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齐鲁开讲专题 > 正文

节目实录:母亲杀死施虐父亲你支持儿子告母亲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17:57 齐鲁开讲

  主持人:齐鲁开讲,凸显民意。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现场直播节目齐鲁开讲。

  因为家庭暴力,妻子将丈夫杀死,引发了家庭的悲剧,但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将母亲送入监狱的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使原本悲惨的故事,又在增添一份悲剧色彩。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背景资料放映)

  代宪芝是湖北省竹溪县的一位普通山村妇女,其丈夫性格暴虐,平日生活稍有不顺就对代宪芝拳打脚踢,结婚20多年来,代宪芝一直生活在丈夫暴虐的阴影中。2004年,代宪芝感到再也无法忍受丈夫的虐待,于是便找人把丈夫杀了,对外谎称丈夫是被毒蛇咬死。在外地煤矿务工的儿子回家后,发现父亲死得蹊跷,经过调查,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母亲的恩情和父亲的冤屈使代宪芝的儿子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之中,但他最终还是向公安局举报了母亲的罪行。

  主持人:正在我们齐鲁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悲情母子》就是源于这样一个类似的、真实的案例。那么儿子的这种做法是大义灭亲,还是不伦不孝?今天的《齐鲁开讲》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母亲杀死施虐父亲,您支持儿子将母亲告上法庭”吗?

  首先为各位介绍一下今天来到直播现场的各位嘉宾。坐在我右手边的是赞成儿子做法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冯军教授。

  冯军: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在《悲情母子》中儿子吴勇男的扮演者,青年演员靳东。坐在我左手边的是持相反观点的两位嘉宾,他们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长范忠信教授;第二位是我们的一位市民代表丰云女士。在我的正前方依然是我们的自由言论席。是专门为后面就坐的朋友们设置的自由言论席,只要你们对这个话题有看法,就可以走到这个席位上,发表您的观点!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在电视连续剧《悲情母子》主演儿子吴勇男的靳东。我们先来问问靳东,这部电视剧中你出演儿子吴勇男这个角色,可以说是赚足了山东观众的泪水。您支持吴勇男做法的理由是什么?

  靳东:我想之所以选择了最终这么一个决定,是因为不管是对于母亲还是对于自己,我是从灵魂上帮助她解脱了吧。

  主持人:你觉得儿子对母亲是一种帮助。

  丰云:我不接受靳东的观点。你把母亲都送进了监狱,这个心灵和肉体的双重囚禁,这算什么救赎?

  主持人:帮助从何而来?

  靳东:因为首先我是山东人,我觉得还是从现实生活中谈起。从我个人情感上来讲,我觉得我应该站在那一边。但是,你归根结底要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如果听之任之,可能就会更严重。如果是去自首,一定是帮她从灵魂上解脱,这是我所理解的。

  主持人:其实我想不光是靳东,在情与法之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这样。如果说这个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结果的话。

  丰云:那亲情您摆在哪一边?

  冯军:丰云女士,你虽然今天坐在母亲的席上,但你没有认识到,儿子是在帮助你啊!他虽然把你送进了监狱,但是你心灵解脱了。如果你不是一个杀人的惯犯,不是一个杀人的侩子手的话,你杀人会感到心里悔恨的。其次,他帮你减轻了责任。如果你儿子不把你送到司法机关去投案自首,你的处罚是非常的重的。现在把你送到监狱投案自首,按照《刑法》第68条的规定,《刑法》第68条说得很清楚:如果你投案自首了,你是要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如果你判的很轻的刑,要感谢你的儿子帮助了你,真的帮助了你。

  主持人:冯教授告诉了我们为什么靳东是帮助了母亲。范教授,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

  范忠信: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要说帮助母亲的话,他必须建立一个前提,就是母亲的犯罪行为一定会被侦查出来。如果我不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我不去劝她投案自首,有一个相当大的可能性:就是母亲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主持人:范教授,您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为什么可以说这样的话呢?

  范忠信:我在这里讲的是法律和情理的矛盾。那我认为,儿子首先考虑的是:母亲是至爱的亲属,是最近的亲属。情感应该在多数人看来,应该超越法理。正因为如此,所以西方国家也好,中国国家也好,都有一个亲亲相隐的规定:那就是国家给了做儿子的一个权力。在你的亲属犯罪的时候,你有权力隐瞒这个亲属罪行。现在如果说儿子告发母亲是一种救赎,是一种解脱,这个工作也不一定要儿子自己来做。因为即使儿子不告发,国家也会采取其他的措施、其他手段来实现侦破罪犯、处罚罪犯。如果让儿子来做这个事情,就是把最尴尬、最难的事情让一个最近的亲属来做,这是不人道的。

  主持人:之所以儿子做出了这样的行为,而且又引发了争议,是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个悲剧的,她的命运也是一种悲剧的结局。各位怎么看待这个母亲的这个经历?丰女士。

  丰云:是这样:根据我国全国妇联的临时调查表明,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的家庭存在暴力问题。也就是说有8100万的家庭现在都存在暴力问题。那么这个母亲在受虐待了20多年、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去杀死这个恶魔。那么母亲20多年在受虐待的时候,儿子在那儿干嘛?逃避!认可他父亲的这种非人的、这种对他母亲的精神、肉体的折磨。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母亲承受折磨的过程中,儿子没有挺身而出。而父亲的这种行为也没有得到禁止。

  冯军:丰云女士,你说话太不讲事实了!你在什么地方到过儿子逃避了他的责任?

