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为了心中的那片蓝天碧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4:27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我宁肯舍弃几百万,也要为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这是青岛亿达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鲁绪卿心中难了的情结。为了这个心愿,亿达公司最近投资3600万元,在莱西市建设我市最大的玻璃深加工产业园,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6亿元。

  说起这事颇有来历。十年前,鲁绪卿仅仅是一家规模不大的玻璃商贸公司的负责人,在考察了国内玻璃市场的现状后,他前瞻性地建成市内第一条钢化玻璃生产线,率先走上生产和研发安全玻璃的道路。1998年,鲁绪卿在原青岛建华玻璃厂的基础上,改制成立了青岛亿达玻璃实业公司,这一举措盘活了国有资产,既解决了原厂517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又帮助国有企业渡过难关,为国家增加了利税,同时也成为国内玻璃行业私企参与国企改革的第一人。

  但是,就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难题摆在了鲁绪卿的面前。玻璃生产需要燃烧重油,对市内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是响应市有关部门的号召,停产停厂?还是维持现有生产状况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让鲁绪卿面临两难的抉择。因为不停产,企业造成的污染会进一步影响周围的环境,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一旦停产,不仅意味着企业每天将损失六七万元,而且500多名职工的生活也没有了出路。想想几年前,是他帮助这些下岗职工率先重新就业的,如今再次下岗,职工们的生活怎么办呢?他还有没有能力帮助厂里的职工再次就业呢?整整一个星期,鲁绪卿没合过眼,苦思冥想这个问题。

  在保护生态环境或蒙受巨额损失面前,鲁绪卿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把困难和责任转推向社会、政府。他依然拿出400多万元,分六个月发放给职工,保障了工人们在待业期间的正常生活。以后又为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而多方奔走。回想这段往事,他说:“那个决定,确实减缓了企业的发展周期,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企业忙于偿还各种经济债务,基本没有时间考虑发展举措;但是作为一家合作制企业,我们也得到了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帮助与支持”

  2004年,鲁绪卿将发展的眼光转向了郊区。开始在莱西市建设玻璃深加工产业园。如今的青岛亿达玻璃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山东省大型的玻璃深加工企业之一,占有青岛市30%以上的玻璃市场份额。鲁绪卿说,这都得归功于企业始终把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放在发展的首位。这几年,公司一切从环保角度出发,引进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青岛市最大的环保型大型平、弯钢化玻璃生产线。企业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坚持走节能、高效、安全、环保的发展路线。

  “环保、节能的玻璃,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鲁绪卿说:像我们研制的防火玻璃,它的强度是普通玻璃的8到12倍,是钢化玻璃的3倍。火灾发生时,它可以有效地隔断火势,避免空气流通,避免明火蔓延,最长可达3个小时不炸裂;而真空玻璃是目前国际新型玻璃深加工产品,是我国玻璃工业中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高科技绿色环保产品。目前,青藏铁路列车用的是中空玻璃,而真空玻璃比它的性能还要好..... 鲁绪卿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玻璃是冰冷的,鲁绪卿的心却是热的,十几年来,无论是事业平稳发展期,还是面临困境时,他始终心系员工;在他看来,玻璃不仅仅是装饰品,还是人们生活安全的屏障、环保节能的产业,而玻璃也将带着鲁绪卿暖色的希望走向西藏、走向国际、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刘丽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