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2007,长三角人的新年期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09:44 东方网-文汇报

  已经过去的2006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写入了江浙沪三省的“十一五”规划中,长三角融合进程亮点纷呈。对于生活在长三角的人们,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也在逐渐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渐入佳境的长三角合作,背后却依旧面临更多的挑战。旅游、交通、人力资源等领域开始融合后,面对2007年,每个人都在期待着……

  期盼一降低长三角交通通信费用

  一周4天时间在杭州、3天时间在上海,不时还要到长三角其他城市出出差。作为一家网络公司的客户主管,盛洁借用日本“新干线通勤族”的称谓,笑称自己为“长三角新通勤族”。

  借助长三角便捷的交通网络,盛洁往返于长三角各城市间的时间越来越短。“只是长三角之间往返的成本并不低,特别是走高速公路要多次停车收费;在长三角打手机的漫游费用也不低。”盛洁期盼今年长三角交通、通信等方面加速融合,给生活带来更多实惠。

  记者点评:

  在往返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的短途火车上,有不少旅客是西装革履、背公文包的上班族,他们工作在苏浙,生活在上海。对这些“长三角通勤族”来说,他们希望在长三角的交通、通信费用更低些。上海市信息委有关负责人日前曾透露:苏浙沪三地信息与通信主管部门将引导各主营移动通信企业,开展长三角移动通信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实现异地通话本地价格,降低手机用户在区域内的通信成本。“长三角新通勤族”们希望这些愿景早日落地。

  期盼二医保卡随老人异地养老

  在距离上海100多公里的浙北天目山脚下,67岁的上海阿婆沈照玲发现了一个适合养老的好地方。“对于我们这样的上海老年人来说,能够在江浙一带花5万元买一套养老的小房子,安享晚年,可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长三角现在交通这么便利,孩子们自己也都有车子,周末的时候还能来看看我们老两口。”

  尽管养老的地方山清水秀,可沈阿姨心理还是有所顾虑。“老伴和我都有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每次去恐怕都要提前配好几个月的药,要是上海的医保卡能在那里通用就好了。不光是配点常用药,要是有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也能在当地看医生了。”

  记者点评:

  在许多选择到江浙等地养老的上海老人中,沈阿姨的担忧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前不久出台的《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明确指出社保卡将朝“多城通用”的方向努力。规划中提到,本区域社保“一卡通”后,将可办理异地提取养老金、就医结算等相关事务。正如沈阿姨所说,“现在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希望社保卡能尽快在长三角实现'一卡通',为我们异地养老解决后顾之忧。”

  期盼三开辟跨高校就业绿色通道

  21岁的浙大学生于超如今拥有了“双重身份”,既是浙江大学的学生,又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而这一切得益于“长三角名校联盟”于2006年推出的“交换生计划”,作为首批交换生中的一员,于超在2006年上半年步入了上海交大的校门。谈起自己的交流学习生活,于超侃侃而谈。“我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因为我有过在交大学习的经历,可以了解到很多浙大没有的就业信息。可要是有一个能跨高校、跨区域的一体化就业平台,对我们就业会有更大的帮助。”

  记者点评:

  目前长三角地区拥有近150所高校,“长三角名校联盟”推出的“交换生计划”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供了一个平台。上海人才网已经与长三角人才网联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辅导合作也已经成为长三角2007年的合作专题。但更好地打通各高校间的就业网络,开辟跨学校、跨地区就业的绿色通道,依然是莘莘学子的期盼。

  本报记者刘栋

  申城百姓的心愿

  就业、住房、医疗、发展,桩桩件件都是老百姓心头最牵挂的事情。在辞旧迎新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四位普通市民,倾听来自民间的最真诚质朴的新年愿景。

  赢“第一桶金”圆创业之梦

  陈一鸣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大四学生

  2007年,我即将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踏上创业之路。创业,是我一定要去实现的一个梦想,我也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的创业意向很明确,就是结合自己的所学和专长,开一家软件公司。据我所知,好的产业、好的项目直接决定着创业成功与否。而我相信我正在从事的这个项目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努力半年,我和我所在的团队已具备了创业初期必需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目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其实就是我们创办企业急缺一笔启动资金。我已经向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递交了申请,希望得到30万元的资助。

  新的一年里,我的心愿就是顺利通过上海市和学校的两级评估,拿到“第一桶金”,创建起软件公司,我和我所在的团队将精诚合作,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打拼。

