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河南商报年终特刊-影响河南 > 正文

第八版:血癌少年打工救母感动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19:31 大河网-河南商报
第八版:血癌少年打工救母感动中国

第八版:血癌少年打工救母感动中国

  商报独家报道陈辉 反响强烈爱如潮水

  -商报记者 熊玉伟 实习生 王丹丹

  一名16岁白血病少年,因家庭困难放弃治疗,拖着病体到建筑工地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

  11月15日,本报报道了陈辉的感人事迹后,一万多名大学生被少年的精神打动,欲将一年工资透支给少年母子看病。一些小学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近日,陈辉被推荐参加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回放] 白血病少年现身建筑工地

  11月13日,商报记者李蔚接到一位农民工的电话,他在电话中称,他们工地有个少年叫陈辉,今年刚16岁,身患白血病。少年因家庭贫困才到建筑工地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

  挂断电话后,商报记者李蔚和胡志强找到陈辉干活的建筑工地开始采访。陈辉今年16岁,息县八里岔乡黄庄村人,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哥哥。1990年,陈辉出生不久,母亲徐正珍就因到河里干活患上了产后类风湿,两年后瘫痪不起。

  2002年2月,陈辉脸色蜡黄,并经常发烧,父亲陈召明带儿子到县

医院诊治,医生说,陈辉可能患上了白血病。

  2002年5月底,陈召明借了8万多元,带着陈辉到息县医院输血。为了省钱,陈辉的母亲徐正珍停止了一切治疗。2006年5月,陈辉的血小板仅有2.8万,正常人则在10万到30万。为了维持生命,陈辉每月要输血一次,而每次都要花掉1500元左右。看着父亲整日愁眉苦脸的模样,看着母亲整日哭红的双眼,陈辉暗暗下定决心不再接受治疗,“我要出外打工,在自己生命剩余不多的时间内,赚钱为母亲治病。”

  10月7日早上,陈辉给爸妈留下一封信后,带上40多元钱和几件衣服,乘车前往郑州打工。

  [感动] 万名学子“典身”

  救助陈辉母子

  11月15日,本报对白血病少年打工救母的事迹报道后,40多家网站转载跟帖2万多条。

  11月16日,商报读者自发来到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与天明路交叉口北苑酒楼一楼为陈辉捐款。短短两个小时,热心人士就为陈辉捐款21215元。

  11月17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给本报打来电话称,愿意为陈辉及其母亲提供医疗帮助。陈辉和其母亲赶到医院时,两人相互推让治疗机会,一时僵持不下。

  得知此事后,郑州紫荆医院院长严贤全立即给本报打来电话,称他们被陈辉及其母亲的精神所感动,愿免费为陈辉母亲治疗类风湿病。随后,郑州紫荆医院派专车把陈辉母亲接到医院后,为她做了全面体检,在病床床位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一间单独的病房让陈辉母亲使用。

  “心有余而力不足呀!”11月19日,郑州交通学院的学生说,得知陈辉打工救母的事后,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想帮助陈辉一下,但没有经济能力,就想出了“典身” 的方式。学生们表示,如果有用人单位愿意为陈辉母子支付医疗费用,10196名学生愿意免费为用人单位工作一年。

  11月20日,郑州市管城区东关小学以陈辉身患重病而弃学打工救母为载体,给三至六年级千余名师生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想道德教育课,课堂上孩子们泪眼汪汪地听完了陈辉的故事,然后掏出兜里的零花钱,塞进捐款箱捐给陈辉治病。

  [影响] 爱心漂洋过海

  本报连续多次对陈辉事迹进行报道后,一位海外华人给本报发来邮件说,他要在国外做一个捐款活动,时间为11月17日至11月22日。该海外华人说,这个活动定名为“天使计划”,希望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能够让陈辉这个折翼的小天使,重新享受快乐飞翔的喜悦。

