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借东风 东郊企业大突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5:1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成都东郊120户企业新厂竣工投产或完成结构调整

  车辚辚,人匆匆。昨日下午,老工人王华站在攀成钢成都厂区外,望着红色警戒线内忙碌的工人们。“90米高的大烟囱就要爆破拆除了,工厂也快搬完了,听说这一片将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王华一边向老伴讲述工厂内发生的事情,一边抬起头往东望去。目光所到之处是一片片正紧张拆除的老厂房,是一幢幢正紧锣密鼓修建的楼房。老王显得有些迷惘
,他不知道,曾经为这座城市创下无数辉煌的城东,未来究竟会变成啥模样。与此同时,成都市经委、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产业政策处副处长张文军正在成都市西华门街19号的市政府三号办公楼里忙碌着。经过五年的努力,成都市委、市政府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决策已经基本完成。“160户东调企业大部分都完成了搬迁,正在进行的20余户企业也将于2008年底全部搬走。这将给城东带来翻天地覆的变化,新的商业中心、休闲中心、生态小区将频频涌现,将给城东注入新的活力!”谈起东郊的未来,张文军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A

  破题东郊规划先行企业“搬而不乱”

  2001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做出了用5-10年时间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决策。那时,摆在张文军和他的同事们面前的东郊是烟囱林立、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的“大工厂”:这里聚集了169户中央、省、市、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及其他工业企业,工业用地有16.45平方公里。已经呈现出工业、居住及少量公共设施相互混杂,综合问题突出,城市功能缺失等“诟病”。在市民眼中,这里是污染的发源地,落后的代名词,哪怕它曾经是那样的辉煌。

  回顾过去,张文军感慨地说,东调工作实施之初,就由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规划》。这个规划的出台,使整个东郊改造工作从一开始就纳入规划的框架下实施。在具体改造上,成都又重点抓住区域成片规划,对片区实施整体改造,确保东郊城区一片一片地改变面貌。“这个规划十分细致,让每个企业都做到了搬而不乱,得到众多搬迁企业的拥护。”张文军特别列举了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代表。在实施东调的过程中,前锋集团取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其销售业绩也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深受全国市民喜欢的热水器产品。因为东调,其原厂所在地块也重新焕发了活力,经过万科的精心打造,万科·金色家园已经成为成都市民居住的乐土。由于其对老厂区的改造,在成都“创模”期间,还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高度赞扬。

  B

  华丽转身“东”风吹绿了新国光

  企业搬迁,新厂落成,不仅仅是厂房由旧变新,在“东调”的春风吹拂下,企业从内到外都焕发出了生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就利用东调,成功实现了华丽转身。原国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6年,在经过了半个世纪历程后,原有的厂房已经破旧不堪,地下管网设施也严重老化,由此带来的跑、冒、滴、漏等能源浪费使人痛心。

  2003年国光开始滚动搬迁,2005年9月大规模调整搬迁基本完成,2006年2月,随着最后一个民品生产单位入驻国光龙泉产业园,宣告了东调搬迁工作的顺利结束。“这五年来,国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政府的东调政策给我们送来了春风。”一位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讲述了搬迁所带来的变化:土地存量的盘活,给企业带来了技术改造所急需的资金,使资本结构得以优化,使企业彻底解决了几十年来依靠借贷发展的尴尬局面,为企业的二次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光也由此走上了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经过技改、管网更新改造以及所有设备用水采用循环水等措施后,旧貌换新颜,仅去年一年,就节约用水25万吨、蒸气8000吨、电120万度、氧气1500瓶。此外,东调还为企业奠定了做精做强的平台:在占地200亩、绿树成荫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光龙泉产业园内,已经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特种漆包线生产基地;而低、高压真空接触器系列产品已成功出口美国、德国等地;民航标准箱及进餐推车成功打入了欧洲市场,航空杂物柜成为国内最大的供应商……从东调项目启动至今,国光生产经营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利税连年增长,产值、收入均增长50%以上,利润翻了一番,公司总体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已经创下建厂以来的历史新高。

  C

  腾笼换鸟

  东郊160企业五年突围

  前锋与国光的成功,仅仅是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昨日下午,成都市东调办有关负责人交出了一份“答卷”:到2005年6月底,成都东调工程共确定了12批160户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搬迁改造,涉及总资产超过300亿元,工业用地近1.5万亩。97%的东郊应搬迁规模以上企业进入东调企业名单。截至2006年12月,已有120户企业新厂竣工投产或完成结构调整。已有130户企业完成了老厂土地处置,处置土地面积共9000亩。也就是说,实现搬迁改造企业新厂竣工投产户数和企业老厂区土地处置户数均达到160户总户数的80%以上。据了解,像攀成钢成都厂区,企业还没有完全搬迁,由于其厂区所在地濒临东大街、衔接沙河堡,又拥有美丽的沙河,早已受到多家房地产开发商的追捧。在开发商的眼里,这一片将是高档的住宅、繁华的商贸中心及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城。“从这个角度上讲,成都的东调已经基本完成。”昨日下午,张文军充满自豪地表示,成都用5年时间推进如此庞杂的系统工程,并且让众多搬迁企业在这个“搬”的过程中搬出效益、搬出环境,不能不说是创造了奇迹。

