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读者与报纸之间:沟通无极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18:10 深圳晚报

      热线一年能有多少电话呢?有这样一个数字:平均一天下来,我们热线的每个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读者来电近40多宗,一年下来是多少那就不必细算了。来电最多的一天,有位同事6个小时接到80个电话,再平均是……那天,这位同事听到家里的电话铃响起时,拿起电话一脱口就是“你好,这里是深圳晚报”。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7月31日,本报原有的多条报
料热线,从那天起整合成一条总线路83929999,实现了一号拨入,多线接听,从而更方便报料读者打进来。之后不久,本报新闻热线全天候运作,开通了24小时报料电话,使一些深夜发生的重要新闻线索不至遗漏。11月初,又开通了MSN报料平台,为热心读者网上报料大开方便之门。这里面,有的是突发新闻,有的是涉及治安、城管、消费、环境及劳资等方面的投诉。其中,有关社会治安、城市管理、消费维权三方面的报料最多,分别各占3000多条。

      接听的多了,很多读者的声音一听则能分出个你我他了。这些“老友”的热情和真诚常常让我们非常感动:有读者怕电话里说不清楚事情的,不辞辛苦从宝安龙岗等很远的地方赶到报社要当面说个明白;有的担心记者找不到事发地点,不管深夜还是暴雨天,有守在那里等记者的;有把自己几百元的报料奖捐给重病儿童的;有为了揭发黑家电修理内幕被迫失去工作的,还有成功为记者打掩护,不怕危险配合记者暗访的;还有为记者提供采访便利,为他们深夜采访时送去一杯热茶的……太多了!我们的老友有热心的市民、有外来工、有白领、有老人、有学生,他们的一举成就了我们一个个好新闻,24小时不断响起的铃声代表了这一切!

      记者感触

      最感动的报料人——

      把报料电话始终记在心上

      ■本报记者雷丹实习记者杨燕

      在对金牌报料人进行回访时发现,他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最先想到的就是给本报打报料电话。

      在今年“六一”的前一天,从南山“好来居”楼上坠落的一块玻璃,把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击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目击了这一事件的范先生看着满身是血的孩子惊呆了,回过神后马上拨通了本报的报料热线,由此拉开了本报关于高空坠物系列报道的序幕。范先生说,他订有深圳晚报,报料电话13510001000这个号码特别好记,他已记在心里了。

      本报在5月31日曝光了《黏稠回收油炸出大饼油条》,报料人张小姐刚好就住在那家制作摊档早点的无证小店的附近,她在凌晨一次次被难闻的臭味呛醒后发现了这个窝点,遂向本报反映了此情况。为了配合记者采访,她不惜牺牲睡眠让记者驻点“侦察”,该报道见报后,窝点被有关执法部门端掉了,周边的环境变好了,第一次报料取到那么好的效果,让张小姐坚定了向晚报报料的信心。

      万先生早在三年前就开始给本报报料,他是一名公交公司的稽查员,经常在外面走动,看到或重大或有意思的事件发生,就会第一时间给本报打来电话。他还随身带了一台数码相机,及时拍下事发现场,给记者提供参考。7月上旬,万先生去医院办事,看到一名女子被送进医院,他上前询问,女子的丈夫告诉他,是与婆婆吵架剁下了手指。由于万先生极为诚恳,女子的丈夫还把电话留给了他。万先生随后向本报反映,7月16日本报刊出《连砍11刀剁下左手拇指》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随后本报还展开了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大讨论。

      12月22日的看点新闻《顺口香热狗被曝亚硝酸盐超标》的报料人是关外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为了报料,他用手机与记者多次交流,总通话时长超过2小时。因采访的地点很隐蔽,记者曾多次打报料人的电话进行咨询,其间电话多次中断,开始是手机没电了,换了电池继续打,后来报料人的手机没钱了,20分钟后,报料人给手机充值后又打了过来。报料人一点都不心疼2小时的通讯费,面对500元的报料奖,他却毫不动容,表示自己要的不是钱,而是安心。

