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陪葬车马印证墓主尊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9:41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昨天上午9:30左右,双墩“六安王”古墓现场发掘进入关键性阶段,随着外藏室上面的方木被一一撬起,一些造型精美的铜壶、形态各异的木俑、马俑和一辆木车等诸多随葬文物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思想上早有准备,但如此丰富的发现仍让他们感到惊喜。

  外藏室发现多个青铜壶

  上午9时30分,考古人员最先对墓葬南边的外藏室的盖板开启,几个人合力将重达几百斤的盖板揭开。四五件带托手的铜壶立即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些铜壶高约40公分,虽然历经千年,被倒塌的木头压在下面,但仍旧比较完整。现场的考古人员告诉记者,“青铜器在汉代趋于实用,形制变小,所刻铭文增多,是比较普通的生活用品了,常用来装酒和水等,这几件铜壶就是典型的汉代铜壶。”

  发掘现场首次出土木俑

  随着盖板向东继续揭开,考古专家惊喜地发现了十多件木俑,木俑高约30多公分。人俑有立俑、坐俑。考古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该墓葬发掘到目前,首次出现木俑。

  考古人员说:“商周时代流行用人殉葬,商周后期人们开始使用俑来代替人殉葬,到了汉代使用活人殉葬是违法行为,于是用木俑做替身放在统治阶级的墓中。木俑的雕刻手法有写意、写实两种,写意木俑只刻出人的简单轮廓,勾勒出五官和形体,表情简单姿态不生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木俑是写实手法的佳作,神态逼真,体型优美。木俑的种类和数量还是墓主人生前地位的写照。这些木俑为我们的研究工作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因为根据它们的服饰、发型,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人们的穿着、礼仪等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这些木俑里面不仅有人俑,还有马俑。外藏室南面墓坑刚刚打开,一些横七竖八的马俑便显露出来,其中西南角一个四条腿朝天,身长60多公分的木马保存特别完好。在这个保存完好的马俑旁边,还有一个线条优美,似梳着高高发髻的女性人形俑。而且让考古人员意想不到的是,在木俑的旁边,居然还出现多个随葬陶器。

  陪葬车马印证墓主尊贵

  除了青铜壶、木俑,北面的外藏室的盖板一揭开,一个直径有60多公分的木车轮子骤然出现在人们眼前,因为木质已朽和外藏室部分坍塌,车子被压坏斜斜歪在下面。在场的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车马坑里的是真人真马的陪葬,该处出现的木制车马,属于陪葬冥器。”

  根据实物考证,我国在商代就有陪葬的车马。六安双墩王陵出土的为两马拉一车。以往的发掘中,有车马陪葬坑的都是诸侯王等级以上的人物,这也为墓主的尊贵身份提供了又一有力证据。

  主棺室几天后才能打开

  上午11时左右,外藏室被完全打开,除了坍塌部分,其他地方的随葬物品都尽收眼底。铜壶、陶器、木器应有尽有。昨天中午,经过简短的休整后,考古人员便开始对外藏室内的文物进行逐一清理,直到昨天下午工作结束,考古人员只清理了北面的一小部分。

  在昨天的考古现场,省考古研究所的杨立新透露,接下来的发掘肯定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如出现玉器、漆器等。另外杨所长说,根据目前的进展,如果天公作美的话,四五天后即可开启主棺。对于该古墓的发掘本报将继续关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