  丰云:刚才我们看到背景片中已经讲过。这个儿子在20岁的时候离家出走去打工,为了逃避。

  冯军:他打工是挣钱,帮他母亲解决家庭困难,不是为了逃避他父亲虐待他母亲。

  靳东:我觉得我是很严肃地来回答这个问题。从情感上,肯定不合情,但我相信还是合乎法理的。

  主持人:在《悲情母子》中母亲的扮演着江珊,虽然没有来到我们现场,但江珊对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这个话题也有所了解。同时,我们也问她是怎么来看待剧中的这样一个角色的?她是怎么理解的母亲的这个遭遇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个短片:

  (背景资料放映)

  父亲:你这个不要脸的,你说!你说不说?说!

  母亲:救救我!

  母亲:这个家咋都全毁了呢?

  江珊:她是一个无知的妇女,在对法律、对社会,她都有这种很原始的这样一个本能的出发点去看。

  母亲:我就不该跟着他。

  江珊:她在承受不这种迫害和折磨的时候,她唯一能够反抗的就是让这个人消失掉。

  儿子:你杀了人。

  母亲:我杀的不是人,我杀的是畜生!

  江珊:她可能在之前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都无济于事,都没有办法能让自己摆脱这样的一个受折磨、受迫害的这样一个境地。

  母亲:为啥就该我受那样的罪啊?我这辈子恨死他了。

  江珊:尽管她做了很无知的、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对孩子来讲,我认为是伟大的。

  母亲:我把该做的都做了。你还想让我咋样?难道你想看着别人把我一枪毙了,你才肯放手啊?

  主持人:刚才我们听到母亲的扮演者江珊说的一句话,她杀的不是人,是畜生。在她几十年遭受的这种不公平或者惨无人道的折磨的过程中,法律没有支持她,也没有保护她。而她迫不得已做出这种违法行为的时候,法律还是要严惩,是不是太残酷了?冯教授

  冯军:这个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

  主持人:为什么?

  冯军:因为她其实杀死的不是畜生,是人。只有一个前提,她可以这样说:她真的是把这个人当成畜生。那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这个父亲,如果是对他的妻子是那样的折磨,以至于他的妻子不能生存。比如说还因此而扔掉了孩子,包括妻子家里的亲属,他两家的亲人。如果这个人要是坏到了这样一个程度,甚至连周围的人都要杀死。那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可能真是一个畜生,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敌人。但是这个父亲只是因为家庭的一些问题,对母亲实施了虐待行为,而且这种虐待行为还是有原因的。

  主持人:您好像在为施虐的父亲在开脱。

  冯军:他是人啊,他不是畜生啊,所以你不能杀死啊,当然这一点要明确的。你不能说在家里吵吵架,我就把你杀死;跟朋友之间有些纠纷就把你杀死。杀死了之后,说你是畜生。这样的说法是非常不人道的,她不能这样说。

  范忠信:说她杀死的是畜生这个话在法律上也是不成立的,这个我赞同冯教授的观点。但是应该说这是她杀人行为的起因之一、导致的诱因之一。那么这样讲呢,就是说这个母亲作为一个杀人犯,罪无可恕,但是情有可原。我们现在讲的就是情有可原的一方面。

  冯军:是情有可原,关键是原谅她什么?我们是说情有可原,但定罪是一定要定的,她杀人就要受到惩罚,这是不可怀疑的。一般情况下,这样把人杀死是要判死刑的。因为她长期受到虐待,我们说我们不判她死刑,我们可以从轻处罚,再加上她的儿子又把母亲送去自首了,我再加一个从轻。范教授刚才说的,孩子把母亲送到公安机关去投案,这太残忍。其实不是的!因为孩子把母亲送去以后这不是残忍,是人道,他让母亲受到更轻的处罚了。如果说不是孩子送过去,不是她儿子把母亲送过去,是另外一个人,那要从重的!

  主持人:那叫举报!

  冯军:对啊。儿子把她送去投案自首,要从轻的!所以他的行为绝对是人道的,而不是残忍的。

  范忠信:冯教授,我看啊,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孩子自己送过去,是他自己亲手启动了刑事司法程序。

  冯军:对。

  范忠信:如果是别人启动,对他母亲来讲,没有情理上的问题。但儿子亲手启动,就是违反情理的,不人道的。

  冯军:他怎么不人道呢?我说的很清楚,他是在帮助他母亲嘛!那如果是其他人举报母亲,那她要受到更重的处罚啊!你说的那个肯定有一个前提,什么前提呢?也就是孩子不举报,其他人没有任何人举报,所以母亲不会受到惩罚。但是你说的这个前提,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是不存在的。而且这个案子中间,知道这个事情的不光是儿子,其他人都知道的。

  范忠信:对,其他人可以举报。

  冯军:对。

  范忠信:因为杀人是公诉罪,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他人举报,也没有像这个孩子举报这样,造成一种亲情上的一种重大的阴影、重大损害。

  冯军:什么叫重大的阴影?他帮助了母亲还叫重大的阴影吗?

