热”,各界正面评价较多,但不少消费者也呼吁管理层进一步加强对基金市场的监控,以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