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坚持科学发展 做强特色经济:云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09:30 云南日报

  云南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这里有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甚至寒带的大多数植物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有1.7万种。

  这里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珠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的源头和上游,大小600多条河流,在高山峡谷间奔腾,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这里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已发现矿产142种,有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等9种矿产保有储量位居全国首位,铜、镍金属等保有储量居全国第3位。

  这里有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苍山叠翠,洱海映月,三江并流,傣家竹楼,丽江古城,香格里拉,让人流连忘返……

  云南人没有辜负大自然的厚爱。用今天的目光来审视云南经济的发展历程,特色经济始终贯穿其中。云南的发展,任何时候也都离不开特色经济,正如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所说:“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竞争力。云南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符合云南特点的发展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云南的特色经济发展迅猛,一些特色产业开始发挥支柱的作用,云烟、云南旅游、云药、云花等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从2006年12月5日开始,我们在云南基层采访近1个月,走乡村访农户,下企业到地头,足迹遍及14个市(州)21个县,所见所闻令人振奋:云南的特色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战略调整,即在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好”的方向迈进,产业化、集约化带来了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滇南普洱茶、版纳橡胶、思茅咖啡、元谋蔬菜、斗南花卉远近闻名;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迅速崛起,昆钢、云铜、云天化、云冶的年销售收入相继突破百亿元,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4450万云南人民在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征途上,正不断谱写着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把握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打通国际大通道,云南从开放的“后方”走向“前沿”,借开发带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在更广阔的天地谋划特色经济的布局

  云南的封闭曾经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这里94%的面积属于山区,横断山、乌蒙山高耸入云;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奔腾不息,高山深谷相间,山川湖泊纵横,严重制约了云南与外部的交流和特色经济的发展。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云南位于我国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相通的接点,是我国从陆路融入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通道。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的开发,就使云南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桥梁。

  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云南开放发展提供了条件,而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则为云南发挥区位优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重新审视自己的区域定位,云南省的决策者认识到,云南经济要有大发展,必须在开放上有大作为。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云南的特色经济才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云南开放发展的关键在于通道建设。要以国际大通道建设挣脱交通的闭塞,从陆路融入全球经济。”云南省代省长秦光荣说。在中央的支持下,云南积极建设公路、铁路、水路等多条通向国外的大通道。

  干线公路朝高速化发展。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头6年,云南连续6年公路投资总额突破100亿元。2005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达262亿元,相当于从1950年到1985年35年间云南公路建设投资总和的15倍多。中越公路通道、中老泰公路通道、中缅公路通道云南境内部分已基本完成高速改造或高等级化。

  铁路通道逐渐向境外方向延伸。云南目前已形成总里程达2327.3公里的贵昆、成昆、南昆、内昆、广大准轨铁路和昆河米轨铁路为骨干的铁路营业体系。连接中越两国的“泛亚铁路东线”、连接中老泰三国的“泛亚铁路中线”、连接中缅两国的“泛亚铁路西线”建设正在全面展开。

  水运正在走向区域合力、多国联合整治和开发。2001年6月,澜沧江—湄公河上中老缅泰4国商船正式通航,近期年通航能力可达600万吨。从河口沿红河到越南海防,是云南最近的出海港口,中越红河水运通道,年通过能力最低可达100万吨以上。中缅陆水联运通道,这条直入印度洋的水运通道年通过能力可达2000万吨。

  在通道建设过程中,云南合理部署交通结点,加快沿通道布局生产力,同时千方百计促进外贸发展,确保国际大通道运量不断增长,通道沿线的特色经济活力被充分激发出来。

  处于全省出海通道必经之路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提出了一句富有激情的区域定位口号:云南从这里走向大海!大通道带来大流通,该州砚山县的辣椒,文山县的三七,都形成了远近闻名的交易市场。因为有了市场的聚集,农业产业化步伐迅速加快。砚山县许多通过辣椒贸易致富的企业家,开始向深加工转型。在砚山润辉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猛告诉记者,他从1991年开始经营辣椒,现在不仅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把辣椒远销到海外市场,而且公司成功地从单纯做贸易转型,目前已开发出好几个辣椒深加工产品。

