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千人小村走出两院士--唐山市乐亭县葛庄村探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10:36 河北日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千人小村,数位名人学者的故乡。唐山市乐亭县葛庄村,这个质朴得如冀东平原上的泥土般的小村落,近来却因两位院士及众多名人留下的身影,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有资料显示,到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460人,全国平均77万人有一名院士;河北籍院士42人,平均97万人产生一名。 然而,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一个人口不足50万人的海隅小县———乐亭县就走出了9名院士;更令人称奇的是,这9名院士当中有两人出自同一个村庄———葛庄村。 1月5日,我们赶赴距离乐亭县城3公里的葛庄村,试图探寻“千人小村走出两院士”奇迹诞生的个中奥秘。 名人辈出的小村庄 在葛庄村村委会大院,首先吸引我们目光的是院墙板报上醒目的文字:“让我们记住这些光荣的名字,他们是葛庄村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誉满乡里的清末翰林葛毓芝,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医学大树’的葛宝丰,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葛墨林,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张润志……” 在葛庄村,我们首先听到这样一个故事:1988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性医学学术会议上,一位学者发表观点说:“东方没有像样的骨科。”当时在场的美国脊椎侧弯专家雷朴博士马上起身反驳:“NO!NO!我到过中国,在兰州古丝绸之路上有一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骨科中心。”这位美国博士所说的骨科中心,就是兰州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其领军人就是葛庄老乡———被国外骨科医学界称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医学大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葛宝丰。 1月5日,记者电话连线现居兰州的葛宝丰院士,传入我们耳鼓的是一口浓郁、亲切的乡音:“家乡变化太大了,作为葛庄人,我一直以我的家乡为荣!” 今年已85岁高龄的葛宝丰院士告诉我们,去年夏天,他曾借进京开会之机回到久别的故乡,自从1936年离开家乡,以特等奖学金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系以来,他曾在1939年和1964年回来过两次。 除了葛宝丰院士,说起村里出了名的“学问人”,村支书葛纯金如数家珍:清光绪年间,全村考中进士2名,举人4名,秀才8名。科举废除后至解放前,全村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的12名。解放后至今,全村毕业于北大、清华、南开等重点高校者11名…… “葛庄村中央有一条小河,虽然已是深冬,但因为天气较暖,一条涓涓细流渗出冰面,漫着白气,衬着河边的杨柳,一路飘摇……” 这就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笔下的童话故乡。 葛翠琳生于1930年,是葛庄走出的另一名院士葛墨林的二姐,新中国成立后,葛翠琳被分配到北京市文委工作,曾任老舍的秘书兼文联儿童文学组组长。她的儿童文学作品《野葡萄》等不仅在国内及港、台受到少年儿童的热诚欢迎,还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广泛传播。 而出生于1938年的葛墨林,天资聪慧,入学后一直品学兼优。在京读完高中后,考入兰州大学,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等。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葛墨林同辈有兄弟姐妹六人,墨林最小。哥哥、姐姐均是北大等高等学府学子。 葛家何以能诗书传家?葛锡东说,这与他们的家世很有关系,葛家堪称书香门第,教育世家,曾祖父葛文翰系晚清举人,人称文老先生,一辈子教书,蒙赐“贤良方正”称号。祖父葛伊东,清末秀才,一生从教,乐亭县各行各业均有他的学生。父亲葛笏臣,京城师范毕业,先为教师,后因家中不够开支,弃教从商。与此同时,葛氏家族中从事教育的各辈子弟还大有人在,从而也在葛庄形成了一股浓浓的求学求知氛围。每年清明节,葛家姐弟都会回乡为父母扫墓,顺带看看相熟的乡邻,行止儒雅的他们从家乡汲取了深蕴的文化内涵,也留给了村人脉脉相承的书香气韵。 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读书 “有这样的老家底,咱村的名人还得出!”葛纯金一面满面春风地“夸着海口”,一面惟恐我们不相信似的带我们走进了一家普通的农家小院。 小院很普通,在新房林立的村里有些落伍,而葛纯金告诉我们,26年前,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润志就从这里走出求学。 主人张喜亭老人眉开眼笑地拿出了一摞照片,自豪地介绍起自己那“争气”的儿子:张润志,生于1965年,1981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在该校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昆虫学博士学位,后成为博士生导师。因为在外来入侵物种的鉴定和综合治理方面成就斐然,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润志受到隆重表彰。 “润志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农活又多,润志放学后刚撂下书包就去给猪羊挖菜割草,还编篓子贴补家用,但这孩子很争气,每学期都会拿奖状回来,贴了满满一墙。”母亲刘艳芬的“理论”非常实在:“家庭条件不好,不上进怎么行?” 她自豪地告诉我们,润志每次回来,都要嘱咐兄弟姐妹家的孩子上进好学,对成绩有进步的他还会自掏腰包“颁发奖学金”。如今,张家隔辈的6个孩子,一个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一个大学在读,其余4个读高中,成绩都很好。 葛纯金说,在葛庄村,孩子进学校受教育一直是父母们认为最天经地义的事。无论家庭条件多么困难,村里人们也会节衣缩食千方百计供孩子读书,只要读得好就一直要供下去。 在村民李梦茹的家里,主人拿出儿子刘欣慰律师证给我们看。这个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小伙子河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考入西北政法大学读研究生,对于家境并不宽裕的家庭,这笔费用可谓巨大,但母亲却非常支持儿子的选择:“既然有机会去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供!” 去年,刘欣慰在北京一家有名的律师事务所谋到了职位。在没有来得及收拾的信纸上,我们看到母亲写给儿子的一段话:“做律师不能端架子,要公正、正义,咱是农村孩子,要为困难群众办点事儿。” 出东家,进西家,几乎在每一户人家采访,我们都会听到谁家的孩子考上了什么样的大学,谁家的孩子在工作中干得多么出色。 