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又快 发展更上一层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08:44 千华网 | |||||||||||
调整经济结构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在继续建设精品钢材基地的同时,加快发展“三大产业”。大力发展钢铁产业。以鞍钢、中冶东建、鞍钢附企、中冶德龙、宝得和中油天宝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钢材深加工产业。以推进东亚、烨联公司冷轧不锈钢、瑞士钢铁公司合金钢等项目为重点,进一步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矿产品深加工、轻纺工业和其他产业。以鞍钢和鞍钢矿业公司、鞍钢重机等企业为龙头,充分依靠中冶焦耐、中冶北方、热能院等中省直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用“鞍山设计”、“鞍山制造”和“鞍山创造”拉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快速发展。以西洋集团、后英集团、鞍山丰源、北海集团、海城艾海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产业。以鞍钢、辽化为依托,以中钢集团、鞍轮、中橡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产业。以海城翔鹭化纤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纺织业。 在继续做大做强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四达物流园区和鞍钢板材剪切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加快中心商贸区、胜利路精品商业带和特色商业街建设,引进先进经营业态,大力发展连锁业、社区服务业、电子商务,提升商业现代化水平。 在继续支持鞍钢、中冶东建等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全面推进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发展。继续支持鞍钢、中冶东建等国有企业大发展、快发展。支持本地民营企业发展,建立完善民营企业信用制度、融资制度和中介服务体系,引导和帮助企业上市。广泛吸引域外民营企业来鞍投资发展。广泛吸引国际知名大公司、大企业投资鞍山。强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鞍山。 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大投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 发展县域现代农业,实现一产富民。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全面推进鞍羊路设施农业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设施村、设施镇和畜牧养殖小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扩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规模,继续推进以山林产品为主的海岫路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和重点企业,继续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支持海城发展矿产品深加工、钢铁深加工和轻纺工业;台安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岫岩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和林产品加工业;千山区发展钢铁及深加工和产业配套集群。 完善便民服务网络,规划建设大型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重点加强海城南台箱包城、西柳服装城、岫岩岫玉雕刻城建设,推进台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事旅游。 加速构建经济带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以腾达大道为纽带,加快建设灵山工业区、达道湾工业区、四达物流园区、宁远工业区和汤岗子农高区,形成鞍山“五点一线”,并推进“五点一线”继续向南延伸,逐步构建鞍海新经济带。规划建设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启动千山水库和南沙河水系建设,推进南沙河沿岸开发。继续拓展高新区发展空间,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区发展。明确园区发展定位。高新区要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区。将灵山、达道湾、宁远工业区建设成为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化工和新型建材等重化产业集聚区和提升区。将汤岗子农高区建设成为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饮料等消费产业聚集区。将四达物流园区建设成为以钢材、机电五金、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区。各县域工业园区要突出资源等比较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 全力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力引进对鞍山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牵动作用的战略性重大项目,积极支持鞍钢120万吨1450冷轧板、6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等6个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台湾烨联20万吨不锈钢冷轧板、瑞士钢铁年产100万吨合金线材、翔鹭工业丝、帘子布和腾龙热电厂、鞍轮120万套全钢丝子午轮胎等重大项目。全年滚动推出“四个一批”项目15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0至300个,当年开工建设规模以上项目600至700个。全力支持鞍钢向世界500强企业跨进。打造西洋、翔鹭、宝得、中冶东建、鞍钢附企5个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打造后英、鞍钢重机、衡业、鞍轮4个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打造台湾中橡、宁波燎原、华冶、森远等10个销售收入20~30亿元的企业。打造东亚、海诺等20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 按照拉长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方向,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精品钢材基地。按照规模化、集群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构筑装备制造基地。按照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国内最大镁制品深加工产业基地。按照增加品种、提高档次方向,加快构建纺织产业基地。 推进企业改革 加速解决国有改制企业、破产企业、“壳”企业的“三险一金”和职工内欠等历史遗留问题。引导和支持282户已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倍增发展。 支持鞍钢附企发展,打造“百亿附企”。在达道湾和灵山工业区各建占地1平方公里的附企工业园,推进市区内附企向工业园搬迁改造,促进附企发展壮大。 解决好鞍钢附企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好转岗就业的附企职工养老保险接续和经济补偿金发放等问题,在附企和所有困难集体企业中推行城市合作医疗,有条件的可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保证集体企业职工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创造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造就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企业,用强大的企业群体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 注重挖掘鞍山特有的文化资源,围绕冶铁文化、玉石文化、温泉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筹划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大项目。以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旅游业发展,重点加快千山文化旅游精品带建设,以千山水库建设为龙头,以千山、玉佛山景区建设和南沙河改造为依托,建设具有鞍山特点的文化景观,形成集旅游观光、温泉度假、特色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产业集群。加快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培育网络文化服务、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富有鞍山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为民办更多实事 继续解决好安居问题。确保今年动迁的7片26万平方米7400户棚户区居民和28片76万平方米2.1万户危房居民按时回迁。完成剩余的45万平方米1.1万户危房动迁,加速旧楼区改造。 继续解决好就业问题。对失业人员、鞍钢附企职工、进城务工和转岗就业农民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推进有劳动能力的失业人员再就业。推进“零就业家庭”、低保对象、棚户区回迁居民等困难群体在公益岗位就业,努力实现“双就业”或“多就业”。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和应缴尽缴。扩大城市合作医疗覆盖面,将鞍钢附企职工、集体企业职工及不具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全部纳入城市合作医疗保障范围。继续规范低保管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继续做好城乡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子女上学、住房困难等方面的社会救助。继续做好供暖、供水、供气、公交,以及安全生产、消防、食品安全、信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 首席记者 伏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