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候选人物李大为:永远的19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20:42 央视《东方时空》 | |||||||||
李大为担任护旗手(右一) 李大为生前最后的影像 CCTV《东方时空》12月28日播出节目《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展播——李大为·永远的19岁》, 2006年7月,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席卷广东韶关,暴雨如注,洪水泛滥,韶关市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洪灾。从7月15日凌晨开始,韶关境内的武江水位不断上涨,洪水迅速冲破河堤,吞噬良田,冲毁房屋,阻断交通,淹没城区。据统计,当时在韶关总
7月15日上午十点钟,驻扎在韶关市区的韶关军分区迅速组织全体官兵分头赶往各灾区,用冲锋舟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李大为和另外两名战友陈明和贾玉通,驾驶冲锋舟奔赴了灾情最严重的中寮村。 这是李大为在这次抗洪救援过程中留下的惟一的影像资料,这时,他所在的位置正是通往中寮村的码头。 中寮村,离市区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它是一个紧靠武江河边的村庄。由于洪水的水位大大超过了河堤,中寮村整个村庄变成了汪洋一片,洪水水位最高时,已经把二楼的阳台完全淹没了。 广东省军区韶关军分区参谋陈明:就是到了中寮村以后,开船一进去,当时看到老百姓全部站在房顶上,另外很高的树站在树杈上面,我们船一开过去,老百姓就在上面挥手,猛在那喊,救命啊救命。 广东省军区韶关军分区战士贾玉通:渴望生的那种欲望,展现你眼前,真的看着特别地可怜,很想马上一下子把他们全部救上来。 在李大为所在的冲锋舟上,陈明负责协调指挥,贾玉通负责驾驶冲锋舟,而李大为负责的是一项相对危险性更大的工作: 贾玉通:李大为的职责,主要是在最前面观察着地形,用船浆拨开洪水上面的漂浮物,主要是负责救援。 当时,洪水中夹杂了各式各样的漂浮物,有时用船浆根本无法拨开,李大为凭着他的机智果敢,一次次地指挥冲锋舟躲开了洪水中的大型漂浮物。 救援刚刚开始时,冲锋舟一靠近被围困的群众,情急之下,不少人就攀着屋顶或是阳台,直接跳到了冲锋舟上。这样去救群众,既危险又耗时,这时,李大为想出了一个新办法: 陈明:李大为就讲,我有一个办法又安全,而且又很稳,他说我们船稳定以后,叫群众踩着我们的肩膀,然后踩肩膀踩大腿,一路下来就很稳了。 在随后的救援中,一个个村民踩着李大为的肩膀踏上了冲锋舟,而他,却为此消耗了更多的体力。每当冲锋舟靠近被围困群众的时候,19岁的李大为都表现出了超出他年龄的成熟和冷静,他总是不停地对群众说着这样的话: 贾玉通:不要怕,当时说你快点踩着我肩膀下来,这样很安全,放心的,没事的,一直在说这些安慰他们的话,叫他们不要害怕,不要去紧张。 李大为和战友们从7月15号上午忙到了晚上,一个让人更加揪心的消息传来了,气象部门预测原本第二天,也就是7月16号到达的洪峰,已经从上游提前到来,面对仍然处于困境中的村民,他们必须连续救援。 傍晚,李大为他们发现,有两位老人在二楼的窗户边求救,可他们却被窗户的防护网困在里面,怎么办? 贾玉通:李大为当时不知道从哪来那么大力气,就用手把防护网撕开之后,跳到房间当中,把老人家抱到冲锋舟上,当时捏防护网的手一直在流血,当时我看到了确实真的很心痛。 在李大为所在冲锋舟上,他是惟一的一名新兵,可是,就在这天,李大为的表现却让战友对他刮目相看。 贾玉通:当时我们就发现,一个七八十岁的老爷爷,那时候洪水已经淹到胸口这里了,喊的声音很弱,喊救命救命。 正当冲锋舟轰鸣着靠近老大爷时,李大为却在船头一摆手,大声地提醒班长: 贾玉通:当时,快靠近的时候,李大为回头赶紧说,班长,先把马达关掉,然后我就把马达关掉之后,用船桨慢慢地划过去,将老人家救了起来。因为我们的那个冲锋舟,它的马达有很大的动力,如果当时救老爷爷的时候,不关掉马达,我们的马达产生冲击波,很容易就把旁边的危房,老爷爷旁边的危房冲倒,老爷爷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从这一点感觉李大为特别细心。 从7月15号上午10点,截止到7月16号傍晚,中寮村的580多名被困群众成功获救,其中踩着李大为肩膀顺利脱险的就有80多人。在长达30多个小时的救援过程中,李大为和战友们只休息了两个小时,简单地吃了点儿盒饭,战士们的体能消耗已经到了极限。 在李大为留下的这段影像中,他面色苍白,显得有些疲惫。 天黑时,据村里的向导说,中寮村被围困的群众已经救援完毕,李大为和战友们终于可以撤离了,可就在这时,从远处昏暗的树丛中又传来了呼救声,呼叫的村民名叫梁建芳。 广东省韶关市犁市镇中寮村村民 梁建芳:我在这个房子上面三楼,二楼淹了一米五啦,看不到阳台了,后来看到那个冲锋舟,在下面那个村救援,我就挥手叫他们过来。 梁建芳挥手叫来的,正是李大为所在的冲锋舟。这时,时间大约是2006年7月16号的傍晚七点钟,雨一直在下,洪水仍在上涨。由于梁建芳所在的楼房周围,已经有大片房屋倒塌,大量漂浮物阻挡着冲锋舟,李大为他们一连两次向梁建芳所处的房屋冲去,却都无功而返,他们不是被洪水冲走,就是被顺流而来的木头顶开。天色越来越暗,如果不抓紧时间,等到天完全黑下来,营救梁建芳的行动将更加困难。