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不要让考核流于形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0:48 人民政协报

  各地干部年度考核已近尾声。忙了一年,干得怎样,希望组织上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群众有一个公正的说法,也希望自己有一个认真的总结,这是所有干部的内心想法,也是组织上的愿望。因此年度考核十分重要。为了做好这件重要的事情,各地都依据地情制定了一套考核办法或曰“体系”。有的十分复杂,有的相对简单,复杂表明兹事体大,简单说明操作便利。考核工作开始前,要发一个文件,申明重要性和必要性,届时再从组织、人事、纪检、党委办政府办抽调得力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进驻被考核部门,在规定期限内述职、测评、个别谈话,严肃而紧张。

  但是在不少地方,这项于个人于组织原本十分重要的工作后来逐渐流于了形式。文件照发、人员照抽、述职照搞、测评照做,紧张仍然紧张,严肃却没了,述职者在敷衍,测评者在应付,考核者亦在完成任务,考核结果如何,个人无所谓、群众不关心、组织不在意。考核不仅没有了约束力,也失去了公信力。

  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考核指标的不合科学、不切实际。很长时间里,考核经济上看GDP,为了增加GDP,不惜大玩数字游戏;政治上看上访量,为了降低上访量,不惜处处设防。更有甚者,在一些地方,出台了几个文件、制发了几份规定、在省报发了几篇报道本地工作的稿件,亦成了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指标的形式主义自然带来考核的形式主义。

  为了纠正形式主义,真正达到考核的目的,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想办法,修正考核体系、改革考核方式。比如,北京将信息能力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参考指标、河北将能耗列入考核体系、山西将环保作为考核参数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无锡。该市在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将“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了最重要的硬指标。讲政治人民至上,这是硬道理,硬道理就要有硬指标,无锡之举恰恰体现了“造福民生”的领导观。

  各地干部考核上的变化,包括政府工作其他方面的变化,比如北京最近的公交改革,实质上均缘于指导思想上的变化。指导思想的变化带来思路的变化,指导思想的不同带来结果的不同。我们讲执政为民、讲科学发展观、讲构建和谐社会,如果指导思想不正确,就有可能仅仅成为口号,成为经常挂在某些人嘴边的套话、官话,成为某些人营造自身形象的工具。因此,凡事首先解决指导思想,使指导思想真正切合现实情况、符合群

  众愿望、顺应发展规律,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中央的各种精神就一定能落到实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