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上海女孩戏剧性实习联合国 表示实习体验最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8:38 荆楚网-楚天金报

  据《新民周刊》报道 在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看来,这样的故事近乎传奇:只需坐在电脑前敲敲键盘,发发邮件,就能得到赴美国纽约去联合国总部实习的机会。率先完成这个“童话”的,是一个拥有想象力和自信心的上海女孩。

  25岁的华东师大学生潘菁蕴现在还没有毕业。这名2004级英语系的研究生,于2006年6月5日走进了联合国大楼。3个月后,她的两名同班同学成为第二批联合国实习生。

  一个小时“搞定”一切

  2004年5月,潘菁蕴偶然得知,通过网上申请就可以去联合国实习。当时还是本科生的潘菁蕴根本没有多想。

  一年半后,已是研究生二年级的潘菁蕴突然萌发“去做点有趣事情”的想法,埋在心中的念头被一触即发。她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可是,又为什么不呢?

  上网搜索“联合国+实习”,很快在联合国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实习的通途。登录、注册,按照网站提供的格式提交实习申请表、英文简历和一篇说明为何申请此项目原因的英文短文。不到一个小时,潘菁蕴就完成了所有实习申请手续。“比国内一次求职程序还要简单。”潘菁蕴神采飞扬,口气轻松到仿佛只是一次“交作业”。

  在短文中,潘菁蕴写道:自己是个英文专业的研究生,去一个说英语的母语国家实习将会使自己的英文综合能力大有提高。潘菁蕴说,写这篇短文时自己非常清楚为什么要这个机会,所以就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联合国发来“恭喜邮件”

  4个月后,就在潘菁蕴几乎不再对这件事抱任何希望时,联合国戏剧性地给她发来了“恭喜你”的电子邮件。邮件中,联合国诚意邀请潘菁蕴在2006年6月5日到8月5日前去纽约的联合国大楼实习。

  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朋友们羡慕又怀疑地看着这个即将踏进联合国的实习生。要去那样的国际组织实习曾经是多么高不可攀的事!然而,潘菁蕴的同学孙一、沈翠萍却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去再次印证。

  在潘菁蕴的指点下,4月4日,孙一提交申请,6月8日得到邀请,4月20日,沈翠萍提交申请,6月16日得到邀请。

  联合国实习生办公室曾证实,3人成功获得邀请其背后透露的信息是,在中文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联合国,需要来自中国国内的实习生。

  2万元花费是否值得

  2006年6月5日,是潘菁蕴到联合国大楼报到上班的第一天。出入联合国大楼检查随身物品是一项例行规定,在这里,水是不被允许带入的,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也都要取下来,这一点往往让男士们尴尬不已。赶着开会的日子,他们就要边跑边解着皮带去安检。

  由于去联合国实习完全是志愿无偿行为,在美国如何生活是摆在每个实习生面前的问题。潘菁蕴以450美元的超低价格租下了父母一个美国朋友的小公寓。

  房租和机票是3名女生在联合国实习期间最主要的支出,每人花费平均都在2万元以上。“回国后,很多同学问我,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值得。”潘菁蕴说,2万元钱是否能换回充实的体验,要靠自己的努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