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外国人愿意住在上海旧城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17:27 青年参考

  KelvinBrowne/文

  吴素萍/编译

  

  上海的新建筑数量多得惊人:在这座有着2000万人口的城市中,超过一半的地方是在过去10年重建起来的。这 里不仅有未来式的摩天高楼,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巨变,还有被夷为平地的一排排的低矮住宅,以及在原地矗立起来的密密麻 麻分布的四五十层的楼房。

  遗憾的是,这些高高的楼房看上去大多千篇一律,没有今日上海洋溢着的那种时髦奢华的外观。不过,这座城市的气 氛是乐观的——只要你有想法,东西就能被建起来。

  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低矮居民区被保留了下来。黄浦江沿岸的商业区经受住了风风雨雨,其漂亮的建筑被修葺一新。 如今那里遍布着西餐厅和酒吧以及高级西方零售店。

  但是,外国人和那些极度富有的中国人都愿意住在旧城区,他们不太喜欢新上海的时髦大楼。昔日的法租界区如今被 四面的高楼包围着,中国人觉得它有价值,不舍得将它破坏。但是,单单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并不足以保全自身,即便建筑本 身令人赏心悦目。在上海的许多地方,大多数古建筑都会勾起中国人对他们宁可忘却的那段屈辱过去的回忆。关键还在于古建 筑拥有的未来的意义。

  跟我交谈过的一些中国建筑设计师表示,上海的现代化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拙劣模仿。“西方能做的,我 们也要做到,甚至要做得更好,哪怕我们请的都是西方建筑师。”第二个同时也是更困难的阶段,在于创造出当代中国的美学 ,在建筑中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并使中国建筑师有机会大显身手。

  当我在上海的街头漫步时,不禁想像生活在变化如此迅速的一个城市,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那些三四层楼的小 屋住,你可以与他人比邻而居,你的许多日常生活都在街上发生,而到了50层楼的高楼,你似乎就与邻居相互隔绝了。

  上海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污染之外,就是周围住宅的急剧更新。对于年轻人来说,新上海是他们惟一所能知道的上海 。对另一些人来说,如今的一切要比曾使他们家破人亡的“文革”好。而对那些大半辈子靠种田为生的老年人来说,眼前这个 陌生的新世界他们能看明白吗?

  成百上千万的中国人正在经历一种痛苦的追赶游戏,目标指向西方化和现代化。出人意料的是,这股看不见的力量催 生的新生活居然成为了现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