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9:37 云南日报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滇池之滨的高海公路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美丽的海口特大桥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滇池水体施工注意环保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公路施工依靠科技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施工注意保护生态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认真检测公路质量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边坡治理科学合理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增加辅道方便周边群众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观音山大桥

  

建设现代新昆明 滇池之滨腾巨龙——写在高海公路建成通车之际

  昆明至海口只需30分钟

  高海公路是“十五”期间省、市两级政府投资兴建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也是现代新昆明建设“一湖四环”中环湖公路的西段。路线位于昆明市西山之麓,滇池西岸,起于高枢纽立交,止于海口镇,接安(宁)晋(宁)公路。

  高海公路原设计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25.5米,概算总投资11.3亿元,于2003年3月11日正式动工建设。2003年5月30日,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新昆明现场办公会决定,为适应现代新昆明建设发展的需要,高海公路提高原设计的技术标准,由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改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2003年8月7日省交通厅批复了“四改六”后的相关技术标准:主线为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26米;辅道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米(龙门村至海口为8.5米)。2004年7月12日,省交通厅批复了高海公路的补充《工可报告》。现高海高速公路主线长30.32公里,辅道长27.5公里,补充《工可报告》的估算总投资26.8亿元,其中主线21.5亿元,辅道5.3亿元。

  高海公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海口镇10万人民群众的行路难,为海口老工业基地的复兴插上了翅膀,为现代新昆明的“大8字型”交通网络增添了重要的一环。

  高海公路,不仅是一条优质的高速公路,同时还是一条景观大道、小康大道、工业经济大道。

  高速环保旅游景观

  高海公路的功能可以用8个字概括:“高速、环保、旅游、景观”。

  高速:指高海公路首先要满足交通运输方面的功能要求。具体为高海公路的主线为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主线建成通车后能满足从昆明主城区到海口半小时到达的快速通达交通功能需求,并通过高海高速公路起点与昆安高速公路高峣枢纽立交、止点与安(宁)晋(宁)公路连接,为昆明至滇南方向增加一个快速通道。其次,为满足沿线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的需要,方便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交通,设置一条新建二级公路作为辅道。可理解为高海公路项目包含了快、慢速两个交通系统,即:主线高速公路为快速系统,辅道二级路为慢速系统,辅道是对高速公路交通功能上的补充,且主、辅道通过立交解决连通问题并有机地结合起来。

  环保:高海公路地处滇池西岸、西山之麓,生态环境十分敏感,从保护滇池、保护西山等沿线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出发,要求高海公路不论在建设期间还是建成通车以后都必须是一条环保路。

  旅游:高海公路沿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沿线的西山、观音山为著名的景区,白渔口为云南省传统的疗养胜地,路线止点的海口地区有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电站,是我国第一架望远镜、第一挺机枪的诞生地,曾经为我国的工业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具有深厚的工业旅游开发潜力。而沿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农家乐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高海公路的建成通车,沿线必将逐步成为昆明农家乐旅游的新的热点。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海公路必须建成一条旅游路,充分满足其对旅游功能的需求。

  景观:高海公路依山傍水,沿线自然风景秀丽,加之如上所述其作为环保路、旅游路的功能要求,高海公路应该、也必须建成一条景观大道,满足人们对她在各个方面的景观功能的需求。

  三大难点变三大亮点

  高海公路的建设特点可以总结为三句话:“环境敏感、社会关注、环保要求严;地质复杂、工程艰巨、施工难度大;标准较高、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

  环境敏感社会关注环保要求严

  高海公路所处的特殊建设环境决定了它的敏感性和高关注度特点,而严格的环保要求便成为时代和社会对它的必然要求。针对这一特点,指挥部抓住高海公路按照省委、省政府现代新昆明建设现场办公会决定提高技术标准这一契机,确定了要把高海高速公路建成环保路、旅游路、景观路的总体目标,变压力为动力,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和设计单位一道,加大设计方案比选论证,在路线布设、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环保问题,使高海公路在满足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滇池水体的影响,尽量减少对沿线生态植被的破坏,满足环保要求,并使主体工程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

