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常思为民之策 常办利民之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06:00 浙江日报

  开栏的话:本报今起推出“关注民生”栏目,介绍我省部分地区和有关部门为民办实事的经验。这些地方和部门的工作实践和经验,值得各地借鉴和学习,推进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完善和落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这几天,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余姚市大岚镇南岚村。这条公路是余姚市2006年实施乡道砂石路面改造的47条乡道之一。近几年来,余姚市坚持把道路建设作为构建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措施之一,先后实施了县道“砂改油”、农村公路建设等工程,为农民增收致富插上了“翅膀”。

  常思为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我省各地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持之以恒,努力构建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为民办实事

  不是“一时之功”

  湖州市花3年时间为全市2057户农村低保户改造危房,让困难群众展露出笑脸;衢州3年来投入资金约2亿元,改善和解决了23.47万农民“饮水难”……为民办实事不是“一时之功”,各地纷纷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为老百姓办实事。

  早在2004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涵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十个重点领域的实事内容。每条都关系着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每项都有明确的量化目标,并通过民情反映机制、民主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督查考评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尊重民意、科学决策,实事实办、注重实效,保证为民办实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从2005年开始,省政府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并且一一兑现。全省机关还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行政成本”主题活动,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作风。

  根据省委的工作部署,各市、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就为民办实事的项目选择、工作要求、责任落实等,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通过制度化建设,规范化操作,逐步建立健全了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把为民办实事这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如今,全省各地已经普遍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级民情接待日、全程办事代理制、“365”服务窗口、民情民事调处服务中心和“农技110”服务中心,以及党员联系群众、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会客厅、党员志愿者服务等制度,努力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为民办实事

  不能“一厢情愿”

  2006月12日15日,嘉兴媒体刊登了一条特殊的“告示”:南湖区“2007年政府实事工程、政府工作重点”金点子征集启事。请社会各界人士积极献计献策。岁末年初,类似的“告示”在我省各地时有所见。对于党委政府部门来说,年底之前,想一想来年要为百姓办的实事,已成为一种“习惯”。

  为民办实事不能“一厢情愿”。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各地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将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办实事的依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并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群众来信来电来访以及政府网站等多种渠道,广泛征询为民办实事项目。待工作计划确定后,要根据实事项目内容,明确分管领导、承办单位、完成时间和工作要求。

  在我省很多地方,每到年初,领导干部都要深入基层,主动“问计于民”,了解群众需要党委政府部门做什么,调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此作为每年党委、政府实事工程的依据,确保所办实事真正是群众最欢迎、最关心和最需要的事。杭州、宁波、温州等市在确定为民办实事项目时,事先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公开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广大群众利用市长信箱和热线电话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参与度,也增强了政府办实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由于广大群众的参与,各级各部门的实事项目针对性更强,真正办群众普遍关心的事,办好群众想办的事,办实事办到群众心里头。

  为民办实事

  要让老百姓评判

  实事办得好不好,要把更多的“话语权”让给老百姓。省委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为民办实事还要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层层抓落实,以实际成果取信于民,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为了防止一些地方把“民心工程”搞成“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我省各地加强对为民办实事工作的考评,把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人大对政府部门工作评议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

  从2005年开始,绍兴在全省率先在干部考核中引入民意测试等,将政绩交给老百姓去评定。杭州、温州等地还开展了“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让群众对机关单位直接进行评价,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杭州市还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不满意单位”的单位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把评判权交给人民群众,各级党委、政府办实事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路,政府的“钱袋子”更多地向解决民生问题倾斜。

  文教卫事业支出54亿元,支农支出33亿元,抚恤与社会救助支出17.3亿元……2003年以来温州市级财政支出“账本”中,有关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为民办实事项目等非常醒目。

  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不刮一阵风”,各项实事工程也因此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成为连接党委、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