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人一辆轿车为何少见交通拥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07:39 扬子晚报

  在新加坡随行采访6天,适逢连绵阴雨,雨量为10年来最高,而我们乘坐的大巴,却能较轻松地穿行于城市各处。这个地狭人稠的城市,如何疏解日渐增加的交通压力?

  数字显示:新加坡现有3250公里的公路网,车辆保有量75万多辆,其中小轿车近45万辆;在过去20年中,城市交通流量增长了3倍,现在日均交通流量为845万人次。

  新加坡公共交通促进署潘祖辉先生介绍,通过公交优先战略,将各种公共交通工具规划在“同一屋檐下”,实现彼此间高效、无缝转换,城市交通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综合交通系统在这里规划建设为:商业中心地下建有地铁转换站,附近的高架上则是轻轨,公共汽车恰好位于两者之间。从轻轨下来的乘客可“无缝接轨”转乘公交或地铁,或者直接去购物。傍晚,下班的市民成群地在公交站旁候车,从有“盖”的人行天桥上下来,既能享受空调的凉爽,又可避免雨淋之忧。公交车有专用车道,享受公交优先的信号灯。这保证了每天270万的人流量通过公交分流。

  怎样出行靠市民自己选择,政府的有效监管保证了公交服务的水平,让市民乐于选择公交。以公共汽车业为例:新加坡有2家巴士运营公司,开辟了260条线路,营运车辆3300辆。公司必须遵循陆路交通局制定的服务标准,如安全性、线路覆盖率(每400米范围内须设有站点)等。再看出租车,全国共2.3万辆,完全按照市场需求调节,需要遵守的规则包括:电话要车接通率要在90%以上,85%的要车电话必须在30秒内接通,每10万公里少于0.02起的违规率等。这些确保了政府“裁判员”的角色,而运营商必须全力当好“运动员”,否则连上场的机会也没有。出租车司机如违章计满24分,就会被吊销执照。

  实现公共交通的供需平衡,在新加坡有一个“天平”的形象比喻。天平一端是通过扩展道路并借助科技手段提高供给,另一端则以车辆的拥有和使用为切入口,对交通需求实行有效管理。

  “1990年以来,我们开始控制车辆增长率。市民注册车辆,首先必须有一张拥车证,有效期为10年。我们每月两次在互联网上公开投标,出价高的人才会获得这张证。”

  这一措施抑制了私家汽车的快速增长,有限的公共资源开始更多地为多数人服务。比如一辆车买进价是9万新元,但其中1/3是为拥车证买的单。此外,入口税、注册费、公路税、汽油税等各种成本的增加,也有效地控制了私家车拥有量。

  为了减少交通拥堵,新加坡还优化了公路交通信号灯的运作效率,通过电脑交通范围控制系统来配合,减少了车辆停顿的次数和交叉口的时间耽搁,也降低了燃油量和噪音。

  【本省现状资料】随着公交车路线的延伸,地铁的兴建,城市轻轨的规划,江苏综合性的城市交通网络正露出端倪。但快速增长的私家车和交通流量,也带来了新的考验。预计今年,全省就将新增超过30万辆私家车。

  【现场互动之一】目前,江苏千人拥有汽车为10辆,缓解城市特别是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新加坡还有哪些做法值得学习?

  交通是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新加坡的另一做法是在7.2平方公里的中央商业区范围内,实施限制区执照制度,以减少繁忙时间进入限制区的车辆数。这个制度已经坚持了30年。1998年起,推出了公路电子收费制度,我们将它比作电子收费闸门,车辆只要一进入,闸门上方的技术装备就会读取你车内的月卡器,月卡器号码和车牌号一一对应,只要你的车穿过闸门驶入限制区域,卡上的费用就会根据不同的地段和时段扣减。比如12月18日上午在中央高速上,一辆车牌为SDK1280的车子就被收费了,完成这个过程不到一秒钟。有了这个经济杠杆,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顽症就解开了。

  【现场互动之二】公交优先,在规划中有哪些体现?

  公交优先,是新加坡交通规划坚持不渝的战略。比如地铁,现在的通车里程为93公里,2010年将达到170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系统;远景规划,更是长达500公里。

  本报记者陆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