在村民葛锡东家,老人的孙女从四川民族音乐学院打来电话,讲述前段日子她和同学们随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四川仪陇县为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参加演出的事儿。老人耳朵有些背,但从儿媳的转述中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我孙女有出息,见大世面了!” 文风兴盛,古今相袭,学习求知的氛围一直在葛庄村延续并浓厚着。据葛纯金介绍,目前村里在读的本、专科学生超过60名,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20多名学生升入高等学府。 □本报记者 汤润清 本报通讯员 檀咏[发自唐山] 链接 乐亭籍院士 ■孟昭英 电子学、物理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捐资在清华设立“清贫学生奖学金”。1995年2月去世,终年89岁。 ■石志仁 铁路机械专家。主持和参与制订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维修、运营等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辅助制度。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马杏垣 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研究领域涉猎构造地质学,前寒纪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和地震地质学,学术成果颇丰。 ■李季伦 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工作涉及生物固氮、真菌毒素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发酵产品的研制。 ■刘瑞玉 海洋生物学和甲壳动物学家。编写“中国动物志”蔓足类、糠虾类、对虾类、口足类4卷。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德馨 1991年11月当选为学部委员(院士)。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长期从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的研究与开发,为发展我国微电子技术做出了贡献。 ■葛宝丰 骨科专家。我国西北地区骨科专业的创始人,全军骨科专业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50年代初即首先在国内引进了髓内穿针术,进行了带血循环骨移植。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葛墨林 理论物理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孙燕 中国工程院院士。创建了我国肿瘤内科治疗专业,是该学科的奠基人。 新闻分析 "乡村教育":文风学脉靠什么接续下去 葛宝丰院士认为,葛庄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与其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密不可分。"早在清末民初,全村就有村学一处,私塾四处---其中女塾一处,全村适龄儿童几乎都能入学就读。"追溯葛庄文化名人及尊教尚文的传统,村民们习惯以清朝翰林葛毓芝说起。 村民葛锡东老人曾经在葛翰林办的学校"尊经书社"念书。92岁高龄的葛锡东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新闻和报纸仍是老人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说起葛翰林,老人更是思路清晰,记忆犹新:葛翰林名毓芝,字养田,186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好学,聪慧超人,下笔成章,有"神童"之称。然而,他开始参加府、县应试均被贬不第,原因是监考官疑其文章有假,认为童年人不可能作出如此佳文。后经业师阚子温据实澄清,才补弟子员,由此更激起他发奋读书。清光绪6年(1880年),乡试中举;清光绪9年(1883年)中进士,殿试二甲,授翰林院庶吉士。出馆后放发刑部主事,后调户部主事。 晚清时,葛毓芝遂辞官不做,从事教育事业。先被礼聘到河北省涿州中学任教,晚年归故里,在自家办学馆,亲自授课,吸引全县学子慕名来求学。桑园王执中在乐亭县城王家胡同办起私立进修中学(后迁到乐亭一中现址)请他任校长,晚年由其子葛东桥(京东大学毕业生)接任校长。先后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子,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葛翰林一生没有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却为葛庄营造了浓厚的文风学脉。"葛锡东说,这是葛庄人感念葛毓芝的主要原因。 对于"葛庄名人现象"的出现,乐亭县"乐亭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兴信有着自己的见地。他认为,"葛庄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因为人才的诞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自清朝中后期到民国初年的一百年间,"关外东三省,无商不乐亭"。而经商的结果是大量资本流回本土,促成了乐亭经济的飞速繁荣。一部分先富起来的"老呔帮"远见卓识,首先将资金投向了教育。 有资料记载,民国初年,各地开始废旧学堂兴办新学。乐亭县的商人们在家乡捐资办起了164所中小学(其中初中3所),遍及城乡各地,为家乡的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到解放前,全县就拥有大专毕业生4720名、留学生76名,其中绝大多数都在这些学校受过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 "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到原来的学堂看一看,可惜已经拆了。"在电话里,葛宝丰院士的语气中似有些许遗憾和隐忧:"现在的村小学也已经并到了外村,葛庄村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学校。"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名人辈出的村庄,"葛庄现象"还能持续多久?徐兴信认为,这关键取决于葛庄村今后的教育观念和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念。 徐兴信分析说,葛庄临近县城,信息较灵,接触新鲜事物也多,村民非常注重子弟求学上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一些村民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 "关键是要明确读书的目的。"徐兴信认为,就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人才观念左右乃至决定着人们的学习目的,或"学而优则仕",或"学而优则商"。在葛庄,目前人们的"人才"概念还停留在成名成家的层次,如何引导农民将对人才的认识由"院士、作家、司局级干部"拓展到包括私营企业家在内的各行精英,是未来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文/本报记者 汤润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