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温州深圳模式可否复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4:47 中国经济周刊

  温-深模式可否复制

  随着温州、深圳模式的成功,国内个人建房是否到了一个重新转向的节点?于凌罡在其博客中将温、深模式以及未来想通过自己公司拿地归结为主要的几种模式,认为北京的方式在温州未必能成功,而温州模式同样未必在北京能有效果。

  于凌罡分析认为,所有的方案都是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根据当地的情况不断改进过来的,以温州为例,民营资本发达,资金面充沛,民众敢于冒险,建房资金筹措相对容易;同时协会、合作社等机构早已为市场接受,由其组织可谓一呼百应等。

  上海个人合作建房者似乎要迎合温州模式,个人建房者组建的家圆投资咨询公司近日宣布,上海首个合作定制建房项目已经启动,其负责人表示,当募集的保证金达到500万元后,该公司将开始委托

开发商买地盖房。

  不过,北京另一合作建房牵头人、仁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宪生则更倾向于深圳模式,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今年1月中下旬即将启动的退休社区项目,会考虑到周边区域寻找一些成熟项目,在建工程、烂尾楼等都可能被选中。

  对此,正忙于在重庆推广温州模式的赵智强说,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是个人合作的集体行为,只要能让消费者买到便宜房子,就是个人合作建房的要义。“一场旨在挑战房地产行业运作规则的个人建房运动已全面铺开”。★《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林森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