  范忠信:但是刑事司法程序是他启动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冯军:他不启动别人也要启动啊!

  范忠信:他不启动,别人可能启动得更晚。

  主持人:范教授,您是搞法律工作的,搞法律工作的都好说一句话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是吧?

  范忠信:对。

  主持人:肯定的是母亲犯法了,因为她杀了人。按照这个说法,这个事早晚会东窗事发。那按照冯教授的说法,如果这个举报的不是儿子,不是一种自首行为的话,那可能是被揭发行为了,那这母亲可能就要从重处罚。那从这个角度来讲,儿子不是去帮了母亲吗?

  范忠信:但是我认为,这个不是简单的帮助问题。即使在历史上来讲,也不会要儿子这样去帮助母亲。因为这样帮助母亲,是把母亲更早送上法庭、送进去审判为代价的。这种帮助我们中国历史上,甚至包括西方历史上,从来不要求这样帮助母亲。因为这个帮助或者这个一个任务是由国家来完成,由其他公民来完成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我们把法律和情理的问题混为一谈了。

  冯军:范教授,你是搞中国法律文化研究的,我知道你是新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的院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深的研究,他对外国的比较法也有非常深的造诣,这一点我承认。但是一定要看到,今天我们说的亲情,如果还有点合理性的话,它已经远远不止传统文化所讲的亲亲相隐。你想一想,在传统文化中,亲亲相隐有很多负面的东西。比如说,传统文化中讲到的亲亲相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儿子把母亲送到有关机关去判罚,儿子要被判罪!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就完全不能被容忍的。

  主持人:两位教授刚才从法理上进行辩论,谈到一个词叫“亲亲相隐”能用最简单一句话告诉我,什么叫“亲亲相隐”?

  范忠信:亲亲相隐简单说就是亲属可以隐瞒自己的亲属的犯罪行为。向谁隐瞒?向国家、向所有的人隐瞒。那么这个隐瞒行为符合情理、符合人性,国家对这个隐瞒行为给予宽容。

  主持人:您觉得在这个世界中应该实行这样一个原则,是吗?

  范忠信:这个原则是古代中国的一贯原则,也是现代西方刑法的一般原则。

  主持人:好,谢谢。接下来是我们几位观众打进来的热线电话,我们听一下他们观点。您好,这位朋友。

  热线观众:您好。

  主持人:您是哪儿的观众?

  热线观众:我姓杨,我是济南的。

  主持人:您的观点?

  热线观众:我是支持和反对各占50%。

  主持人:那你是主持人,是吗?说一下您的观点吧。

  热线观众:首先他大义灭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她是你的母亲,犯了罪同样要去承担法律责任。第二点是他大逆不道,因为母亲毕竟是生他、养他的人,他亲自把母亲告上法庭,是不是狠了点?

  主持人:那要是你,你会怎么样?

  热线观众:这个不大好说,因为事情没有亲身的在我身上出现过。

  主持人:假设一下。你做出的第一反应,如果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么办?

  热线观众:我当时可能会不管了。

  主持人:不管了是什么意思?

  热线观众:就是说不去告她,不理会这个事情。

  主持人:就是保护母亲,是吗?

  热线观众:对。

  主持人:好,谢谢,这是您的观点,终于出来了。好,第二位朋友,您好。

  热线观众:您好,主持人。

  主持人:您是哪儿的观众?

  热线观众:我是山东枣庄的。

  主持人:您的观点?

  热线观众:我的观点是坚决反对。

  主持人:反对儿子的做法,是吗?

  热线观众:对。

  主持人:为什么?

  热线观众:因为他父亲首先是虐待他母亲,搞得家不像一个家。最后她儿子又把她告上法庭,搞得又家破人亡,我很反对。

  主持人:您觉得这个儿子最终导致的这个家庭的破裂,是吗?

  热线观众:对,对。

  主持人:好,谢谢这位朋友。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大屏幕,支持儿子的做法的是8751票,反对的是14173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攀升,我刚才记得节目开始的时候,大家是齐头并进,但是现在拉开了很大的差距。简单的分析一下,靳东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子?

  靳东:我觉得可能从来电话的朋友那里也好,还是回复范教授的话中也好。您提到可能是因为以往的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大家共同的认知的道德。我们所谈的这个问题,不是说我把我的母亲“告”上法庭,是“送”上法庭。有这么一个概念上的区别,也就是说我觉得已经是在完全违背自己情理、情愿的情况下去做的这么一个事情。我觉得是那个年代,是我们法律不完善所造成的结果。

  主持人:好,谢谢靳东的观点。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大屏幕,数字又在变化了。支持儿子的做法已经超过了1万票。广告之后,我们《齐鲁开讲》继续开讲。

  (广告)

  主持人:《齐鲁开讲》,凸显民意,欢迎各位回到我们的直播现场! 刚才我们一直在讨论母亲因为遭虐待杀父亲,孩子又把母亲告上法庭这一个事情。刚才靳东提出一个观点,他说不是“告”,是“送”。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态。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个短片,也是在我们热播的电视剧中,剧中人物的一些心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背景资料)

  儿子:她毕竟是我妈,但如果不起诉她,我自己可能又触犯了法律。一个人怎么可能既是个好母亲又是个罪犯呢?

