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天换地绘出园林山水画 记武汉绿化建设的历史转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09:18 汉网 | |||||||||
汉网消息记者王南方吴昊通讯员唐闻实习生孙璐 武汉人大、政协“两会”召开在即,市政府组成人员分赴基层,听取民意。 群众反馈,园林绿化建设,排在“满意度”前列。
不久前,国家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人来汉调查,评价武汉园林绿化,走在全国前面。 山转水流,市民眼中的“历史开创”知多少 “前列”、“前面”,在84岁离休干部毕庶昌——武汉解放后第一任园林科长心目中,是一系列“历史开创”。 汉口江滩公园,建成面积150万平方米,绿化水准国际级,规模全国最大。 汉阳长江江滩,元旦将正式开园。 武昌江滩,从长江大桥处正向长江二桥延伸。 “未来,武汉两江四岸岸线全部绿化成公园,与周边江滩绿化相接,长江中游沿江绿蟒浩浩荡荡,说不定太空也能看得见,应该申报人类奇观。” 上世纪50年代,毕庶昌他们建设了滨江公园,“面积不大”,“当时年轻人幻想过,长江两岸,广建公园”。 时空跨越50年,毕老看了江滩航拍图景,感喟“不得了,不得了”。 大江南北向,山系东西走,山水十字相交,构成武汉生态景观骨架。城市500多座山峰,自北往南成三列。梅子山、龟山、蛇山至九峰山一列,横贯中心城区,武汉众多史迹与传说,皆在山中。 1949年,毕老爬上龟蛇二山,纳闷“山上咋不长树,只有野草”。 他记得,龟山上“禹王基遗址”一块石碑上的题诗,记录曾经的绿色:“谁种殿前树,僧言大禹栽。不知几千年,柯干长青苔”。 历经数十年植树造林,龟蛇林木森森,又见层峦叠翠。 没料想,新问题来了,“房子爬上山”。规划部门调查中心城区山峦:轻的有山不见山,重的山体遭破坏。2003年,武昌首义文化区项目启动,蛇山显山透绿成为重要工程。“爬上去”的房子拆下来。毕庶昌说“过去想都不敢想,那得花多少钱”。 据了解,蛇山拆迁迄今投入8.76亿元,拆房17.82万平方米。另投1000万元,已绿化3万平方米。 同期,九峰森林保护区加紧建设,30平方公里还绿于山。以拆迁为主,投入近20亿元。 近两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普通市民,多次向本报反映他们眼里的“历史开创”: 有老人回忆,早年前苏联专家提到过“街头公园”概念,人们觉得好遥远。 2003年—2006年,武汉“三小”——小游园、小森林、小绿地建设掀起高潮,总计建成148个。市民出门不远,能见到大块绿地。一批住宅区也出现大大小小公园,成为“街头公园”的延伸。 过去武汉人出差外地,出城进城,总羡慕人家绿色景观。如今驱车武汉外环线,能看到国内最大的环城林带。进出天河机场,能看到沿途林深似海。 过去,老百姓哪知道“湿地公园”是咋回事。 今年“十一”,解放公园改造后,免费开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湿地系统周期水循环。 2006年9月,市政府提出,下一步,武汉要建一湖一景。 市城市规划研究院传来消息:“一山一景”规划,也刚刚开过专家论证会。 新的山水园林建设,徐徐展开画轴。 百川归流,诸多新思维、新理念,指向一个目标 历史开创的背后,是思维的改变。 多年,我市园林绿化财政年度投入不过数百万元。1998年,突破千万元,后来,更升至数亿元——2003年至2006年,全市绿化建设及维护费57.24亿元。 不光是投资,园林绿化从城市建设的辅项,上升为主项,还在于它成为城建项目不可省略部分。这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情况大不一样。那时候,受发展程度限制,武汉修一条路,比如机场路,宁可先筑起路来,绿化很次要,可以多年以后再补。 眼下,慢说武汉新区国际博览中心、王家墩中央商务区这类大项目,即便开发一个住宅区,绿化不达标,根本通不过。 2003年,武汉规划了全市绿地系统,新建项目都得按规划预留,做足园林绿化,否则免谈。 也不光是“城建项目中不可省略”,一些项目,武汉要求绿化与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相结合,植树栽花“栽文化”。 摆在眼前的一例是月湖。截污清淤、湖湖连通、显山透水、园林景观、文化建筑(琴台大剧院),一连串工程,通盘考虑。不再是头疼医头,“拾漏补遗”,绿化出手就是一个区域概念。 提升绿化投资比例,设立城建项目绿化准入,探求绿化与文化、与山水互融共建路径,市园林专家左绍斌分析,这些变化,折射出城市建设新理念。 理念其一:“绿”字当头。朱家河流经汉口,水分两路。 武汉修轨道交通,得筹集资金,有动议提出:填埋一弯曲河道,地块招商,平衡轨道建设资金。 研究再三,市委、市政府否决。递交国务院审批的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上,朱家河那条弯曲蓝线依然醒目。 这一否决,意味“不要”数亿元土地收益。 规划部门证实,武汉首次明确提出城市生态保育面积率,明确永久性“禁建区”。如水源地、山地、湖泊、湿地。规划要求全城水系连通一体,形成动态水网,与长江同脉搏。 理念其二:“民”字为先。 说到蛇山整治,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总工刘奇志介绍了设计者的初衷:显山透绿,让大家看山是一方面,关键是方便市民近山上山。 整治方案的一大诉求,就是怎样让市民玩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肖志中说,山上设计了电瓶车道,游人可沿途休闲。一公里多的蛇山山脊,原不连通,这次要打通。 江滩一期重在绿化,二期三期则布置了体育设施、活动和游戏设施。 东湖风景区规划修编,规划专家正在思考,如何改变交通格局,方便市民亲近东湖。 汉口老城区少绿色,这是历史遗憾。近年,拆迁建绿数百万平方米,环保专家证实:汉口“热岛效应”削减。 回眸武汉数十年绿化建设,市园林局局长詹林做了一番梳理:百川归流,种种历史性开创也好,诸多城建新思维、新理念也好,指向一个目标——建设国内、国际,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 武汉不能“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不能白拥天下少见的“城中江、城中湖、城中山、城中林”。 本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在市十一次党代会上要求: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步伐,充分彰显山水园林、滨江滨湖的城市个性特色。 同月,市政府发文,确定今后五年江城园林绿化“五个一项目”——“一山一景”、“一湖一景”、“一园一景”、“一路一景”、“一桥一景”。 两江四岸、龟蛇一脉、街头百园、环城林带,沿着“骨架建设”脉络,向纵深推进,武汉特色绿化的新体系,渐显大模样、大轮廓。 市长李宪生说,我们要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园林体系,这种体系不是照抄照搬,要依据我们城市的山水资源,依据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依据现代园林理念,因地制宜,进行科学构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