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海关屡破大案查缉走私建奇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5:40 深圳特区报

  海关屡破大案查缉走私建奇功

  深圳海关去年立案侦查走私犯罪案件238起,逮捕374名犯罪嫌疑人,立案案值12亿元

  核心提示

  记者昨日在深圳海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关以涉税物品和毒品为打击重点,建立反走私预警发现、查缉拦截和打击制裁“三道防线”,去年共立案侦查走私犯罪案件238起,立案案值12亿元,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545人,逮捕374人;立案调查走私行为案件2734起,案值4.05亿元。深圳海关关长邹志武说,去年,深圳海关针对一般贸易渠道的伪报行为特别是价格瞒骗行为,加工贸易渠道的假出口、假核销、“飞料”走私,以及“蚂蚁搬家”和非设关地走私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情报工作,提高发现走私违法活动的能力。去年,该关查处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低瞒报价格走私案,案值2.04亿元。以下三个案件是近期侦破的典型案件。

  破获最大宗非设关地走私毒品案

  缴获K粉约48422克

  【本报讯】(记者吴德群通讯员彭海红杜海庆黄大威文/图)由香港人与内地人组成的毒品走私团伙,妄图通过海上在粤港之间开辟一条长期走私毒品的通道,但不久就被海关缉私警察捣毁。深圳海关昨日透露,该关缉私局经半年多侦查,破获了这个海上跨境走私毒品团伙,缴获毒品氯胺酮(俗名K粉)约48422克、摇头丸1.1克、冰毒6.5克,抓获涉案人员14名。

  该案是去年全国海关查获的最大一起非设关地走私氯胺酮案,也是深圳海关缉私局自成立以来查获的首宗沿海非设关地走私毒品案件。破案留根牵出毒品走私案

  2006年3月,深圳海关缉私局在办案时掌握到一条重要线索:一深港跨境毒品走私团伙专门通过海上将K粉偷运至内地,并曾用一辆车牌号为粤BM16××的吉普车运输过毒品。

  缉私警察立即在全市开展地毯式搜索,最终在华强北某饭店停车场发现了该车踪影。随后,缉私警察对该车进行监控,发现司机郑某行为诡秘。

  去年9月底,郑某接到一个电话后,开车匆匆朝盐田方向驶去,在盐葵公路边装了些货物后,便赶往罗湖区翠竹路某楼盘地下停车场,将货物交给一绰号“平仔”的男子。

  随着调查的深入,罗某、罗某某、刘某、蔡某等团伙成员逐渐浮出水面,缉私警察基本摸清了该团伙的走私脉络。该团伙由内地人和香港等境外人员组成,犯罪嫌疑人在香港组织“K粉”货源后,再利用小船从香港经海上运输过来,在盐田区明斯克航母至大梅沙海域的非设关地上岸。

  船只靠岸卸货后,郑某负责接收,将毒品交给“平仔”后,再贩卖给毒品买家。经摸查,该团伙的窝毒点多达7个。

  捣毁特大毒品走私团伙

  11月15日,深圳海关缉私局得到重要信息:郑某又像上次一样,接到电话便赶往盐田。缉私警察分析认为,该团伙可能又在组织一次较大的毒品买卖,便决定收网实施抓捕。

  当日下午,郑某接货后,驱车准备返回罗湖区翠竹路某楼盘。17时15分,当其行至深圳市深南东路和文锦南路路口时,被跟踪及伏击守候的缉私警察截获,缴获毒品氯胺酮8包共计38公斤。

  随着郑某落网,针对该团伙的抓捕行动全面打响。7个搜查小组民警带领缉毒犬对窝点进行了搜查,先后在深圳罗湖区翠竹路某商住楼内搜获“K粉”9.3558公斤;在盐田区某商住楼搜获“K粉”980克;在罗湖区凤凰路某商住楼搜获“K粉”84.7克、冰毒6.5克;在罗湖区某花园B栋2101房内搜获“K粉”0.9克,摇头丸1.1克;截至11月16日上午8时,共抓获涉案人员10名。