  另外一个儿子:你可以不管。

  儿子:可是事关咱妈,还有咱爸!我怎么不管?我能怎么不理?

  医生:一个儿子把自己的亲生母亲送上了法庭,这是不是太违背常理了吧?当然,你是大义灭亲,值得钦佩。可是你是不是太狠了点儿?

  儿子:儿子求您,去说出来吧?

  母亲:胡说啥呢?

  儿子:我是要替我爸讨回公道!

  母亲:谁替我讨回公道?

  母亲:从今往后,咱俩没关系了。我不是你妈,你也不是我儿子。

  儿子:我不是个人!我不是个人!

  儿子:她受到的是法律正当的惩罚,而我受到的却是心灵的拷问与煎熬。不管别人说我到底是逆子还是孝子;是爱我妈,还是恨我妈,我相信最最终都会有一个公道的评价。

  主持人:“是逆子还是孝子”。我第一次看个片子,片子的一个镜头应该是剧中人物吴勇男在抽自己的耳光,然后说我不是人,我不是人。我想知道,靳东,当时你个人真实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靳东:我觉得就像这部剧里的一句台词吧:“可能她受到的是身体上的囚禁,而我受到的却是心灵的拷问与煎熬”。如果说我换成了戏里的吴勇男,还是生活在现如今,我觉得我会受到的心灵的拷问。

  丰云:对,你受到的应该是心灵的惩罚。母亲受了心灵的囚禁与肉体的囚禁,我在强调一遍,羊还有跪乳之恩,乌鸦还有反哺之育,你作为一个儿子,怎么能够亲手把母亲送上法庭?

  靳东:我觉得你说的这个很对。但是母亲即使受到家庭暴力,父亲也罪不致死。

  丰云:那个父亲没有人性。这母亲在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那是为了自卫,才把他杀死。

  冯军:丰女士也好,还有刚才第二个打进电话的老同志说法也好,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感情。包括我们剧中他讲的一句台词,都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感情。你们只看到了是谁把他母亲送上去的,你们没有看到把她送上去什么后果!我们反反复复在强调这一点,后果是什么呢?是帮助他母亲减轻了责任!从靳东的角度,他并不是说他拆散了这个家。

  丰云:她受了他父亲20多年的折磨啊!你又把她送上法庭再受15年的监禁!这一生就全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啊!

  冯军:是,你说得很好。她受到了折磨,但她毕竟杀了人了。你不能说受了折磨,你杀了人我就不判你刑啊!

  主持人:这是她应得的一种报应。

  冯军:这是她应得的。

  丰云:那20多年的打骂啊!一天一天堆积起来的打骂啊,谁又管过呢?

  冯军:你听我把话说完,丰云女士。如果不是儿子把母亲送上去,她就不可能是判15年,那可能是判无期啊!

  丰云:她可以判无期!因为15年和无期对一个女人来讲,已经是没有区别了。

  冯军:所以我们说,你不要老想是儿子亲手把母亲送上法庭,而是要说儿子送上去给母亲带来什么有益的反应!

  主持人:其实我明白丰云女士她的一个想法是什么?她觉得即使他是无期也好,15年也好,20年也好,但是这个事情不应该由儿子来做,儿子这个时候应该想到的是给母亲一个机会,哪怕是一个非常小的机会,很侥幸的机会也应该想着让母亲去自由地幸福地生活下去。

  丰云:让母亲自由地选择。

  冯军:他就是这样做的。他把她送上去不是判轻了嘛!他可能说我是儿子,我就要把母亲的所有的证据隐瞒,不让她上法庭,但是不可能啊。

  丰云:没有。他把母亲送上了法庭。刚才打电话的第一位观众就说了,还是个小孩子,她都说“她就不管了”!儿子作为一个成年人,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冯军:她可以不管,而不管带来什么后果?不管,那就是别人告她!那就是重重判罚!

  丰云:亲亲相隐规则嘛。

  冯军:怎么叫亲亲相隐这个规则呢?

  丰云:当然了,儿子保护母亲嘛!天经地义啊!

  冯军:他要是不管,那就判得更重了!

  丰云:天经地义啊,她养育儿子20多年啊,他应该保护母亲啊。

  主持人:各位,我觉得问题就在这儿了,到底哪种做法是保护?丰女士认为帮助母亲去隐藏这个事件,能让母亲尽量地逃避出去,这是一种保护。但冯教授认为避免有一天东窗事发,所以说让她投案自首这是保护。范教授,您认为?

