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安徽民工首设“非遗传承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00:30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本报讯39岁的望江人余运来在浙江德清打拼了13年。本月上旬,他以个人名义在德清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从小就听了不少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设这个奖,钱不多,表达一个心意,希望那些正在逐渐流失的文化财富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余运来告诉记者,他出生在望江县古炉乡,祖籍怀宁。1994年,26岁的他来到浙江德清做泥瓦工,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余运来现在当上了项目经理,终于在德清站稳了脚跟。
在一位朋友的感召之下,余运来了解到在德清设立奖励基金不需要太多的资金,“设一个奖并不是图什么名声,我只是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点事”。

  经过精心的筹备,以余运来个人名义命名的“‘非遗’保护传承奖”于本月上旬在德清正式设立,主要用于奖励那些注意保护或传承优秀的民间传说、民间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非常凑巧,望江和德清都是出孝子的地方”,余运来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没读过多少书,却在家乡望江听说过不少“好的故事传说”,“王祥卧冰”、“孟宗哭竹”,这些可敬可叹的“孝子”传说,他很小的时候就能耳熟能详。在那个物质相当贫乏的年代,这些优美的故事传说让他明白了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一辈子受益无穷。而浙江德清,则是有名的孟郊故里。

  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的故事传说却在不断地消失。余运来说,“我设立这个奖,就是表明一个姿态,鼓励人们将这些好的故事传说永远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都能听到”。根据设想,奖励基金是5000元,在每年的6月10日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后集中发放,届时,在全国、省、市、县产生一定影响的民间艺人,可一次性获得200~800元的奖金。奖金发放后形成的空额,将由余运来或社会捐赠在一个月内补齐。如果需要发放的奖金超过5000元,也由余运来补齐。

  “他的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的辛苦努力挣来的,能够来设立这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奖项,真是不简单!”德清县文明办主任车瑞荣告诉记者,此举在全国都不多见。

  (本报记者 方伟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