      最幸福的瞬间——

      危急关头市民想到了我们

      ■本报实习记者孙研

      今年9月14日晚7时许我省担杆岛海域发生3.6级地震,震中距深圳60公里,深圳市民普遍有震感。晚报热线组也受到了“波及”。

      那天,7时50分左右,我正在网上搜集新闻线索,突然感觉脚下在颤抖,随即墙里也传来一阵低沉的声音,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10秒钟。是地震么?还没回过神就听得几部热线电话齐声响起。

      “您好!这里是深圳晚报报料热线。”“你好,我在怡景路住啊,刚才我感觉到地震啊,椅子有摆动,门窗也有晃动,怎么回事,怎么没有预报啊?”“您好!我住莲花二村,感觉刚才好像有地震啊,家里台灯都动啊,我们有没有危险啊?”“您好!我在龙华啊,刚才有地震,我能确定至少有4级。”“我住在上梅林,刚才有地震,是不是大地震前的小震啊,我现在在收拾贵重物品,准备逃命!”

      刚放下听筒,铃声又响起来。同事感觉形势不对,马上和我商量出了对策:她请示领导,我去找“救兵”。在那一刻我们已经忘记了潜在的危险。很快就有记者赶往地震局采访,而我也找来了另一个同事帮忙。三个人面对四部电话还是略显得吃力。此时的报料热线已然变身成“地震热线”,面对市民的询问,我们尽自己所知一一答复,并告诉他们晚报的记者已经在行动中。半个多小时以后电话终于少了下来,而去地震局采访的记者也带回了关于地震的准确消息。这时我们3人互相看着对方额头上说不清是疲劳还是紧张的汗水,终于出了一口气。

      当天晚班统计:8时到8时30分,热线仅接到关于地震的报料就有36宗,密集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最真实的默契——

      报料人打来电话就知他是谁

      ■本报记者雷丹

      第一次接到某位报料人的电话,是陌生的,但多次听到他的声音,就熟悉起来,就像是身边的一位朋友一样,当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就知道他是谁了。“你是×先生吧!”我有时会这样问道。“你听出来啦!”对方的声音里传出笑意。我想,声音里的这种“默契”也会让人心生惊喜吧。对我而言,声音的世界也会遵循“异性相吸”的原则(热心报料的女读者莫见怪),我“记”住声音的都是男性报料人。

      很想借此机会感谢这些金牌报料人,给他们打电话,他们都选择了沉默。一位先生平均每月报料次数超过3次,他经常自称“沙先生”,他的声音我听过多次,自然耳熟能详,他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对此我们很理解,为保料人保密也是报社的职责之一。像这样的报料人实在太多太多,他们冒着风险为我们报料,在事发地点他们装作与记者不相识,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独家的信息。为了“保护”他们,我只能隐去他们的名字,他们或医生或警察或消防员或保安或职员,“曝光”他们的身份将意味着以后的报料难度加大,所以,仍然要继续守住这些“秘密”。

      时间长了,熟悉其声音的报料人也越来越多了,虽然我们只是限于对突发事件的寥寥数语的沟通,但能明显感受到报料人的真诚和信任。

      在这里,要对所有的报料人说一声“谢谢!”

      最欣慰的时刻——

      事件报道后得到读者真心称赞

      ■本报实习记者田力

      作为社会新闻线索来源的第一个入口,报料人绝对是我们热线工作的核心部分。每一个报料人打来的电话,我们都会充分重视,不会由于时间太晚,而忽视任何一个可能成为新闻的好料。

      12月16日,两个通版的好新闻《大型“黑车拼装点”藏身上梅林》,线索就来自于一个热心报料人的夜半电话。12月14日晚约12时,有人报料,在上梅林美林综合楼后面,有一个汽车黑加工点,长期在这里进行汽车加工,对周边市民影响很大。记者深夜出击,凌晨2时多,终于找到了那个窝点。第二天,一夜没睡的记者又联系有关部门把这个窝点一举端掉,在事件报道出来后,接到了很多群众的热心回馈和称赞,我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我由衷地感谢我们所有的报料人,因为我们的工作离不开你们的支持,一位老先生说得好,“我报料只是想老有所为,看到我报的“料”登报后,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得到了重视和解决,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觉得深圳的进步也有我的一份功劳,那种自豪感不是金钱所能替代的,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报料人——我们一起走过,共同记录深圳新闻的历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