  范忠信:从一般情理讲,儿子对母亲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隐瞒,所以古今中外都主张“亲亲相隐”。如果要是说国家一定会查处罪犯,那么古今中外的这个制度都不存在,没有必要存在嘛。

  冯军:范教授,他说亲亲相隐是说儿子隐瞒后,不追究儿子的责任,不是说不追究母亲的责任!

  冯军:儿子即使不把母亲送自首,儿子也不会受到惩罚。这个意义上讲,那母亲还是要受惩罚的嘛!

  范忠信:不是,母亲的罪行,儿子要隐瞒。法律给予宽容,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冯军:我这里有案件啊,有一个人的父亲犯了抢劫罪,儿子把父亲送到县官那儿去审判的时候,县官说儿子免罪,父亲就免罪。但是这样的一种法律在今天的中国是可能的吗?怎么可能说儿子把母亲送上去以后,母亲就不受惩罚了呢?你如果那样做,这是公平正义吗?

  范忠信:冯教授,在古代中国早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冯军:怎么解决的?

  范忠信:这个应该是这样的:在古代中国,亲属犯罪,近亲属有隐瞒的义务。

  冯军:对。

  范忠信:那么这样来讲,如果说,你一定要告发你的亲属,那么你的亲属视同自首,你本人要受到告发罪制裁,这在古代中国是这样解决的。今天中国法律不健全,所以没解决好,是这样一个问题。

  主持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范教授的观点是:作为亲属,有权力隐瞒这个事件的事实,他有这样的权力?

  冯军:哦,要用你这一套规则,我们今天是什么样的法律?一个儿子把母亲送到监狱里去了,送到司法机关审判了,母亲说母亲是自首,儿子还犯罪,这是个什么样的法律?

  范忠信:古代中国是这样。我们没说这个法律在今天中国是怎么样,好不好?我们是说古代中国已经解决了这样一个法律和情理的尴尬问题。

  冯军:它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

  范忠信:已经解决了。

  主持人:我们从古代回到现实。还是就我们这个事件中的这个儿子和这个母亲之间的关系,儿子的这个做法,到底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位小伙子。

  现场观众1:首先,我觉得这两个方面应该是国家大义和个人感情之间的问题吧?有一个古代的故事,就是古代有一个大臣,他发现一个人抢劫,他就去追,追到这个人一看是自己的父亲,他把这个父亲送到了衙门。后来他怎么做的呢?因为忠孝不能两全,他把父亲送到衙门之后,他自己就自尽了,他就做到忠孝两全。

  主持人:那最终说出你的观点?

  现场观众1:我是反对的。就是从我个人来讲,要是我的话,我会选择逃避。

  主持人:逃避。

  现场观众1:对。

  主持人:支持,从您的角度来讲,逃避就是对母亲的保护。好,谢谢。那位先生。

  现场观众2:你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但是你能逃避自身心灵的折磨吗?面对这个问题,我就讲,情和法本身是个很矛盾的东西,我就坚决支持儿子的做法。为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将,他是帮助母亲解脱了一种心灵折磨。如果我们引用刚才那位教授说的“亲亲相隐”那种做法,那么他可以回避这个事,但是他在心里能永远回避吗?我想在这个意义上将,他是帮助母亲。所以说我是非常支持孩子的做法。

  主持人:也就是说可能获刑15年,但是母子都获得了一生的心灵的释放。

  现场观众2:对。

  主持人:好,谢谢这位先生,最后一位。

  现场观众3:观众:我的观点是支持儿子做法,因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出现这种儿子告母亲的现象而否定法律的权威性,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情与法之间大家个有选择,我们看一下大屏幕观众朋友们的选择。今天是我们应该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支持率非常高涨的一期节目,可能我们今天这个节目真的是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因为它牵扯到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我们山东人这种内心深处的心情、母子之间非常矛盾的这样一个问题。支持儿子做法的是22500,还在不停地翻滚;反对的是56512票。差距是越来越大,我想问一下冯教授,您怎么看这样一个已经是成倍的差距了?

  冯军:我自己猜测,不敢肯定的,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反对儿子的人,他没有想到在先进的法律体系下,儿子的行为他是帮助了母亲,这是一点,他们没有理解。所以他们老是说,儿子把母亲送到监狱里去了,但没有想到,正是因为儿子的这个行为,让母亲在监狱里少关多少年,甚至保住了生命,这一点他们没有理解!

  第二个理由,我推测可能是,山东的确是儒家的圣地,儒家文化里面它尊重母亲啊,我们坐在对面的就是母亲嘛,他们是母亲的支持者。

  主持人:你觉得在山东可能有特殊的地缘性。我们听一下几位朋友打进的热线电话。您好,这位朋友。

  热线观众1:您好。

  主持人:您是哪儿的观众?

  热线观众1:我是济南的观众。

  主持人:您的观点?

