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河南商报年终特刊-影响河南 > 正文

第五版:殷墟“申遗热”背后的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19:27 大河网-河南商报
第五版:殷墟“申遗热”背后的冷思考

第五版:殷墟-“申遗热”背后的冷思考

  -商报记者 龚瑾

  7月13日,安阳殷墟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不但多了大笔的保护遗产费用,游客也多了起来,门票收入更是嗖嗖看涨。

  8月27日,郑州市申报嵩山古建筑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式展开。

  无独有偶,“丝绸之路起点在洛阳”万人签名,建议安阳市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说法,在民间、网上热闹着。

  [回顾] 殷墟申遗6分钟搞定

  说到殷墟申遗,必须从1999年说起。当年8月,“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被殷墟蕴涵的博大文化折服,发出呼吁,希望把殷墟早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随后两年里,被申遗两字刺激着神经的安阳人,忐忑不安地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处长郭旃、

北京大学教授田昌武、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首席协调员亨利。

  其间,亨利对殷墟的称赞,让有心申遗的安阳人充满了希望。

  2001年8月,省文物局致函安阳市委、市政府,建议尽快启动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并提出八项具体建议。

  2002年2月,殷墟申报文本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此,安阳人开始了4年的等待。

  遗憾的是,当年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的第25届世界遗产大会突生变故,委员会对申报项目的审批事宜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对一国多个项目进行限制,规定一般每个国家每年审议不超过一个项目。

  因这项改革,我国申报的项目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速度被延缓,国内竞争更趋激烈,殷墟获得批准的时间向后推迟。一等就是4年,直到今年的第30届大会上,殷墟才终于作为中国的推荐项目,接受大会的审议。

  所幸的是,尽管有点小波折,今年,殷墟还是通过评审,整个过程只有6分钟,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遗大会评价道:1.5万片甲骨上发现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证据,至今仍被世界上1/4人口使用。

  [要诀] 经验:保护、保护还是保护

  “对于文物保护单位来说,最关键的问题除了保护还是保护,一定要以保护历史原貌、历史环境为主。”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文物专家常俭传的意见,概括了殷墟申遗成功的要诀——保护。

  据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段振美回忆,未申遗前的殷墟,和许多走入误区的文物保护单位一样,地表上有不少村庄、乡镇企业和各种违章建筑。环境不达标,同样也是殷墟申遗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为了申遗,2001年10月开始,安阳市对殷墟地表建筑进行全面拆迁,将殷墟博物院的面积由原来的104亩扩大到现在的600亩。

  解决了环境问题之后,殷墟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正是制约申遗的一个软肋,文物难以展示问题。受技术力量制约,如果将殷墟发掘出的文物对外展示,有可能造成一定损失。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专家们把地下挖掘过的遗址仍然封存,把不可移动的地下遗址,按一定比例复制到地面,对公众展示仿制品。部分可移动的文物,再另外设展区集中展示。

  世界文化遗产评估专家金秉模到安阳对殷墟申报工作进行实地评估时称赞,这种创新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方法。

  [影响] 殷墟旅游火了

  殷墟申遗成功后,安阳殷墟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处于繁忙状态。游客越来越多,导游不够用;国外专场越来越多,双语导游跟不上。博物院市场营销科科长李文静说,自打申遗成功,他们招聘导游的工作就一直没停,“截止到今年9月,我们已经招了12名新导游,其中有几个导游都可以做到双语解说。”

  自申遗成功以后,日售票量由以前每天的200~300张,急速上升至现在的500~600张。其市场营销科一位工作人员称,“成倍增长的趋势到现在还没有停下来。”

  李文静认为,殷墟申遗成功让殷墟的知名度提高了很多,因为有人专程来看殷墟了,而不像以前那样只是“路过,顺便瞅瞅”;外宾游览量也大大增加,日、韩、欧美专场参观数量也大幅上升。

  “将来,殷墟也会像那些著名景点一样,靠控制客流量来保护文物了。现在每个月的客流量是30万人次,我想很快就会突破50万。”殷墟博物院的员工这样憧憬将来的繁荣。

  [反应] 申遗队伍不断壮大

  12月中旬,由国家文物总局审定、即将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河南境内的京杭大运河段、丝绸之路陆路部分、嵩山古建筑群、潞简王墓等4个项目名列其中。

  据了解,要想申报世界遗产,就必须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根据该名单的排序,教科文组织每年审核一处申报项目。1996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一次《预备名单》。按照公约,联合国要求各国至少每10年修订一次《预备名单》。十年后的今天,国家文物局对名单进行了重设,将河南的4个项目列入其中。

  其实,这4个项目,只是河南无数个列队等待排入申遗行列中的极少一部分。

  自殷墟申遗成功后,“申遗”这两个字眼就一直充斥着我们的眼球。

  8月初,“建议安阳市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帖子,在大河论坛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河南人在论坛发帖要求:“红旗渠应该申遗。”

  8月19日,“丝绸之路起点在洛阳”万人签名刚刚结束,当月25日,洛阳民间就有十数人踏上“重走丝绸之路”的征程。

  8月27日,嵩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郑州市召开,会方宣称,这标志着郑州市将申报嵩山古建筑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全面开展。

  关于申遗,有据可查的还有:新乡潞简王墓、汉魏洛阳古城、禹州钧窑遗址、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禹州钧台钧窑遗址、巩义黄冶唐三彩遗址、焦作陈氏太极拳……河南越来越多的文化、古迹站在世界文化遗产的门外排队,等候批准或者等候申报。

  而据官方的消息,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处目前的工作“多得不得了”。9月份省文物局文物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早就排得满满的,“林州市政府早就说要来谈谈红旗渠申遗的事情,我们一直没时间见。”

  [思考] 专家建议:要冷静

  面对越来越多的申遗呼声,面对越来越热的申遗浪潮,本报没有跟着大众的脚步发热,而是站在文物保护的角度进行思考,多方采访求证文物界专家、学者,以及各类景点、景区,推出《龙门成功后河南涌动申遗热潮》的报道。

  记者在回忆采访过程时,清楚记得电话中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面对询问,激昂的语气,“申遗不是由哪一个地方文物部门,或者哪一级地方政府说了算的。”

  按照该局文物处副处长杨振威为记者“描绘”的“申遗路线示意图”,可以清楚地看到,申遗必须经由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出申请,然后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决定该提名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同意,地方政府下再大劲都是白搭。”孙英民表示。

  “世界文化遗产是博物院、考古界当之无愧的金牌。”杨振威对目前申遗热的现状归结了三个原因。第一,近年来,对外交流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政府对这一块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第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地有条件、有能力保护文物,进行申遗工作;第三,也正是不少学者所质疑的,“申遗可促进经济效益”。

  在曾经成功主持龙门石窟申遗工作的常俭传看来,申遗的主要目的必须是保护文物,世界遗产在要求其保持完整性及真实性的同时,还有六条定死的框框需要往上套。“有申遗的想法肯定是好事,关键是要保持真实的历史原貌,避免破坏。”

  我们不能阻挡任何部门、任何单位申遗的步伐,我们更不能浇灭或者扑小各个单位申遗的热情火焰,但我们至少可以用我们的声音,喊一声“保护文物,才是申遗根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