  大通道建设在客观上加快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昆钢、云铜、云天化等一大批企业集团走出国门,在更大的市场开拓。“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十五”期间,云南省进出口总额从不足20亿美元增加到60亿美元,利用外资实现了新突破。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以产业重组提升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把特色优势转变成竞争强势,云南特色产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小而散”走向“大而强”,逐步走上集约式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特色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可持续地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云南省的特色经济发展存在产业化水平低、结构分散、生产集中度不高、浪费资源和无序竞争等弊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云南特色产业的建设作出规划,提出继续巩固和提高烟草产业,加快建设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全面提高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重点的矿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围绕这些重点特色产业,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整合提升的措施。

  措施之一:对资源型企业实施产业重组,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2005年7月15日,省委、省政府决定对云天化集团、云南石化集团、云锡集团、东源集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中轻依兰和云南磷肥工业公司(大黄磷)等7户企业实施“7变3”整合重组。经过一年多的内外资源整合和结构重组,新的云天化形成了以化肥、磷化工、精细化工为核心主业的化工大集团,在磷化工企业中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由东源集团和云南石化部分企业组成的云南煤化工集团形成了以洁净煤产业为主业,煤炭采掘加工、煤电铝、炼焦、新型煤化工等完整的上下游产品体系,资产总额超过80亿元,成为云南煤化工的龙头;新的云锡集团把世界3大知名贵金属研究所之一的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纳入旗下,通过优良资源与先进技术“联姻”,成为集研发和加工于一体的世界最大锡生产企业,公司的主导产品“云锡”牌精锡、锡铅焊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近40%。

  云南省经委主任刘绍忠介绍说,通过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云南矿业开始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目前,全省探明保有资源储量中43%的铜集中到云南铜业集团,74%的锡资源储量集中到云南锡业集团,64%的铅锌资源储量集中到云南冶金集团、金鼎锌业公司和祥云飞龙公司,71%的铁矿资源储量集中到昆明钢铁公司和禄丰德钢。经过产业重组后,云南的锡和铜在国际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中有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措施之二:整合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推进循环经济,提升特色经济的资源利用效率。

  特色资源优势要转化成经济优势,必须促使资源向工业靠拢,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增加附加值。这其中,电成为重要的连接纽带。

  除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电,云南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水能资源。据统计,全省水能资源可开发容量9795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约占全国总量的1/4,其中85.6%以上的可开发水电资源集中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截止到2005年末,云南全省电力装机约为132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850万千瓦,不到可开发容量的十分之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和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四大水电基地云南占一半,显示出云南水能资源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电力资源丰富,使得很多地方有条件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把附加值更多地留在当地,而不是简单地初级开发。在宣威市羊场磷电一体化工业基地,记者看到,由国内最大的黄磷生产企业江阴澄星集团投资24亿元的磷电一体化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项目的核心在于煤炭资源。”宣威市委书记朱兴友介绍说,它利用宣威当地丰富的煤炭、煤矸石等资源进行发电,再利用周边会泽等地磷矿资源生产黄磷,黄磷再深加工生产电子级和食品级磷酸,附加值可提高2到3倍。

  和宣威一样,云南各地纷纷发挥磷矿资源和技术优势,推进“磷电结合”、“矿化结合”和“矿肥结合”,强化磷化工,适度发展煤化工,不断延伸产业链。

  措施之三: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对优势企业以大集团大品牌战略进一步做强,形成集群式发展格局。

  云烟、云药、云花是云南生物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柱,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保明虎告诉我们,他们通过政府贴息引导、科技支撑结合、金融政策扶持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把品牌做大做强。

