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方都市报特刊:生于这个时代 影响这个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17:41 南方都市报

  就这样,1997年元旦,南方都市报以一张零点出生的婴儿大照片登上封面,一语双关地宣布:“1997年广州第一个新生命诞生。”

  十年,可以发生些什么?

  西晋左思倾力《三都赋》而十年始成,朝野竞相传抄,洛阳一时纸贵。十年,正该
著下一篇雄文,留下风流千古。

  唐人贾岛题诗《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十年,亦当磨出三尺青锋,问遍天下不平。

  1955年,马丁·路德·金领导美国黑人,反对公共汽车种族隔离制度,为追寻“人人生而平等”之梦进军;1965年,美国通过了旨在“不得歧视与限制”的《投票权法案》。十年,还可以捂热一个梦想,照亮一条前路。

  十年为一代际,足以成长一代人,足以成就一段史,足以成全一个梦。

  今天,

南方都市报创办日报已全十年。从昔日的单薄到今天的丰满,多少文字似血,因为它本身就揳在这母体的血脉之中;又有几番自身打量,这年轻的生命,从不掩饰自己对于成长的渴望。

  媒体的使命,是要记录它所处的时代,但也自有笔墨,记录它所创造的历史。而从1997年跨进2007年,南方都市报十年高歌猛进,又究竟是怎样一帮好汉,怀揣怎样一个梦想,收获了怎样的成长?

  既然时间是一段线索,那就让我们从源头来寻找这其中的缘分与隐喻吧。

  于全球大局而言,1997年有惊涛骇浪,有绝地新局。金融危机的飓风从泰国吹起,多米诺骨牌一一倒下。从国库到私人的钱袋子,数以亿万计的财富瞬间蒸发。西方人摆出先见之明,东方人诅咒着

索罗斯。基于20年整体经济奇迹之上的东亚发展道路,笼上了失败与破产的阴云。即便亚洲价值观最为强硬的鼓吹者——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也从此颇为心灰意冷。

  这场影响深远的灾难,导致的激变不仅于此。经济危机的刺激,发展模式的崩溃,还直指东亚多年来引为特色奉为圭臬的威权政治体系。30年来坚若磐石的印尼苏哈托政权,在1998年轰然倒地。

  于中国大事而言,1997年最先惊动全国的,是邓小平先生的逝世。这位中国改革蓝图的总设计师,两度启动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之路,在中国遂大势所趋,再难回头。于此,邓小平可谓无憾而去,有遗憾的是,他未能等到数月之后,亲眼看见他念兹在兹的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这位老人离世,并不像彼时诸多媒体所论的那样,意味着中国一个时代的结束。他领导中国开启了民生的建设主题,却也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给接班人留下了下一步怎么走的困惑与难题。但无论如何,以经济开放为出口,尤其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便义无反顾地融入了全球化进程——中国获享经济全球化红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直面法治、民主、人权等其他全球化主题。国际主流的现代文明,其实早为中国清晰描绘出了河那边的图景。

  对于广州这座南国都市来说,1997年的阳光照旧猛烈,车马更见喧嚣,一切似乎并没有太多不同。但事实上,这一年,是广州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此前基于经济发展而大体上自发行进的城市化,在这一年猛然提速。当年所开展的城市轨道线网规划中,广州提出了建设长达206公里的7条地铁线网架构。其效果及影响,今日虽仍未全面展现,但已足以令人目不暇接,感慨万千。次年,广州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城市改造目标;2000年,广州再通过“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方案。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的自主意识,已经相当明显。而在此粗粝型、“蛙跳”式城市扩张的另一面,却是众多来不及“城市化”的细节与个人。

  当然,这一年对于广州而言,每天的报摊上还多了一份方便携带阅读的“小报纸”。照例,新面孔急于要宣示自己的新力量,虽然个头不大,不过嗓门很响。而在城市化跑道上发力加速的广州,亦乐观这新力量的生猛不羁和摩拳擦掌。其实,最早代表媒体解放思想、突破传统党报形态的羊城晚报,最先试水市场化经营与集团化运作的广州日报,最坚决践行舆论监督、再现公民启蒙的

南方周末,都出于这一方极富市民社会形态、屡领风气之先的热土。如果再要培育一段新的报业传奇,除了广州,还有何地?

  就这样,1997年元旦,南方都市报以一张零点出生的婴儿大照片登上封面,一语双关地宣布:“1997年广州第一个新生命诞生”。其时,他并不可能预知此后国事天下事的风云激荡,也无从事先设定自己性格气质的宏大背景。但他以日报之身甫一睁眼看世界,便是如此转型与混乱并行、期待和迷茫相杂的气象。所以,他一起步的蹒跚,便在寻找最终的方向,他一开口的咿呀,终将成为洪钟大吕的回响。

  它生于这个时代,它属于这个时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