  陈辉家乡的官员看到本报报道后,11月22日,县委、县政府拟发文件,号召全县95万人民学习陈辉精神,并着手解决陈辉及其母亲的医疗费用。同时,中共信阳市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党支部总结出陈辉身上体现的“六大精神”——孝义、诚信、坚强、执著、负责、朴素,并向在郑的外来农民工发出倡议:为农民工陈辉捐款,挽救这名少年的生命。

  感恩节那天,躺在病床上的陈辉收到江苏省盐城市通榆北村名叫王熙的来信,信中王熙希望陈辉和家人拍张“全家福”寄给她,而陈辉一家从来都没有在一起拍过照,无法给王熙提供照片。得知此事后,11月27日,郑州市珍爱影楼摄影师赵六民和化妆师珍珍专程找到陈辉一家,免费为陈辉全家拍了“全家福”。

  12月4日,一份载有海外华人爱心的邮包,漂洋过海,从美国“飞”到陈辉病床边。来信上写着:“‘天使计划’一共筹款1000美元,当信件寄至陈辉手中时,募捐款已汇到陈辉父亲陈召明的名下,希望这点小小的爱,可帮上陈辉。我觉得‘天使计划’不会就此停止,将会有更多好心人加入此行列。”署名是张先生。同时,张先生还将“天使计划”中好心人给陈辉的祝福语一同寄来。

  [感受] 采访陈辉记者多次落泪

  11月13日,商报记者胡志强连夜赶到陈辉家采访。胡志强到陈辉家之后很是震撼,那个房子里面几乎什么东西也没有。胡志强本来想住在他家感受一下,因没有多余的被子,只得住到别人家。

  胡志强在陈辉家门口见到其父亲时,陈辉的父亲就跪了下来。胡志强说:“当时我感到心里特别难受,他也不了解我究竟是干什么的,只知道是从郑州过来的。”

  走进陈辉家时,陈辉的父母开始讲述他们一家的遭遇,胡志强含着眼泪听完两人的讲述连夜将稿子写完,“我想帮助陈辉一家,作为一名记者,我认为自己有义务帮助他们一家,尽管熬夜写稿子,可是我一点都不累。”

  胡志强说,稿件见报后,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给陈辉母子捐钱捐物的同时,两家医院也向这个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整个事件采访过程中,感人场面不断出现,胡志强说,采访陈辉事件,几乎每天都有让他感动得落泪的事。

  “尽管医院已接收了陈辉,读者也给他捐助了10万元的治疗费,但要想治好他们母子俩的病,这点钱根本不够用,我还要想法帮助陈辉一家。”一直负责采访此事的商报记者胡志强,现在每天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就发动一切力量去帮助陈辉一家。

  [观点] 陈辉身上体现中国孝道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法制社会科研究员祁雪瑞说,社会各界对陈辉的帮助,是对陈辉孝义的支持,是对这个社会孝道和爱心的支持。“而万名大学生‘典身’为其母子筹集医疗费,一些人提出质疑,但我认为,和那些学生相比,那些面对社会上真感情而持冷漠态度的人,应该为自己的冷漠感到羞愧、内疚。”祁雪瑞说。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辉的做法令人感动,万名大学生‘典身’的做法也是对这种美德的支持,是爱心的体现,他们的行为不但对学生起到了教育作用,也对社会上一些面对真情持麻木态度的人起到了教育作用。”河南教育学院胡雪艳老师说。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肖遂康教授说:“不管怎样,我为陈辉而感动,为这些学生而感动。他们虽然都还是孩子,但都具有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陈辉体现了‘孝大于天’的传统道德,学生‘典身’救孝子既是爱心的体现也是对孝道的尊重和维护。”

  [现状] 爱心捐款突破13万

  12月21日,为陈辉设立的账户已收到社会各界人士捐款13.5万元,而陈辉住院治疗花费的费用已有两万多元,而治疗陈辉的病共需16万元。

  陈辉的主治医生马大夫称,目前院方已开始对陈辉治疗,初步诊断结果显示,陈辉患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这几天陈辉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已经得到控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