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增设体质“门槛”是种倒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1:20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日前表示,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要按一定比例记入中考成绩总分。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连续两年或者几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省份,要调整其重点高校招生的指标。

  (《京华时报》12月26日报道)

  高中生的体质状况(体育考试成绩)不仅要被作为其能否上大学、上重点的依据,而且要被作为各省市获得重点高校招生指标的依据,教育部作此决定,显然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其初衷不可谓不美好。然而在我看来,增设体质“门槛”实则一种倒退。

  实际上,高考录取对于考生的健康状况本来就有一定的要求,这个要求体现在高考体检标准中。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考历史,高考体检标准一直在变,总体变化趋势是标准越来越低,由严格趋于宽松。比如减少了不能上大学的疾病种类,缩小了残疾考生选报专业的受限范围等等。从2003年开始,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取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高考体检由一种“硬标准”变成了一种“软标准”,教育部不再对各高校的体检标准作统一的、硬性的限制。

  实际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自己花钱上大学、毕业后自谋职业的今天,很多原有的高考体检标准已然不合时宜,更不要说增设体质“门槛”。任何公民,只要他的学识基础符合一定要求(即高考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他上大学不会造成别人的权益受损(如身患传染病者),他就应该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都无权剥夺考生的这种受教育权。学生体质较弱,如果进入大学后不能完成学业,你可以不让他毕业,哪怕他将来找不到工作,也不关你的事,但你不能从一开始就将其拒之大学门外———这是最起码的“机会平等”,道理并不难解。

  应该认识到,目前中学生体质普遍较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业负担过重、考试压力过重导致的,增强学生体质,最根本的途径是改革教育方式、深化高考改革,给学生们减负,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参加体育锻炼。舍此而增设高考体质“门槛”,不过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