  热线观众1:我对这件事情持反对的意见。靳东扮演的角色是骗取了母亲对他的信任,包括他周边的朋友、还有常医生对他的信任。骗取了信任来获得的证据,我觉得这样淡漠了人间的这种真情,让人感到心寒。如果都这样做,人们之间就已经没有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那种心态了。你不能理解我,我不能理解你,这个社会很可怕。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认为女性在这个社会上被欺辱、被凌辱、包括被丈夫的殴打,在社会上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就在我们当今社会得不到真正解决。那么你说让一个女人在什么地方去来平衡自己的心理呢?所以她的犯罪是不是社会有责任?我们的社会法律制度是不是有责任?这是第二点。我就想发表这些意见。

  主持人:这位女士看来是一直在关注靳东参与的这部电视剧,而且把剧情了解得非常得细致。所以这位女士,千万要记住剧中的人物叫做吴勇男。今天坐在这儿的是靳东,千万别批判人家靳先生。第二位朋友,您好。

  热线观众2:您好。

  主持人:您是哪儿的观众?

  热线观众2:我是山东的观众。

  主持人:您的观点?

  热线观众2:我是坚决反对。

  主持人:为什么?

  热线观众2:因为是自己的母亲啊,再怎么样也是自己的母亲啊,养你20年了!20年是什么样的恩情、什么样的仇恨化解不了啊?他父亲已经死了,他母亲受他父亲的虐待,还要让她失去一个母亲吗?

  主持人:好,谢谢这位先生。这位先生说的观点,我觉得很现实的。虽然你对父亲和母亲都有这样的亲情、非常深厚的亲情。但是父亲已经没有了,只有母亲了。但是你还要把唯一的亲人监禁15年,这样做法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看一下大屏幕,支持儿子做法的是25375票,反对的是68354票,我们今天估计会突破10万票,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不要忘了拿起电话参与我们的节目。广告之后《齐鲁开讲》继续开讲。

  (广告)

  主持人:齐鲁开讲,凸显民意,欢迎各位回到我们的直播现场。在第三段节目开始之前,先请我们现场的各位朋友发表观点,两位女士。

  现场观众1:我持反对意见,因为这样会使母亲非常伤心,并且我觉得这个母亲特别可怜。她辛辛苦苦地把他抚养大,很不容易弄这么一点钱供他上大学,真的很不容易。再一个说他父亲虐待在前,他母亲实施制裁在后。他母亲受虐待的时候,法律在哪里?她一个弱女子,谁又来为她说话,讨公道呢?

  主持人:那您对儿子的做法是怎么看的?

  现场观众1:我对儿子的做法我是不支持的,因为这样不合乎人情。

  主持人:好,谢谢。另一位呢?

  现场观众2:我觉得我是支持儿子的观点。我们是一个法制的社会,那么在情理和法理之间,我觉得还是应该选择法理。首先我觉得我们讲依法治国,同时也讲以德治国,但是我觉得以德治国是必须要以依法治国为基础的。那么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法制的社会,母亲她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剥夺了父亲的一个生存的权力,我觉得母亲是没有权力这么做的,她侵犯了父亲的基本的权力。

  主持人:我明白了,母亲再受到百般的虐待也没有权力剥夺他的生命。谢谢,两位。

  现场观众3:我是反对儿子的。因为在那样一个历史环境下,在那样一个时代下,母亲别无选择。

  主持人:没有什么时代,就是现代。

  现场观众3:因为母亲很无奈,她在肉体和精神上已经受到很大的折磨,所以她最终选择了那样的方式——杀死了那个父亲。

  主持人:觉得是值得同情的,是迫不得已的行为。

  现场观众4: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我先声明我是生在那种单亲的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母亲是无辜的,是受虐的人。因为当时母亲是一个法盲,当时政府也没有把自己的法律政策实施到每一个家庭里、每一个人心里面去。还有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重男轻女。对于母亲来说,母亲是在20多年忍受这种虐待,而走头无路的情况下才做出的这种选择。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事实大家都清楚,你刚才说你也有这样的体会吗?

  现场观众4:对。因为我应该说是比这个事件更厉害点,是因为我的父亲不仅虐待我的母亲,还虐待我们三个孩子,我可以见证我父亲每次在除夕夜是怎样打我和我的母亲的。并且,那个孩子离家20多年,他根本就不知道母亲这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母亲是 “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可以是在走投无路才那样做的,没有人去帮助母亲。所以说,母亲作为一个女人,已经失去了一个男人给她下半辈子带来的那种幸福。但是假如儿子还站在法庭上指责母亲,知道儿子是把她带上法庭的人,她更加觉得一个女人是失败的。那么作为母亲,她也失败了。

  主持人:我想你先不要动,我想问问冯教授。你听了这番言论,她有这样的感受。我觉得很能说明问题,您有什么感受?

  冯军:我听了这个话以后,是非常痛心的。在中国这个社会的确有很多男人,他们可能施加很严重的家庭暴力,打她的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但是我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在有的情况下,可能我们应该原谅父亲。他打孩子,可能是因为他家庭承受的负担太重;可能是因为他外面受到朋友的欺负;可能是因为领导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不圆满,有的时候种种的原因,有的时候你也要去理解父亲。那么我们说在这个案子中,谈父亲的责任,他当然是有责任的,他是有过错的,他打了母亲。但是不能说因为父亲打了母亲,孩子就不能把母亲送到法庭去。父亲有责任,因为这个责任,所以母亲不能判死刑。母亲无奈,这一点我们是同情的,母亲是被害人,我也同意。但是就像我们有些女性说的,不能因为这一点,不能因为他虐待你,虐待了20年,你就把他杀死。

  丰云:冯教授,你要是愿意20多年了被人家天天打骂吗?