  风卷残云缉捕团伙余犯

  在第一轮抓捕行动成功后,缉私警察立刻展开对“漏网之鱼”的追逃工作。12月14日,缉私警察在龙岗区某住宅小区将罗某抓获,同时在其住所抓获刘某。

  17日晚9时左右,缉私警察又在盐田区海鲜一条街附近抓获负责驾驶小船从海上非设关地偷运毒品入境的蔡某,并查扣用于偷运毒品入境的船只一艘。晚11时左右,闻到风声的罗某某正准备逃往肇庆老家时,被埋伏在附近的缉私警察一举抓获,其用于运输毒品的面包车也被当场查扣。至此,该海上毒品走私团伙主要成员全部被抓捕归案。此案目前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团伙走私两月被端

  偷运电子产品48船次,案值约1.9亿元

  【本报讯】(记者吴德群通讯员彭海红曾庆军文/图)深圳海关昨天宣布,该关端掉了一个横跨粤港、长期盘踞在深圳和惠州的特大绕关走私团伙。该团伙自2006年9月以来,共涉嫌走私电子产品48船次,案值约1.9亿元,偷逃税款3000余万元。

  香港方线索牵出走私大案

  2005年,香港水警查获一走私团伙在香港沙头角码头利用“中飞”(快艇的一种)向大陆东部海域走私电子产品案,该案主要涉案人员为香港居民苏某(外号“阿罗”)。“阿罗”一直潜逃在外,香港方立即通报深圳市打私办。

  深圳海关缉私部门展开调查发现,“阿罗”与一大陆男子陈某联系密切。侦查人员发现陈某是“阿罗”的合作伙伴,且是该走私团伙的核心人物。为探虚实,2006年11月21日,缉私部门在惠东至深圳的高速公路龙岗路段进行伏击,查获该团伙走私的电子产品等一批。据司机郑某交代,这批货是从海上运来的,具体地点和货主不详。随后,缉私部门加大了对此团伙的监控力度。

  凌晨突击抓获19名嫌疑人

  2006年12月4日,这伙走私分子准备要大干一票。获得线索后,深圳海关缉私局联合市打私办出动180余人,分成16个小组,分别进入预定埋伏现场。

  5日凌晨2点多,一辆满载走私物品的面包车进入埋伏在惠阳地区的行动小组视线。而平常一般在家遥控指挥的陈某当晚却一反常态,亲自到惠阳监督走私活动了。最后其开车从深惠公路驶向市区时,被潜伏在布吉关口的小组抓获。

  经过近3小时大规模查缉和搜捕行动,专案组共计查获涉嫌运输私货的车辆5辆,缴获现金22万元,查获涉嫌走私进口相机镜头99个、进口手机3021部、液晶片460个及内存条一批,端掉3个私货收货点,抓获陈某、“阿罗”夫妇、杨某忠、林某涛在内的17名涉案人员。

  团伙作案疯狂走私

  经审讯得知,陈某负责组织货源、联系运输和冲滩上货等环节,是该走私团伙核心人物。杨某、“阿罗”、林某等人在香港组织货源,然后交到阿罗设立在香港沙头角的公司仓库进行包装。包装后,在香港沙头角码头装货,中转到“中飞”上,然后再过驳到小艇上,运到惠阳、惠东一带海岸便冲滩上岸。惠东人“阿军”等接到货物后,便用专车将货物运输到深圳交给林某涛、“阿罗”、杨某忠等,随后,林某涛等通过快递公司将货物送到国内买家手中。至此,整个走私过程完成。

  据该走私团伙成员交代,从9月到被抓获的当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该团伙共走私手提电脑、CPU、硬盘、IC、手表芯、内存条、记忆卡等货物48船之多,每船私货案值约350万元,全案案值约1.9亿元,偷逃税额3000余万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