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立希望唤起人们环保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10:33 央视《纪事》

  张自立旁白:“今天一早,我们来到黄河入海口的水文站,我站在正对着水文站的黄河岸边 ,久久地凝视着我们的母亲河,从我身边轻轻地流过。此时此刻,我是多么地想对着黄河,向那些非法排污者说一声,我们夫妻二人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取水,并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有人说过程永远大于结果,我们这次就是要通过取水的过程,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张自立对妻子说:“好了,终于取到母亲河的水了!盖上吧!这要往那一搁,只有不招它,很快就澄清了。”

  张自立的妻子说,“这哪能不招它,你这车里。”

  张自立说,“回去以后吧!估计淮河的水取来会浑得多。”

  张自立的妻子说,“那也没我们那排污口的水浑。”

  张自立说,“那到是实话。搁着吧!妥了!”

  二人看车,张自立妻子说,“点火时间在这边调。”

  张自立说:“现在还要抬呀,费大事了!那走吧,慢慢开吧!”

  2006年10月2日,山东省东营市摩托车修理店

  张自立说,“稍微大点,就哐当一下,好像齿轮在动。”

  摩托车修理店老板高宏说,“那齿轮线坏了。”

  张自立说,“试一下吧!”

  高宏说,“不用试,你一说我就知道,我骑摩托车两次上西藏,全国摩友驿站就是我办的几乎就是我办的。”

  张自立说,“你办的?摩友驿站?”

  高宏说,“我可以把路上各地的电话号码给你。”

  张自立说,“哎呀!这么巧!你说坏到这个地方倒是对了。我准备去(青藏高原)的时候给你来信。”

  高宏说,“行。我把我走的光盘给你。”

  张自立,“好的。”

  高宏说,“我送你一桶机油你路上换,去年我在青藏高原的时候,7000公里没换油,这个机油的产量和试验报告都是我做的。”

  张自立说,“多少钱?”

  高宏说,“不要钱。”

  张自立说,“不行。”

  高宏说,“这是车友的见面礼物,这个机油让你能跑下来就行了。”

  张自立说,“不行,那怎么行呢?!”

  高宏说,“我现在在家里。”

  张自立说,“我们就收下了,给钱你又不要。我们现在就是要找旅社,我们住的是最便宜的地方,能不能提供一下这个。”

  高宏说,“从这往左一拐,算了到我这儿住吧!”

  张自立说,“那怎么行呢?!”

  高宏说,“晚上咱们一起喝点酒。”

  张自立说,“那太好了,太好了。”

  张自立对观众说,“今天,我还有一个事情,还想说给你们,但是我又不想说。可是,话到嘴边我还是要说出来,我说出来你们都知道,就是我们河南有一个癌症村,这个癌症村就是我们马家河的下游,马家河、沙颖河,路过人家的村庄,绕了半圈就走了。

  水走了,地下水污染了,村民就是吃了地下水生了病。同志们,不环保行吗?!再这样下去,我们要遭殃的。”

  山东省东营市摩托车修理店,高宏倒酒说,“晚上喝点酒解乏!两位老人家不容易,你们的精神可嘉值得学习。”

  张自立夫妇,“谢谢你!”

  高宏说,“我们今年也是呼吁环保,保护母亲河,关爱三江源,我们从黄河入海口出发,直接骑摩托车到黄河发源地,黄河母亲河的水,源头的水,我都带过来了。”

  张自立说,“你带过来了啊!我还要去取呢!”

  高宏说,“当时我们的矿泉水瓶子,带回来的水,你可以尝一尝。这个水放了接近两个月,一点不变味,这就是母亲河上游发源地的水,当时藏民在那里供着一个牛头,小伙子在那捧着喝,我们都捧着喝。”

  张自立说,“今天认识你也很高兴,使我脑子在想,下一步到青藏高原去,能不能去?”

  高宏说,“你骑个三轮车你走川藏公路去,还不如徒步的呢?!川藏路是最难走的,3000多公里,海拔6000米以上,那个路最难走,坡大。”

  张自立妻子说,“想一想吧。”

  张自立发愁的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再给你提出个要求,你能不能把你这个水,分点给我一点点?”