  云南烟草积极进行机制和体制创新,推进省内企业整合、省外品牌扩张,9家烟厂合并成3家,经过联合重组,红塔集团和红云集团成为我国烟草行业规模排名前两位的企业。36个品牌整合到20个以内,红塔集团和红云集团输出技术和品牌,先后与山西、内蒙古、吉林、辽宁等省区的烟厂合作,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在总量控制的条件下,云南各烟草企业通过机制、体制和技术创新,实施大企业和大品牌战略,烟草行业在2003年实现利税383亿元的基础上,2006年利税将超过50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烟草产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大的特色产业。

  云南是中药材的宝库,生长着5000多种天然药材,孕育了“云南白药”等闻名遐迩的传统老字号。但近年来,云药在整个中药市场地位逐渐下降。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百年老店利用品牌优势,成功寻求战略投资者。在与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成功重组后,云南医药集团设定了新的发展目标: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整合云药体系,造就一批响当当的自主知名“白药”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云花不让云药。如今在全国鲜切花市场上,平均每两枝花中,就有一枝来自云南。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营销商,循着花香,云集于云南的花卉交易市场。由于良种繁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后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独到创新,“云花”品质明显提高,现已基本占据国内的中高端市场。

  “做大品牌,才能做大产业。”玉溪烟草、斗南花卉、元谋蔬菜、陆良丝绸、思茅咖啡、版纳橡胶、滇南茶叶,紧扣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云南将特色经济的文章做得淋漓尽致,培育了一批地域色彩鲜明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名声赫赫的龙头企业,出现了一个知名品牌点活一片、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

  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特色文化带动旅游致富百姓。在云南,特色经济正在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城乡协调的有效载体

  发展特色经济,对云南而言,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在这个山区面积占到94%,农村人口占到80%的省份,发展特色经济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特色经济发展得好,一系列社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在勐海县,我们目睹了普洱茶产业给农民带来的变化。“班章村的干毛茶每公斤已经卖到300多块钱了。”布朗山乡党委书记张志敏说起来喜笑颜开。布朗山乡交通闭塞,生产落后,曾经是勐海最穷的乡镇之一,而班章村正位于布朗山乡,3年前人均收入不到800元。现在,全村117户农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4000元。“前两年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茶叶能卖这么贵。”这位朴实的乡镇干部到现在似乎还不太敢相信这个事实,仅仅在三四年前,这种茶叶每公斤才卖到12元。除了种茶的直接收入大幅增长,包装茶叶的竹筐、笋叶等都出现大幅度提价,而精制茶厂的扩张也为许多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家在思茅的农民谢春发特地跑到勐海租了10亩茶园来种,他告诉我们:“收入比在老家要高不少。”2005年,勐海县地方财政收入虽然才4337万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916元,普洱茶产业的贡献至关重要。

  对农民来说,特色经济的产业化程度越高,他们受益的程度也就越大。因此,云南特别注重增长潜力大、增效时间长、增收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培植,做好带动、辐射千家万户的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大文章,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特色经济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目前,全省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85家,平均每个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个。

  在丽江束河古镇,我们见证了旅游业开发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实惠。71岁的纳西族老人白性刚一家经营着一个小餐馆,他家地道的农家菜吸引了各地游客。“我们家6口人,靠这个院子的房租和餐饮,一年能收入8万元。”他笑呵呵地说,“现在我家又在翻修原来不住的老宅子,来年又要多一个院子的收入了。”像白性刚这样通过从事旅游服务业致富的群众,镇上还有很多。束河核心区几个村社的1000多户人家,2002年人均收入只有800元,如今通过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人均收入已达4000多元。

  近年来,云南提出实施旅游“二次创业”,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文化内涵,实现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跨越。正是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使云南之旅充满活力。不知道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给傣家竹楼引来了多少游客;一场“云南映象”,又将给云南招来多少旅游订单!还有“丽水金沙”、“勐巴娜西”、“纳西古乐”……说起这些充满民族风情的文艺演出,云南人如数家珍。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心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像当年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