  冯军:我不愿意,但是即使是打了我,我也不能杀死别人。

  丰云:我想20多年的虐待谁来补偿啊?谁管?

  冯军:受了30多年的虐待,你也不能杀死他!

  主持人:好了,听听孩子的声音。

  现场观众4:教授,您这样是站一个法学的角度上。您知道吗?当时打我们的时候,是没有人帮助我们的。我爸拿那么长的铁棍子打我妈,我妈为了护我们,没有人看到当时的那种场面。同情只是两个字,但是您不知道,肉体上的疼痛是同情两字能解决的吗?

  靳东:对不起,我打断一下,尽管你是反对,我觉得我很高兴你能这么说。尽管你反对我,我觉得我们应该用我们这代人共同来建立我们国家的法制,而不仅仅存在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上,好吗?

  现场观众5:我是坚决反对儿子把母亲送上法庭。因为这样子的话,于情不忍。

  主持人:好,谢谢你。最后一位女士。

  现场观众5:我也是反对儿子把母亲送上法庭,因为血浓于水。换成是我的话,在亲情和法律面前,我会选择亲情,因为没有什么能替代得了亲情,谢谢。

  冯军:要是不送上法庭的话,他母亲受到更重的惩罚,怎么办呢?他不是帮助了母亲吗?他让母亲受到更轻的处罚了,为什么帮母亲的这个行为不能实施呢?

  现场观众5:那剧中的儿子是给他的父亲讨公道,那么他的母亲20多年的虐待谁来给她讨公道呢?

  冯军:可是他帮助了母亲啊,他让母亲受到了更轻的处罚了。

  主持人:这位女士的观点,我觉得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今天上来发言的大部分都是女同胞。在亲情和法理面前,一旦出现冲突的时候,她都义无反顾地站在亲情一边。范教授。

  范忠信:我认为冯教授一个观点我是坚决反对的。他说儿子把母亲送上法庭,是帮助母亲,这个在我看来是不成立的。你是要让所有的儿子在告发的时候,要考虑国家司法官考虑的事情,也就是让儿子每做一个事情要考虑:我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我作为国家警察,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我不干,她要受这个制裁。但是一般的,不会这样,我就从我的亲情来考虑,我不会从国家利益、从国家的治安来考虑。

  冯军:他不是考虑的国家的治安,他是考虑母亲自己的事情。所有你们反对的,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什么呢?就是这个儿子帮把母亲送到有关机关去,这是帮助母亲投案自首,这是要从轻处罚,这是要维护她、爱护她、真情的流露!他如果不这样做,我不管她,让她受到更重的惩罚,这叫什么儿女?

  范忠信:不管她,不一定要受到更重的惩罚!

  冯军:怎么不受到惩罚呢?她杀了人不受惩罚?在中国今天的法制情况下,可能吗?

  范忠信:不管她,可能延续更长的时间。

  丰云:那是警察要做的事情。

  冯军:我当然知道警察要这样做。

  丰云:应该把母亲保护起来。

  冯军:他怎么保护的?你告诉我!

  丰云:他隐藏证据啊。

  冯军:在今天的状况下,这么高明的警察,能让你这么轻轻松松隐瞒起来?

  丰云:你今人还不如古人吗?古人还亲亲相隐呢!

  主持人:丰女士,是不是这样:作为一个儿子,像您刚才说的,隐藏所有的证据。

  丰云:这是可以的。

  冯军:在中国这个情况下,一个杀人罪,逃了这么长时间,要让他逃脱责任,大概是不可能的!你太低估了我们中国司法机关了!

  丰云:她能逃一天是一天啊,这是做儿子的最起码的一个孝道!

  冯军:你孝道什么啊?把母亲害了,还孝道?!

  丰云:是儿子把母送上法庭的呀!他的父亲把母亲害了。

  冯军:你在外面带母亲逃了几十年,儿子要被判刑,这叫什么呢?这叫孝道?

  主持人:我们一直强调我们现在的法制社会,今天在我们的节目之中,包括你们两位的声音,也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在亲情和法理面面前选择亲情,甚至可以隐藏证据,这不是公然对抗法律吗?范教授,您觉得的呢?

  范忠信:这个问题不简单是一个法律问题,它首先是一个情理问题。在法律上讲,对儿子的告发行为也好,送母亲到派出所也好,这个在法律上是不禁止的。法律既没有鼓励一定要这样做,但是也没有禁止这样做,它是一种权力,这没问题。但是问题是,这个儿子为什么要经过艰难的选择、要那么痛苦的选择,后来听说他的良心受到拷问,什么原因?因为整个社会的情理、整个社会的伦理都是对他这个行为持否定态度的。那么我们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面,不能不尊重这样一个社会风气,这是一个基本问题。

  冯军:儿子把母亲送到公安局去投案自首,儿子不应该有心灵的拷问。他应该说我做对了,我帮了母亲,我很高兴我这样做了。这所有人的说法都是在一个没有法律意识的状况下,一个非常朴素的感情的流露。

  丰云:那么20多年的丈夫对妻子的打骂,那个法理在哪里?