  高宏说,“可以。”

  张自立说,“可以吧?!”

  高宏说,“我这个水就是拿回来给大伙看的。”

  张自立说,“这水很甜吧?”

  高宏说,“你尝尝,这水喝了不会闹肚子,你放心!”

  张自立说,“是很甜的。”

  高宏说,“纯正的母亲的乳汁。”

  张自立说,“你就忍痛割爱,给我一点点,我就倒一点点。”

  高宏说,“您倒,我给您一半。”

  张自立说,“太珍贵了!我就可以郑重地给观众们,朋友们说这个水就是东营高宏取过来的,因为我已经感觉到不可能了。”

  高宏说,“因为今天我看叔叔这个壮举,很令人感叹!”

  张自立妻子说,“倒了不少,倒一半。”

  张自立说,“太好了!这就是我们母亲河源头的水,我取不到但是我已经取到了!这样吧,我还有一个要求,我们能不能合个影一块儿。”

  高宏说,“可以,那很好!”

  张自立对妻子说,“来,去拍一下!”

  拍照时高宏说,“这是我们母亲的乳汁!”

  拍完照高宏说,“在黄河源头,我做了一首诗叫《黄河行 》。”

  张自立说,“能把这首诗给我念一遍吗?”

  高宏说,“好的。”

  张自立说,“咱们听一听,高宏念一念。”

  高宏说,“叔叔、姨、哥、嫂我献丑了。《黄河行》,滚滚黄河东入海,轰轰铁骑溯流来,拥抱我们亲爱的母亲,饱览黄河的风采!壶口瀑布壮观,飞流直下,黄土高坡烈日炎炎,迎风雨过泥潭,晨曦晚霞披双肩,一路坎坷一路欣欢,一路豪歌一路辛酸,我们黄河儿女千百万,汇聚黄河源,感恩我们亲爱的母亲,五千年来哺育情深。”

  第二天一早,张自立说,“就这样吧!”

  其他人说:“路上慢点。”

  张自立说,“好,再见了。”

  张自立旁白,“能在山东取到黄河的源头水,本是个非常高兴的事,心里却有了一种苦涩的感觉,我又想起了家乡的小河,想起了一路上看到的,那些被污染的小河,它们最终是要流进大河,流进我们的母亲河的!”

  字幕:2006年10月8日,江苏省

连云港市,已行驶7730公里,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宣教中心张自立对工作人员说,“你们也经常接待像我们这样,环保万里行的吧?多不多?”

  工作人员说,“每年好像都有。”

  张自立说,“每天都有。”

  工作人员说。“每年都有。”

  环保局宣教中心洪石主任说,“不是一般的多,真的,我们现在都觉得

  有点不堪重负的味道在里面了。”

  工作人员给张自立一本书说,“这是我们本市的环保志愿者。”

  张自立说,“这是哪里的环保志愿者?”

  工作人员说,“走黄河。”

  张自立说,“你认为,这是出书了,你认为像我们这样环保的志愿者,有这么多人到你们这里来,到全国去,你认为有用吗?对环保能不能起到(作用)?”

  工作人员说,“有用,怎么会没用呢?!当然有用了,环保要不是民众起来的话,哪能走到今天?!美国那时候 1970年,老百姓起来呼吁政府要治理污染,重视环保,后来联合国不是开环保大会了吗?本来它是来自于民间的。”

  张自立说,“那你说你们不堪重负?指的是哪个方面呢?是人来得太多,你们感觉到工作忙 应付不了?”

  环保局宣教中心洪石主任说,“不是你这样理解的,你比方说,志愿者来讲的话,以前的话 一来的话,很多人来了就伸手要钱,我们的经费,我们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我哪来那么多经费给你们?去年一年光接待志愿者,接待了150多人,你说现在实打实地说,真正在做这个的 ,我估计全国大概应该也不超过,据我了解大概在做的,不超过五十个人,真正在做环保,他们不盖章 。”

  张自立说,“现在也到下班的时间了,我给你说一下,我们来就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呢,就是希望你们给我们,我们这次出来都是这样写的,写几句话,盖上章证明我们到过这里。第二个呢,我们夫妻二人做了歌曲,环保歌曲,我们要演出,还希望你们能给予帮助,给我们提供个场地,联系一下,我们要演出几场,然后再到其它城市去。”

  洪主任说,“那只能等下午上班的时候了。”

  张自立说,“下午上班?”

