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忍不住成为“时间大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02:08 大众网-齐鲁晚报

  1月5日,在西安出差的青岛人丁军元冲向网吧,“断网”两个多星期的他心系自己的另一份工作——“捐献时间”网的“时间大使”。2007年之初,这个首先由上海“白领”发起的国内第一家借助互联网力量把志愿者和需求者用C2C(客户对客户)方式联系起来的公益平台,在进入北京、河北等地后,正逐渐形成它的“山东团”。

  被“捐献时间”网吸引

  “我实在忍不住了。”丁军元在电话里描述起他被这个网站吸引的情景。2006年9月底,浏览“捐献时间”网站3个多月的丁军元向网站管理员寄出了申请并递交工作计划,当时该网站正面向全国征召“时间大使”。10月,他正式得到批准,负责发展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认证山东地区志愿活动的“需求者”等工作。“网站关于‘时间捐献’的概念,以及将C2C模式运用到公益活动让我着迷。”丁军元说。

  在这个网站主页的左上方,有一个数量统计,从2005年10月23日至今,在全国各地已参与727名志愿者,共捐献4284小时,共使20933人受益。“很多人可能没有余力捐钱捐物做慈善家,但很有可能乐于捐献时间做志愿者。”这是网站创始人刘润先生的主要理念。

  “只要你愿意参与公益活动,你就可以注册。”丁军元介绍说,注册时需要填写你的个人信息、专长技能(诸如医疗陪护、授课等)、志愿计划。志愿者拥有自己的网页,记录了你所参与的公益活动、帮助过的人数、捐献的时间和得到的评价,信用评价可以累计。“在山东,举例来说,青岛有87个注册志愿者,济南有26个。”

  做志愿活动的“红娘”

  “C2C”模式即为“志愿者”和“需求者”提供一个互相知晓和沟通的平台。“捐献时间”网站的管理员郭磊把这种作用比作“红娘牵线”:让有意帮助他人的人知道去哪里提供帮助,让需求帮助的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志愿者。活跃在这个网站上的“需求者”目前是各地的各种公益组织。

  2006年12月初,中国海洋大学爱心社的副社长肖朋在学校论坛上看到了丁军元发布的有关“捐献时间”的帖子。“头一次看到提供志愿者供需信息的平台!”肖朋立马有了兴趣。在跟丁军元联系后,经过申请和管理员批准,他成为该网的“需求者”。2006年12月30日,肖朋在网上发布了“陪老人过元旦”的志愿需求。2007年1月1日,有30多名志愿者聚集起来,分头前往青岛的两家爱心护理院,陪老人们过了新年。

  挖掘需求者资源

  目前,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需求者资源,是丁军元和他的“时间团队”面临的首要问题。”因为志愿要靠需求来拉动和维系。”

  最早开始联系“需求者”时,他曾给青岛的近10个公益组织发去信件,目前成为“需求者”的只有3个。“许多人对于网上志愿服务的评估和真实信息的输入不能理解,其实这只是一种能使服务和受助双方都感觉愉悦的激励机制。”

  青岛海洋之心志愿者协会的解娟娟,组织过多次志愿者活动,如何把志愿者身上一时的热情维系下去,成为她常常思考的问题。“用真实姓名参加活动和接受评估,是对志愿活动的一种持续的激励。”

  “捐献时间”的理想运作模式是达到网站上志愿者与需求者的自由匹配,“让希望奉献爱心的志愿者,只要点击鼠标,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提供志愿服务的活动,就像去淘宝网上买东西那样平常。”郭磊说。


本报记者 杨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