  二、进行专项景观、绿化设计的施工,充分满足高海路作为旅游路和景观路的功能要求。除按常规高速公路对路基的挖填方边坡、中央分隔带、立交区及取弃土场进行绿化减少水土流失外,还在主线与辅道之间设置宽绿化带,营造景观,在公路临水一面设置观光绿化带及观景平台,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绿化、景亭、雕像,营造成为行人可参与的园林景观小品。通过精心设计、认真施工,高海公路已建设成为行车犹如画中游,漫步可观山、赏水、看大桥的亮丽风景线。

  三、在施工过程中加大环保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公路施工对沿线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在桥梁施工中严禁任何施工废弃物进入滇池水体,所有泥浆(用于桥梁桩基施工中的钻孔护壁)必须外运;路基施工中所有的取弃土场不设置在滇池面山;路面施工中沥青拌和站不设置在公路沿线等等。

  四、跨越滇池水面的桥梁(如海口特大桥),设置桥面水收集,集中排放系统,通过泄水管将桥面的雨、污水集中排放到桥面两侧的纵向PE管中,再通过PE管集中排放到设置于两岸桥台处的沉淀池中,通过沉淀池沉淀过滤后再进入滇池水体,避免了对滇池水体的污染。特别是当运输有毒、有害液体车辆在桥面上发生泄漏时,液体要先通过泄水孔进入PE管,再通过PE管进入沉淀池,这样就给启动环境保护应急措施赢得了时间,提供了缓冲,避免灾难性滇池水体污染事件的发生。

  五、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在狠抓工程内在质量,确保公路桥梁、路基安全、可靠的同时,重点抓好各种土木工程,如桥梁、挡墙等构造物的外观质量,要求真正做到“内实外美。”

  通过这些措施的制定、执行,目前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高海公路已初步成为滇池西岸具有“山与水的纽带、动与静的交融”特点的亮丽风景线,作为景观大道的风貌初步凸现,对游人的吸引力逐步提高。建成的高海公路形成了滇池西岸保护滇池的湿地区域性界面,有利于政府关于西岸生态恢复保护规划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目前,政府已经初步明确了高海公路以东不进行开发建设,只能进行湿地等生态建设的规划政策。高海公路建设为滇池西岸截污和生态恢复工程提供了依托,有力地推进了这两项工程的进展。目前,依托高海公路滇池西岸截污工程的高峣至龙门段,海口片区段已完成,观音山等段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正在进行中,有利于滇池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和公路建成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水土流失,有利于滇池保护。

  地质复杂工程艰巨施工难度大高海公路地处滇池之滨、西山之麓,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沿线大范围地分布着不同软弱程度的软土地基,路线还经过了崩塌、岩堆、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经统计,本项目主线不良地质地段总长达15.427公里,占主线总长的53.03%,辅道不良地质地段总长达12.595公里,占辅道总长的43.16%。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差,加之地下水位高,岩溶发育,岩隙水丰富,水文条件差,且主线为六车道高速公路, 辅道为二级公路,技术标准高,工程浩大,施工困难。

  建设过程中针对这些情况,分别采取了桥梁跨越、软土路基处治,滑坡工程治理等工程措施以保证高海公路的工程安全、稳定可靠。经统计,建了大桥、特大桥13座(按单幅计),中、小桥28座,桥梁总长9018米,软土路基处理近13公里,打了446万余米碎石桩、抗滑桩及抗滑预应力锚索多处。

  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及有关招投标的法律法规,采取国内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国家一级施工资质,具备雄厚实力及较高施工水平的施工企业进场施工,为按质按量完成这些艰巨的工程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技术管理,在设计阶段针对这些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处治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充分论证,并邀请省内外专家到现场指导把关,为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施工当中精心组织,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克服了施工进场的困难,工期较紧的困难,保证了质量,完成了艰巨的任务。经检测,各项工程均符合相关质量要求,桥梁安全,路基稳定。

  标准较高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

  高海公路主线为六车道高速公路,辅道为两车道二级公路,在30 余公里的范围内,修建如此高标准的道路,在云南省内实不多见,加之沿线软土崩塌、岩堆、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的广泛分布,工期又较紧,要按时完成如此艰巨的施工任务,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将是不可想象的。针对这些情况,广大建设者紧紧抓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采取如下措施:

  设计任务由具有国家甲级勘察设计资质的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承担,该院充分地运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地质遥感技术,物探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基本查清了沿线复杂的地质情况,完成了较高水平的施工图设计。特别是针对海口特大桥,该院还与具有甲级勘察设计资质,在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四川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进行合作设计,为圆满完成高海公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为确保工程质量,桥梁桩基检测、碎石桩检测工作由具有甲级资质的云南省地震研究院和有色金属西南勘察设计院承担。检测单位充分运用了桩基无损检测技术,依靠地质雷达超声波钻探,触探等手段及荷载试验设备,对桥梁桩基工程,碎石桩工程进行检测,业主及监理根据检测结果对这些工程进行验收,保证了隐蔽工程质量。

  由重庆交通大学承担海口特大桥的施工监控工作,依靠应力应变片、压力环、传感器及计算机等先进的电子元器件和计算机结构分析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过程,对施工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为顺利完成如此复杂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特大桥提供了又一种技术支持。

  指挥部与重庆交通大学、云南省公路科学研究所、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横向联合,推进交通科技创新工程,开展了《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检测技术研究》、《利路力新材料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技术》等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通过这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指导施工为保证完成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推动了科技进步。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按时完成高海公路的建设任务,保证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科技含量,为我省的科技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大经验成就“内实外美”

  昆明市政府于2001年9月成立了高海公路建设指挥部,承担高海公路的建设管理任务,工程于2003年3月11日正式动工建设。主线高速公路将于2006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回顾3年多的建设历程,指挥部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带领广大建设者努力工作,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抓住项目特点,制定了高海公路“高速、环保、旅游、景观”四个方面的功能要求,给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指明了方向。

  高海公路地处西山之麓,滇池之滨,生态环境十分敏感,沿线风景名胜区多,旅游资源丰富,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建设伊始各级领导就十分重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也十分关注,针对这些特点,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要把高海高速公路建设成为环保路、旅游路、景观路的总体目标,给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指明了方向。

  二、高海公路建设指挥部以“四改六”提高技术标准为契机,加强了技术管理工作,为进一步落实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这一原则,加大设计方案比选论证的力度,广泛听取、收集社会各界、专家关于如何实现技术标准提高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协助设计单位较好地完成了高水平的高海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为建设施工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围绕本项目的功能要求,做出了进行专项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的安排布置,突出了高海公路作为景观大道的特点,为高海公路建成后能满足“高速、环保、旅游、景观”四个方面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紧紧围绕高海公路应是一条环保路的这一功能定位。高海公路建设指挥部专门设立了环保办公室,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和滇池保护各项制度和措施,依靠强有力的工作班子,采取各项措施,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其落实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在全面加强质量工作,严格各项工程质量制度的同时,紧紧抓住高海公路作为景观大道的特点,提出了高海公路各项工程都要真正做到“内实外美”的质量目标,狠抓各项工程的外观质量,通过广大建设者的共同努力,精心施工,使高海公路初步显现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五、提出“以动态管理为手段,强化动态设计,抓住细节,做实、做细”的建设管理理念和设计、施工要求,用心打造高海公路。

  六、依靠先进技术,提高高海公路建设施工中的科技含量,让科研院所依靠他们的科技能力,加入到建设过程中来,实现以科技保证质量。

  七、围绕交通科技创新,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海公路建设大事记

  1、2000年11月17日,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云南省交通厅以云交计〔2000〕331号文批准了高峣至海口一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001年9月,高海公路建设指挥部正式组建,并由昆明市政府副市长胡星任指挥长。

  3、2002年11月18日,云南省交通厅以云交基建〔2002〕781号文批准了昆明高峣至海口一级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4、2003年3月11日,省交通厅批复了高海公路的开工报告,高海公路动工建设。

  5、2003年5月29日,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徐荣凯,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秦光荣等领导,到高海公路工程建设现场进行调研。

  6、2003年5月30日,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新昆明现场办公会决定,为适应现代新昆明建设发展的需要,高海公路提高原设计的技术标准,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7、2003年8月7日,云南省交通厅以云交基建〔2003〕318号文批复了高海公路技术标准变更。

  8、2004年7月12日,云南省交通厅以云交基建〔2004〕230号文批复了高至海口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9、2004年11月22日,云南省交通厅以云交基建〔2004〕499号文批复了昆明市高至海口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

  10、2005年3月,由昆明市政府副市长梁晓谷接替胡星,担任高海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11、2005年7月5日,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云南省副省长李新华等领导同志,考察高海公路。

  12、2006年11月24日,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市长王文涛等领导同志考察高海公路。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