  洪主任说,“下午上班以后再联系。”

  张自立出门说,“在这儿。”

  妻子问,“办好了?”

  张自立说,“完了,办好了。”

  洪主任说,“像这种老同志的这种方式,从我内心来讲,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赞同,不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呢?因为你所做的,发挥的作用应该说是寥寥无几,没有什么作用,应该说人家说叫过眼烟云,他这连过眼烟云可能都算不上,只不过他活动这一阵,很可能有人有点同情,有点什么,但过后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这就要靠政府,靠相当一级部门去配合。”

  2006年10月8日 下午,连云港市凤凰广场

  张自立对观众说,“在我们开封,有一位领导,我就跟他说,这样的水我们吃你也要吃的,他就说我们吃的都是矿泉水,我说同志你错了,你光喝清水能生活吗?能活命吗?!你每天必须要吃青菜、瓜果,这些粮食,因为马家河是个农灌河,它种植东西不可能把它毁掉,一定要卖到城里,你不吃吗?他回答不上来了。

  可现在我给大家说,如果你们家乡的小河在污染,你们关着门在里面光喝(矿泉)水,能活命吗?!就是为了这些,我们俩口子就这样一路走来。这是2006年9月14日,取自淮河上游的水,看就是这些水。可是淮河入海口就在你们的脚下,我就是要看,看一看。淮河入海口的水到底是什么样子?我要把水取过来,把这两种水搁在一起去宣传,这是污染防治法给予我们的权利,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都有检举、揭发、举报和宣传的义务和权利,我们就是要拿起这个武器,去狠狠地痛诉那些排污者,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

  观众说,“对。”

  张自立说,“好,谢谢你们!”

  夜路上,妻子崔永光问,“凉不凉?”

  张自立说,“不凉不凉。”

  张自立问路,“现在上灌云是一直走,对不对?”

  路人说,“马上就到了,灌云,顶多9点20分,从转盘路转过去,再向东。”

  张自立说,“那好的,我们走了啊!”

  路人说,“好你走,我后面走。”

  张自立说,“好的。”

  2006年10月8日22点,江苏省云港市灌云县,已行驶7790公里

  张自立问,“师傅,我再问一下,咱们这个地方住宿,最便宜的是哪个地方?我们要住下来。”

  路人说,“随便哪里都便宜,你今晚不上燕尾港去了?不想去了?”

  张自立说,“去,我们去是去。”

  路人说,“你们做好事是环保万里行啊?!”

  张自立说,“对,我们就是宣传环保的。”

  路人说,“去燕尾港看一看,全是黑水。”

  张自立说,“我们就是要去取水的。”

  路人说,“那取水正好看看,那边都是化工区,排水啊,酒精厂、造纸厂,那边老百姓都

  拆迁了,准备拆迁。”

  2006年10月9日,我们听从老百姓的建议前往燕尾港

  张自立对妻子说,“看这个水,红的。这是黑的。在想这些水流到哪呀?跟咱们取的水是一样的水,一模一样的水。”

  妻子崔永光说,“化工嘛。”

  2006年10月9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燕尾港,已行驶7830公里

  张自立问,“同志,我想问一下,刚才你说环保万里行怎么样,牵扯到我们的事,我想问一下你们是?”

  路人回答,“我是园区的。”

  张自立,“园区的?”

  路人回答,“工业园区的。夫妻俩,是吧?!”

  张自立给路人看报纸说,“你要不相信,这是自费奔波数省宣传环境保护,与你们没关系,你们不要(担心)。”

  路人说,“我是这边园区环保局的。”

  张自立说,“你是哪的?

  路人说,“环保局的,咱们是一家,去坐一坐。”

  张自立说,“天下环保是一家,都是中国人嘛!”

