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大户出炉 鄂8县市8农民上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7:29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吴志远、通讯员余贵先)昨日,从省农业厅传来消息,我省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因在今年粮食生产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国家农业部表彰。

  其中,枣阳市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枣阳、曾都、监利、仙桃、公安、蕲春、麻城、黄陂8个县市区,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8位农民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他们是:大冶市大箕铺镇大箕铺街36号侯安杰、团风县团风镇黄湖农场丁进辉、曾都区北郊乡两水村周福新、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良种大队王群、黄梅县下新镇蜒地村黎树兵、京山县永兴镇苏佘畈村刘若峥、天门市麻洋镇毛湖村彭成昆、沙洋县毛李乡南岳村张贤松。

  省农业厅被授予“全国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组织奖”称号。

  “全国粮王”新年话心愿:想尝尝种一万亩田的滋味

  

  记者吴志远 通讯员王义根 余贵先

  立志种田万亩

  在荆楚3000多万农民当中,一户能够种1000亩农田以上的,已经屈指可数;能够种到4000亩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元旦前的第3天,种田面积已经达到4302.6亩的大冶市小箕铺村农民侯安杰,获悉自己当选“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时,正在与同村邹子言湾的农户们,签订300亩农田的承包合同。

  现在,他种田面积的最新数字变成4602.6亩,在我省8位评上“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的农民中,被排在第一位。

  对此,侯安杰并不满足,他说:“我想种一万亩田。”

  新年伊始,他又与本镇方至畈村和其他乡镇农户谈判,要承包他们的1000多亩土地……“一万亩田?这可不是开玩笑,就凭你一人能应付得过来吗?”

  面对别人惊愕的表情和怀疑的目光,侯安杰显得胸有成竹。

  种这么多田,靠手工肯定不行,唯一办法就是机械化。

  从2001年至今,他先后添置了机耕船、旋耕机、收割机等18台农业机械。他的承包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在农忙高峰期,他舍得花钱请人。2005年,他先后请了数百名附近的农民务工,仅工资就支付了68万元。家门口就能挣钱,这让乡亲们也非常高兴。

  高投入高回报

  作为一个从商21年,经营过选矿机械配件的商人,侯安杰深知原始积累的重要。

  2001年弃商务农,在田里摸爬滚打6年后,侯安杰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种田理论。

  他说,只要有高投入,农业可以由“低效”变为“高效”。

  2001年,侯安杰首先投资32万元,在500亩荒山上,种了银杏、湿地松等经济林,并在林间套种200亩生地、红丹参、白术、板蓝根等药材。

  2002年又投资24万元,种植梨、枣、桃、李、柿等多种水果。他还从山东引来10户种菜能手,发展大棚蔬菜生产。

  大胆的投入,精明的眼光,到位的管理。使得这些高效经济作物,很快就见收益。2005年除经济林外,侯安杰实现农产品销售总收入208万元,获利115万元。

  挣来的钱,很快就被侯安杰投到了生产中,不断进行滚动。

  2006年,他大举进军向来不被人们看好的水稻种植业。承包了近3000亩水田,种植各类水稻。

  结果令人刮目。去年仅他种植的1465亩优质太湖糯,就带来了60万元的收入。而整个水稻纯收入,预计将达到132万元,在当地创下纪录。

  很多人终于肯相信:“种田也能挣大钱。”

  政府支持少不得

  对于侯安杰这个“种田明星”,各级政府都精心呵护。他身上,承载着农业的希望。

  侯安杰也深深明白,背后有多少人在支持他。

  去年七八月份,他承包的3000亩水稻丰收在望时,巨大的威胁却逼近。

  由于气候异常,出现稻飞虱虫害。严重时候,稻飞虱伸手就可抓一把,站在田埂上的侯安杰着急了。

  为了种好这些水稻,他先后投入30多万元搞农田基础建设,并与外地酒厂签订了销售合同。

  如果水稻受损,先期投入不说,仅合同赔偿,也会让他元气大伤。

  千钧一发之际,大冶市农业局一位技术员向他“报到”。

  这名叫陈小平的技术员自我介绍:“局里派我来蹲点,帮你杀虫,不达目的不回家。”随后几个月里,陈小平果真是把田间当车间,从配药、打药到田间管理,整天忙碌在那里。

  省农业厅又送来了10台机动喷雾器。黄石、大冶两级农业部门的负责人也时常到田间看望他。

  4个多月的“虫口夺粮”大战取得最终胜利,侯安杰的水稻也结出了沉甸甸的谷穗。

  政府的“功劳”还包括:帮他调整承包土地,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帮他搞好基地的水渠和道路建设……

  对这些支持,这位朴实的汉子感激之余,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回报。

  秋收过后,他就拿起电话,给媒体打电话,希望记者来他家,报道政府是如何支持他的。

  侯安杰还毫不保留地给乡亲们传授种植技术,免费提供种苗给家境困难的农户。

  在他帮助下,大箕铺镇562家农户开始种蔬菜、药材、水果等,新增高效作物1万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