  记者杨东简文敏

  老厂突围·政策篇

  老厂土地巧变真金白银

  160家大型企业同时搬迁,用老百姓的话来讲“这相当于搬动了大半个成都”。如何才能不让企业“伤筋动骨”,又稳步发展?在过去的五年里,成都究竟采取哪些措施,调动企业的“指挥棒”里又暗藏着什么“法宝”?昨日,成都市经委、成都市东郊工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产业政策处副处长张文军道出了其中“秘密”。

  企业搬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资金不行。据测算,东调需要搬迁改造资金100亿元以上。怎么办?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决策者渐渐认识到:对东郊企业而言,最大的资源是土地资源,只有充分运用好这一宝贵资源,让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并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才能使企业产生搬迁的内在动力,才能从宏观上推动企业加快搬迁。于是,具有创意的“基价收购,全额返还”措施应运而生:由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统一对搬迁企业土地进行收购,融资后按评估价的65%-70%先付给企业用于新厂建设,然后进行公开拍卖。所得款项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全额返还给企业。如此一来,地差、时差战术充分利用好土地级差收入,从土地供应时机和土地“包装”上调控土地升值,使让土地资源转变为“真金白银”。同时,多管齐下,通过银行贷款一部分、招商引资吸纳一部分、鼓励民间资金参与,让民间资金转变为民间资本等方式,给东调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全面“输血”。企业也纷纷抓住机会,在搬的过程中积极改制、升级技术、研发新品、弃软扶强、环保革新……迅速焕发出生命活力。到去年年底,62户已经投产的东调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30.75亿元,比东调实施前的70亿元增长了将近一倍以上,利税42.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4.1亿元。 记者杨东

  老厂突围·家园篇

  搬家后后辈续写新的梦

  一个攀成钢退休老职工看东调

  为期5年的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宣告基本结束。东郊企业的老职工对此怎么看呢?那年代我们都是“永动机”

  昨日,79岁的攀成钢退休老职工李学财,站在攀成钢家属宿舍二区窄窄的楼间水泥路边,自豪地说,“我这一辈子都是在钢管厂上班,没换过地方。”

  1957年,南充营山县人李学财带着一身硝烟,从朝鲜战场回国。1959年,李学财进入刚刚完成筹备的这当年“亚洲第一大钢铁厂”干起了保卫工作。那是一个单纯得近乎纯粹的年代,组成钢管厂职工队伍的大多为像李学财一般大的青壮年,“我们是一心搞生产,别的啥子都不想!”白天干了晚上接着干,心里汹涌着一股子创业激情的钢管厂人,像是一部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纷纷主动加班搞生产。

  “那时候的水碾河,还都是田坝坝,我们在那儿搭起草房子住,里头是竹子搭的大床,像炕头,一排要挤起睡20个人,简直闹热。”回忆起那一群小伙子睡通铺的日子,李学财老人乐得笑出了声。1959年开始,牛市口开始动工修建无缝钢管厂职工宿舍一区,紧接着是东风路北二街的宿舍二区、三区和四区,“那个速度才叫快哦,工人三班倒,7天7夜就修好了7栋楼房!”这样诞生的红砖楼、灰水泥楼,后来成了他们那一代老职工的家。

  成都“东调”后辈延续新的梦

  1963年—1965年,初进钢管厂的年轻人们纷纷谈上恋爱成了家,而且几乎都是回老家找的家乡人,之后便是几十年的单居生活。搬进职工宿舍的李学财依然和一群同样情况的小伙子住在一起,这样的宿舍楼被笑称为“和尚庙”,下班后,一群“和尚”拣来废油烧起煤油炉自个儿煮饭吃。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钢管厂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段,效益节节高,月奖、季度奖、半年奖、年终综合奖、安全奖等等让李学财拿得手软,然而好景不长,1985年后,钢管厂开始走下坡路。

  2003年,攀钢兼并成都市无缝钢管厂,简称攀成钢。就在钢管厂改换门庭的前两年,为构筑成都市工业新高地,提升城市形象,时任成都市委书记的王荣轩在2001年7月27日的中共成都市九届七次全委会上讲话:“要拿出比抓府南河建设更大的热情和劲头……积极推进东郊工业基地战略性调整。”8月,一场关系到成都工业新格局、城市新面貌,还有更多将要搬进城东居住的“新移民”生活梦想的“东调”行动,正式启动。

  轰轰烈烈的东调进程中,1981年李学财办理了病退,他那才18岁的儿子从老家来厂里顶了班,闲不住的老人又为自己寻了一份保洁绿化的工作,“给花花草草浇浇水,收拾一下,没事儿我就坐那儿,看到大家上下班。”李学财说,攀成钢高峰时有工人七八万,现在光退休工人都是6万多,在这些为一个老厂奉献了几乎所有青春、如今已是孱孱老者的老职工身后,他们的子女又挑起了担子。

  李学财的儿子已经42岁,依然在厂里做着工人,他显然比父辈更关注攀成钢即将完成搬迁的消息。“这个月的20日,最后一炉钢火灭了,老厂已经全部停产,厂子一搬,肯定就是在区县上去了,生活这些刚开始肯定会不咋习惯,但我想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周围好多在职员工还是觉得,搬比不搬好。”在攀成钢宿舍二区,记者接触到10多位攀成钢在职工人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家庭开始重新规划新的家庭计划,子女就学、老人赡养…… 记者蔡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