  江苏省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环保分局马局长说,“走吧,到我们园区坐一坐嘛,有些工作向你们汇报汇报。”

  张自立说,“你是环保局的,给我们汇报。”

  马局长,“有什么事情我们来沟通沟通。”

  2006年10月9日,燕尾港灌河入海口,在灌云县环保分局的协助下取水。

  马局长,“瓶拿了吗?”

  张自立,“拿了。”

  马局长说,“吃个便饭,行不行?你想喝酒就喝点酒。”

  张自立说,“我们还要赶路,真的。”

  马局长说,“赶路不急一个小时,半小时的。”

  张自立说,“不了,谢谢你们的好意。”

  马局长说,“你们这么一把年纪出来也不容易,我们应该帮助你。”

  张自立说,“你已经帮助了,帮我们取水,已经帮助我们了。”

  张自立对妻子说,“你想他今天请咱们吃饭,目的是什么?你清楚我也清楚。”

  妻子崔永光说,“一看到咱们环保万里行就紧张。”

  张自立说,“都清楚,他们清楚,咱也清楚。”

  路人问,“同志,你是哪里的?”

  张自立说,“我是河南开封的。”

  路人说,“辛苦啊!你这个环保万里行,我一看我就知道你是个好人、热心人,也是个正直的中国人,我告诉你,但是做这个事的人,要有相当的毅力,相当的勇气,相当的奉献才能做。”

  张自立说,“没有什么,我也是就理解一点点,对环保。”

  路人说,“就一点点,每个人都有像你这样一点点,我们国家(的环境)就有希望了,我们子孙后代就有办法了,就有救了!”

  张自立说,“就是这样,说得太好了。”

  路人说,“我们这里已经刚刚开始污染,那个水到排海里面去,鱼都呛死了。”

  路人对另一人说,“这是万里行,环保万里行,把环境保护好好的,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乐土!”

  另一路人说,“燕尾港这个地方啊!进来了这么多的厂啊!对我们老百姓伤害很大,我们的子女都不敢回来了,看到你们为我们老百姓做好事,真的,谢谢你!”

  张自立说,“不用谢!我要谢谢你!今天又给了我力量,给了我支持,给了我鼓励。”

  另一路人说,“下次再来我还给你力量!”

  张自立对妻子说,“这样吧,你是总指挥,你说咱们下一步怎么办?上一次都是听你的,还听你的,你说咱们怎么办?现在咱们往哪走?”

  妻子崔永光说,“要我说回家吧!想家了!”

  张自立说,“但是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我信心是有的,就像养鱼一样,她不干我干,我要干一件事情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妻子说,“你干,你一个人也干不了,还拉上我。”

  张自立说,“拉上你,是这样的,我是说,这个事情既然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有个圆满的句号,这样来说才温馨,半途而废不是我性格。”

  妻子说,“你现在也不算半途而废,你还想去哪儿?”

  张自立说,“(离淮河入海口还有)九十多公里、一百多里 、二百里地,我还赶不到吗?赶哪儿是哪儿,往前赶,到那今天就住在那儿,看看(入海口水)到底是啥样?走吧!”

  2006年10月10日,我们到达了淮河入海口,完成了这次环保万里行的最后一次取水。

  2006年10月15日,河南省开封市,已行驶8700公里

  张自立说,“终于到家了。”

  妻子说,“三个月。”

  张自立问妻子,“搁到哪儿?”

  张自立:“这一天,我们回到了开封的家。”

  妻子崔永光,“我在屋里看了一圈,很伤感,家里还是十年前去养鱼时的样子。”

  张自立,“要说有变化,那就是不仅家具旧了,上面还落了厚厚的一层土。”

  妻子崔永光,“在外面几个月,风餐露宿,无论现在屋里是什么样子,还是自己的家好,有种舒服、安全、温暖的感觉。”

  张自立,“我们已经回来一个多月了,每当我闲下来,总会打开日记,去细细地回忆,我们环保万里行的日日夜夜,在环保万里行的路上,我看到了许多热爱生活,关心环境的人们。 他们把对我们的支持,当作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和他们相比,我再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狭隘,如果总在家乡的小河污染 、死鱼的圈子里打转转,对不起那些支持我们的同志们!是这次环保万里行,使我从这压抑的小圈子里走出来,净化了我的心灵,在这里由衷地对你们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