李大为他们顾不上极度的疲劳,迅速发起了第三次冲击。这一次,李大为伸出双手紧紧抱住房屋的墙角,借着冲锋舟紧靠房屋的短暂时刻,梁建芳终于跳上了冲锋舟。 贾玉通:当时我们救上最后那个群众之后,最后那个村民之后,然后我们准备返回的时候,要横渡那个河水,横渡的时候被上游一大片的杂木,一下子就砸到我们这个冲锋舟上,我们冲锋舟很低,然后就进水,它就压在上面,然后洪水就产生一个漩涡往下吸的力把我们冲锋舟吸下去了。当时我一看不对,我喊跳船。 陈明:我跟班长贾玉通,我们两个首先就抱着一个大块的木头,拉地方群众。 冲锋舟沉没了,李大为和村民梁建芳落入了洪水中。 贾玉通:然后就看见李大维用力往上托这个落水群众,把落水群众拉上来之后,我再去拉李大为,李大为就剩下手在洪水上面,然后一下就消失了。 梁建芳:我就感觉有人推我一把,我就一个手拿住了一个木头,后来那两个解放军过来拖我,我就这样上去了,一上到那个杂物堆那里,我的脚都软了。 梁建芳得救了,当时,他甚至没有来得及看清楚李大为的容貌,这名年轻的战士就在洪水中消失了。 贾玉通:当时我就一直喊他的名字,抱着那片木头在哭,只听见下雨的声音还有那些洪水泛滥的声音,其它的没听到什么。 李大为失踪之后,部队和韶关市政府火速调集了船只和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从头天晚上到第二天白天,一直都没有结果。在那些日子里,梁建芳和中寮村的村民也沿着武江河,一遍遍地仔细寻找着。 梁建芳:天天就是在那里找,每天都是很早起床去找的,找到天黑,除了吃饭,口袋拿到一瓶水就开始去找。 李大为失踪后三天时间里,韶关军分区并没有把这个消息立刻通知他远在湖南的父母。 广东省军区韶关军分区司令员 周少锋:大为失踪的第三天,我们实际上还是不太相信,还是觉得他有可能是在下面,或者被冲到下游去了,还是希望再找一找。 可是,李大为失踪后的第三天,广东的媒体开始对李大为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这让韶关军分区领导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面对李大为父母的问题。 周少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考虑到大为父母有可能通过这些媒体知道这个消息,所以说也觉得继续把个事儿往后拖,怕对不起大为的父母,所以就做出了决定,派出我们政治部的庄副主任专门去家乡慰问他的父母,但是实际上还抱着大为有可能回来的样一个希望,也没有把话说死。 1987年,李大为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的含田村,2004年12月应征入伍。入伍后,他被分配到了韶关军分区勤务排。从入伍到被洪水卷走这一天为止,他的军龄不过是一年零七个月。由于工作出色,积极要求上进,在失踪前一个多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少锋:每次,路过门卫的时候,他的军姿站得最好,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我们组织大比武,挑选护旗兵,那么经过几次筛选,一眼就看上他了,他长得也很漂亮,然后军姿又很好,这就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觉得,在我心目中,觉得这个兵,确确实实(是)可以塑造的一个好兵。 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是2006年韶关军分区组织大比武时的阅兵画面,其中的一位护旗手就是李大为。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人们仍然没有发现李大为的下落,中寮村的村民开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复杂的情感。 广东省韶关市犁市镇中寮村村委会主任 梁金财 到了20号,我们全村立了一个碑,救命恩人李大为找不到了,就给他烧香,烧点纸钱,按照我们当地传统的风俗习惯,现在只能为他所做的就是这些。 那些天里,去上香的村民络绎不绝,他们用古老而纯朴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恩人的祝福。 7月20号,当李大为的父母来到中寮村寻找儿子的足迹时,中寮村的十几位村民代表集体跪倒在恩人的父母面前。 贾玉通:他妈妈不断地哭,我给她擦眼泪,我说妈妈不要哭了,李大为没有了,你就把我当成你的亲儿子吧。 这一天,按照湖南老家的风俗,李大为的父母将儿子用过的物品,一个枕头和一顶军帽,放在了李大为失踪的地方,希望它顺着河流能找到儿子的踪影。 8月30号,就在李大为失踪后的第44天,李大为的遗骨终于在韶关市黎市镇的艺洲岛上被村民发现。 英雄的遗骨被掩盖在一大片从上游漂浮而来的杂木堆下面,通过救生衣上的标记和迷彩服上的军衔,韶关军分区很快确认了英雄的遗骨。发现李大为遗骨的地方和他牺牲的中寮村相距3公里远,就在不远处,一根被洪水冲来的硕大树干仍然卡在屋檐上。 李大为走了,带着他19岁的梦想,他仿佛是夜空中划过的一颗流星,虽然短暂,但却那么耀眼。 如今,和李大为一起沉没的冲锋舟已经被战友们找到,它又静静地回到了军营,它仿佛一直在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这位19岁年轻战士的感人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