  冯军:就是因为被打骂了,所以妻子把父亲杀了要判轻刑啊。

  丰云:对,那是罪有应得。他肆虐在先啊。妻子是为了反抗啊。

  冯军:他即使是那样,你也不能杀害他!因为你有那样一个过错,所以判刑的时候要从轻。

  丰云:她是一个法盲啊,她受到那样的威胁呀!她受到生命的威胁的时候,她只能采取这种方式啊!

  范忠信:冯教授,你说帮助母亲,我承认客观上讲有这种效果。但是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法学家、都是司法官。

  冯军:你承认儿子把母亲送上法庭是帮助了母亲。倒过来说,如果真的有一天,你们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这样犯了罪,你们应该想,很高兴地把母亲送上法庭上去。你帮她减轻了责任,你帮了母亲。我再强调一遍,这是帮了母亲!

  丰云:不可能的!那是大逆不道!

  主持人:丰女士还有范教授,你们两位怎么理解大义灭亲?

  范忠信:我认为在这个案子里面,不存在真正的大义灭亲。

  冯军:这个我同意。在这个案子里面儿子绝对没有灭亲,儿子帮了母亲,他没有对母亲造成损害,这不叫大义灭亲。

  主持人:没有损害?

  冯军:帮助。

  丰云:确实是灭亲了。

  范忠信:冯教授,听我一句,这个儿子本来已经失去了父亲,如果再经过自己的告发失去了母亲,他双重损失,这个就是我们多数人反对的原因。如果不去告发,他母亲完全可能,有可能,至少有1%的可能不受司法制裁。

  冯军:哦,你说了半天,这个母亲犯了罪,不受制裁啊?

  范忠信:我作为儿子,我有权这样考虑。因为我不是国家司法官,我可以这样考虑。

  冯军:你要在99%和1%选择,你选择什么啊?99%的可能性……

  范忠信:在我来讲,对儿子来讲,亲情大于法律。

  冯军:你刚才说得很好,说在中国如果不告的话,有1%可能不被追究。那换句话说,有99%的可能被追究。

  主持人:但是这个范教授和丰女士认为可能从概率上是1%,但是当儿子的就一定要维护母亲。

  冯军:儿子就一定要拿出自己最大的智慧,拿出自己想到的99%的可能性。在这个可能性之下,我选择一个有利于母亲的行动。

  范忠信:我们儿子要的是平常人的智慧。有1%的希望,用100%的努力,隐瞒母亲犯罪。

  主持人:好,儿子就应该这样去做。

  冯军:拿出最大的智慧。

  范忠信:不要法学家的智慧,要平常人的智慧。

  主持人:各位的智慧已经充分发挥了。我已经没有智慧打断各位的发言了,插广告!广告之后,齐鲁开讲,继续开讲。

  (广告)

  主持人:齐鲁开讲,凸显民意,欢迎各位再次回到我们的直播现场。刚才冯教授和丰女士进行了非常非常激烈的辩论。当然在激烈的辩论之后,又到了我们今天节目的平静息潮的时间了。

  记得在直播之前,我的很多朋友都说,今天没人看电视,为什么呢?今天是西方传统的节日——平安夜,所以说大家都出去狂欢,谁看电视啊?但是今天大屏幕告诉我们,有17万、近18万的观众,是我们齐鲁开讲有史以来,最多的观众来参与关注今天我们的节目。这也说明,在中国、在我们山东,亲情永远是割不断的,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亲情面前,平安夜也没有了光彩,在节目的最后,希望我们今天非常优秀的四位嘉宾,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您的观点。同时呢,对今天的票数,我想各位也深有感触。冯教授。

  冯军:我非常感动,我看到有这么多的票数来反对儿子把母亲送上法庭。我从这个票中看得出来,在齐鲁大地,这个儒家大地,充满了亲情。但是我要说,亲情是要用智慧来获得的,让你的亲情融于法律!

  主持人:在亲情和法律面前,应该自己的智慧来选择理智和法理的一面。范教授。

  范忠信:我看了投票结果我也觉得很振奋。因为我一贯主张弘扬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就是尊重伦理亲情,弘扬亲情。那么今天我的辩论远不如冯教授咄咄逼人,但是我想,伦理亲情支持了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就是我的最大的支持,谢谢!

  主持人:范教授其实在内心深处,他觉得是今天的胜利者。靳东。

  靳东:反对14万多,支持的只有4万多一点。作为一个山东人,刚才冯教授代表了我想说的,齐鲁大地充满了温暖的亲情,不管是剧中还是剧外,我都有这么一个心情。

  主持人:好,谢谢靳东,同时也感谢靳东在这部电视剧里面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表演。丰女士。

  丰云:我呼唤所有天下为人子女的,都能够尽力报效生你养你的母亲。谢谢!

  主持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再次感谢四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也感谢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朋友的参与和支持!齐鲁开讲,凸显民意,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