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但愿老奶奶送鞋垫不再是新闻 □ 李振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9:00 解放日报

  “老百姓对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非常满意。一位老奶奶为表达感激之情,专门给书记、市长纳了一双鞋垫,托我亲自转交给领导,今天我把它带来了。”30日,在某市市委小礼堂举行的为民办实事目标综合验收汇报会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市民代表、某社区党委书记从口袋里拿出两双鞋垫,转交给了有关市领导。

  老奶奶给官员送鞋垫,有人立即想到了轰动效应,立即想到了官员与民众鱼水情的回归,立即想到了当地市领导成了爱民模范,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榜样,但笔者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些,而是首先想到了,现在的官员为什么没有人送鞋垫?市领导受到群众送鞋垫的待遇,为什么成了新闻?

  革命战争年代,党、根据地政权和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干部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没有人民群众的小米,就没有人民战争的胜利,没有人民群众的独轮车,就没有解放战争的胜利,没有人民群众这样的“水”,党、根据地政权和人民军队就无法存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就缺少了立足的基石。别说是一双鞋垫,甚至连老百姓的烟袋,毛主席不是也接过来抽过吗?老百姓土碗里的开水,周总理不是也接过来喝过吗?朱老总脸上的汗水,不是也用老百姓的毛巾擦过吗?当时老百姓送一双鞋垫,会成为新闻吗?即便是解放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之内,老百姓给市委书记送双鞋垫,会有记者跟着抢拍照片吗?老奶奶在国庆前的一个周末给市委书记、市长纳好的鞋垫,三个月后被送到了两位领导的手上,成了轰动的新闻,这到底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当地领导确实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实事,让老百姓满意,一方面不是也说明我们的领导与人民群众的确还有一段距离吗?

  有关领导表示“我们会永远珍藏”。但笔者建议,你们要是喜欢这双旧花布做的底子、纯棉白布的面子、做工略显粗糙的鞋垫,不妨就高高兴兴地穿在脚上,不要嫌它粗糙,更不要嫌它普通,它既然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厚爱和厚望,你们就应当以此为动力,继续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继续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古人早已经告诉了我们为官为政的道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时期党也在时时刻刻告诫各级干部,要牢记人民的重托,做人民的公仆。一双粗糙的鞋垫,但愿它时时刻刻鞭策着官员们奋进,但愿新年的钟声,时时刻刻让官员们感受到改善民生带来的压力,不用挥鞭自奋蹄。为政者如果都能照此办理,相信老奶奶送鞋垫就不再会是新闻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