  记者点评

  一揽子扶持青年创业的积极政策和公共服务,极大地激发了学子的创业热情。把创业的梦想转换为现实的努力,在沪上高校,很多学子已经做好了当学生企业家的打算。由大学生自主创办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迅速成长。仅以资助大学生创业的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为例,自2005年3月设立以来,已先后资助大学生创业企业164家。2006年以来,本市还着力通过扩大开业贷款担保范围、建立青年创业园区等多种方式,为青年人创业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

  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日前表态,2007年,上海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进一步鼓励广大青年创业来带动更多就业。

  以节能产品打开市场通道

  杜云庆上海鹿鼎索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上海创业已经两年。在上海市、区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被列为“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2006年,通过科促会、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联盟计划——难题招标”活动,上海大学又为我们在产品系列化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正是在这种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氛围下,我们从大学里引进的技术在上海顺利完成了中试、定型,现在一系列产品已经走向市场。

  不过,和很多节能产品一样,虽然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耗电量只是普通电热水器的1/4,但价格要高出40%,而且这种新技术的推广还需要数千万元的广告营销投入,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2007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政府能够通过率先使用有社会效益、符合产业方向的成熟节能产品,来为这类产品作一个最大最有效的广告,从而扶持我们的成长。

  记者点评

  让杜云庆做强企业的愿景成真,让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全都激发出来,2007年的上海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环境建设上找准突破口,政府部门要通过建平台、定政策、投资金、造氛围,把企业不能干、干不了但又是推进创新不可缺少的事情做好,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切实沉下心来,集中精力、扎扎实实搞创新。

  据了解,为完成上海的节能任务,有关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引导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使用节能产品。记者相信,鹿鼎索兰这样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一定可以在上海能耗的下降过程中走上上升通道。

  愿“廉租房”进一步降低政策门槛

  王斌安远路360弄居民失业人员

  我35岁,因长期患病,失去工作能力,妻子又是“外来妹”,也没有固定工作。感谢政府部门一直以来通过“临时帮困”资助我们,帮助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眼下我最盼望的是改善居住条件。我带着老婆孩子跟父母住在一起。老房子实在太小了,日渐年迈的父母只能在公用厨房里搭个阁楼用来睡觉,看到老人每天弯着腰爬进阁楼,想想自己不能自食其力,心里实在不好受。

  听说上海有廉租房政策可以帮助居住条件困难的市民改善住房条件,我向街道进行了咨询,结果发现因为没有“低保”,我们一家暂时不能享受这个政策。希望2007年上海能再降低“低保”等帮困政策的门槛,让我的父母早日搬出阁楼。

  记者点评

  多办实事、务求实效,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2006年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基础上,上海在2007年将继续加大力度,通过建立新的制度平台,通过救助、互助的渠道解决体制外一部分群众的基本保障问题。

  据了解,2007年上海将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的受益面,提高收入线核定标准,降低门槛,使更多的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政策,改善住房条件。

  乡村医生期盼年轻人接班

  陈常英青浦区金泽镇任屯村卫生室医生

  说起新年愿望,我就是希望基层的卫生中心能多来一些全科医生,多为村里的乡亲们看看病,照顾一些“老病号”。

  其实我很感谢文汇报,自从文汇报去年8月29日刊登《谁来接乡村医生的班》这篇报道后,村镇和区里都更加照顾我们这些乡村医生。从前我都是一个人起早摸黑,经常连休息日也要出诊。现在好了,卫生室又来了一个医生,是镇上一家医院退休后过来的,这样我们可以两个人搭班了。

  不过,我还是希望乡村医生的队伍要有年轻人肯接班、肯干这个活。我听说现在上海市已经在年轻的学医人员里招聘、培训社区全科医生,如果这些全科医生能来我们这里服务就好了。经过标准化建设,我们村里的卫生室条件已经大大改善,还开保健讲座,为村民普及养生知识。年轻医生来了,一定很受村民欢迎。

  记者点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自2000年以来就一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从2006年起,上海开始推行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农村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据统计,作为2006年的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一,上海已完成300所郊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日益完善,居民们逐渐感受到了在家门口就诊的好处。而推进中的全科医师团队服务,将为本市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培养、输送适宜的医务人员,提高社区卫生医疗服务质量。可以预见,不断推进的社区服务改革将按照“降低费用、提高水平、规范功能、加强管理”的要求,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樊丽萍钮怿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