  特色产业兴起为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实惠。2002年到2005年,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08.8元增加到2042元,累计增加433元,年均增长8.2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并不能单纯依靠特色经济的发展。云南省出台多项政策和措施,从增加公共财政支农资金入手,全面、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悉,2006年,支持新农村建设被云南省列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省级财政投向“三农”的资金比上年增加5.5亿元,占当年省级行政项目资金的50%。

  云南的生态资源丰富,但云南许多地方的生态承受力却相当脆弱。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特色经济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对云南来说,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好特色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

  以前人们说到云南,总是会想到高原明珠————滇池。但由于长期忽视生态保护,滇池水质严重污染。一朝被污染,千日治理难。今天,人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治理滇池,仅“九五”到“十五”期间就投资了44.3亿元,尽管如此,在云南,我们听到的最乐观的估计是“基本遏制住了滇池水质继续恶化的势头”。

  痛定思痛,云南的决策者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特点和优势,也是最大的资源和资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云南特色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对云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的共识,让工业城市玉溪把“生态立市”作为首要的战略。位于玉溪市境内的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淡水湖,蓄水量相当于12个滇池。徜徉在抚仙湖畔,远山如黛,湖水似镜,玉溪人告诉我们:为了守住这泓碧水,玉溪市先期投入1亿元治理,湖中300艘摩托艇停止运营。曾经因此蒙受损失的澄江县禄充镇村民胡六生说,现在湖水清了,游客多了,总体上村民的经营收入反而增加了。“现在才晓得,这湖是我们的命根子。”

  我们还了解到,近年来的治理保护行动中,在抚仙湖岸边的禁止开发保护区流域,玉溪市先后关闭了42家小造纸、小黄磷企业,112座小铁厂;拆除39个宾馆、饭店和小吃摊点。

  大理人更是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洱海。他们把保护洱海的任务分解细化到各部门、各镇和开发区,把干部的政绩与环境保护挂起钩,并且严格地执行,缓解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早在1989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就制定施行了《洱海管理条例》,2003年又根据洱海的实际情况对条例进行了多次修改,作为管理和保护洱海的法律依据。大理市洱海管理局水政科科长杨志宾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目标如期实现,市委市政府与市属39个部门和沿湖11个镇、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大理市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目标责任书》,各签订责任书部门还分别与下属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将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机制。”

  管理严格的结果是洱海的生态得到有效的保护,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关镇兆邑村的渔民李立标告诉我们:“过去由于过度捕捞,一天只能捕4至5斤鱼,洱海的生态环境也受到影响。现在不一样了,半年的禁捕期过后,每天能捕二三十斤,收入比过去有了明显的增长。”旅游业亦是如此,大理旅游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字旭东告诉记者:“游客愿意到大理来,奔的就是苍山洱海这张‘名片’。”名片擦亮了,游客就会接踵而来。2006年大理地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03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29亿元,同比增长21%。

  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我们了解到,全县生产总值的65.2%以上来自林产业,工业总产值同样有65%来自林业。县委书记查定明认识到,能否在林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县域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只要山上绿树成荫,我们老百姓的致富路上也就‘绿树成荫’。”他说,景谷一直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林业发展的首位,做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十五”期间,景谷累计完成造林面积96万亩,林业加工业取得快速发展,2005年林业总产值达到10.55亿元。更为可喜的是,2005年景谷农民人均纯收入1746元,其中720元来自林业收入。

  类似的例子,我们在采访中见到很多。云南省已经提出,要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抓好生态脆弱地区的恢复治理,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解决云南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省委书记白恩培说。现在,云南再次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于云南总体上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的实际,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挥特色经济的比较优势,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我们看到,在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道路上,云南人民鼓足了干劲,也充满了信心!

  经济日报赴云南采访组(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