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百年风云看开埠 南宁风貌日新月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08:13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甘宁

  100年前的邕江河畔,一片苍凉,东来轮船的汽笛声划破了孤寂。江边这座桂南重镇,缓缓睁开了面向新世界的眼睛。南宁,开埠了。

  清廷主动开埠

  南宁开埠,不是被列强用坚船利炮威逼下的被动行为,而是清政府为保“固有之利权”而进行的主动措施。1899年1月30日,总理衙门转奏清廷,说明南宁自开商埠的必要、条件与可能,称:“若不先立口岸,诚恐他人援梧州之例,又增朝廷南顾之忧。拟请援照湖南岳州府等处成案,开作口岸,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利权。”

  由此可见,南宁的主动对外开放,体现了国人一种自立奋发的心态,即“与其外人援例求请而后准行,转致授柄于人,不如自开口岸尚可示以限制”。

  选择南宁作为左江地方的开埠口岸,说明南宁的地理、商贸活动在当时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宁是桂南的经济中心,居左、右江汇流处,溯右江经百色可入滇东,溯左江到龙州可通越南,是西江上游商品的集散中心,也是西南贸易的主要中转站。早在明代,这里就是与越南互市的地方。明代之后,广西商业经济重心从桂北转移到桂东南,南宁成为广西米、盐、棉布、杂货的集散地,城市商业更加兴盛,成为在广西西江航道上继梧州之后的第二大商业城市。

  龙州开埠和梧州开埠后,英法企图把势力伸到南宁。1899年广西巡抚黄槐森奏准南宁按岳州成例自开商埠,免被外国索立租界。总理衙门通知各国公使,南宁准备开埠。后因广西会党大起义,开埠事宜暂且被搁置。到1905年才开始作开埠准备,划南宁城外东南临江一带为商埠区,建关署、码头、河堤,允许洋人居住。

  1907年元旦,清政府宣布南宁开埠,订立《南宁开埠章程》20条,但直到当年的3月17日,海关关员才到位,正式成立南宁关,南宁正式对外开放。

  海关风云变幻

  虽然是主动开埠,但南宁海关的实权仍掌握在外国籍职员的手上,首任税务司为德国人斯泰老,统辖海关管理大权,由左江道兼海关监督。海关一切业务完全按照不平等条约或片面协定条款,海关内外行文用英文,交际也用英语。不过,埠内的巡捕由中国人充当,邮政、电报、自来水、电话、电灯为自办。直至民国二十年以后,南宁关才不再设外国籍职员。

  南宁海关的关公署设在南宁河堤路7号(今广西军区院内),税务司公馆设在南宁河堤路6号(今广西人民出版社内)。商埠设在府城外上廓街一段(长1800余丈)及下廓街一段(长1600余丈)。而商埠码头也因海关而得名洋关码头。

  清廷在南宁开埠,虽是想捍卫自身利益,但却事与愿违。1911年至1932年间,南宁海关实征进口正税率4%,出口正税率5.3%,出口税率比进口税率高,有利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倾销。1933年至1947年,进口正税实征率31.6%,南宁进出口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其中有两年的逆差竟达40亿元,关税已失去保护作用,对外贸易陷入困难。

  1930年,邓小平领导龙州起义,成立中共红军第八军,并提出收回海关主权。直到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龙州关及南宁支关这才回到人民手中,结束了帝国主义对南宁海关的控制历史。

  南宁商贸发展

  不过,海关的存在,使得南宁的商贸活动更加活跃。开埠后有21个国家的商人到南宁做生意。仅煤油一项,就有德士古、美孚等公司在南宁设立的5家代理商,每年销售量在一百万罐以上。

  南宁城区的商业活动也更加兴盛,专门的行业向“一条街”集中,有山货街(今和乐街)、盐行街(今江滨路一段)、木行街(今仁爱路)、棉花街(今大同街)、竹木街(今江滨路西段)、打铁街(今大同街)和布行街(今人民西路)等。在现今兴宁路步行街上的货郎雕塑,就生动地再现了那时各种生意人走街串巷叫卖货品的场景。

  当时在南宁,出现了邮电及“亚细亚”、“美孚”煤油公司等“现代”建筑物。在这些洋行里上班的“白领”,是一些本地买办。头脑精明的本地商人不仅为洋人推销产品,也学会了不少舶来的营销手段,如注重产品宣传,利用模型、音响、招贴、报纸杂志等做广告,采用赠送纪念品、免费试用等方法推销商品。在商店内部管理上设有经理、会计、跑街、营业等。到20世纪20年代初,南宁已形成了向广西各地辐射伸展的批发零售的销售网络和级差市场。开埠使现代意义上的工商业在南宁发展起来,并给市民带来了趋利务实的文化观念。

  城市旧貌换新

  开埠给南宁带来的利益,还体现在城建上。1901年,南宁的重要地位已经受到清廷重视,两广总督拨国库20万两银,组建南宁商埠局,动工兴建商埠城,范围南至古邕州旧南门,北至今桃源路口,西至河堤,东至旧城基,面积300亩,修筑马路、码头,兴建了一些办公楼。

  1912年,广西省会从桂林迁南宁,南宁成为广西政治、经济中心。5年后,南宁开始进行新一轮城建,拆掉城墙,修建马路,拓宽街道。城北门外从沙井至镇宁炮台一带地域辟为城区,兴建沙井街、镇宁街、安宁街等街道。

  20世纪30年代初,在商埠南面兴建广西省府合署办公大楼,在桃源路兴建住宅区和跑马场(今南宁市体育场),使城区向南伸延至凌铁村和津头村。城西北面外扩展城区至镇北桥和西关铁桥今朝阳溪西北部一带。在今交易场一带兴建烟馆、赌场、妓院,称“特察里”。华北街、华南街(今华强路)、西关铁桥亦同时修建。邕江南岸亭子圩被划为城区。

  民国时期,南宁还先后拓宽民生路西段、德邻路(今解放路)南段和北段、共和路、民族路、桃源路等7条主要街道。拓宽的街道中央为车道,两侧为人行道。

  百年来南宁面貌日新月异,只有开埠时“西风东渐”对骑楼建筑风格留下的影响米绵延至今,并成为今日南宁缅怀历史的一大特色。纪念开埠百年的这个元旦,到中山路、共和路、解放路这些老街上吃一碗老友粉,在斑驳的骑楼墙壁前留下一张合影,成为许多南宁人找寻百年风味的最好选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