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何增科点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15:46 正义网-检察日报
1月10日下午,《检察日报》在新浪网举行“法治影响生活·2006蓝皮书”新闻发布会,盘点2006年影响中国人百姓生活的法治事件和法治人物。 《明镜周刊》主编郑海啸宣读《法治影响生活·2006中国法治蓝皮书》反腐篇 郑海啸:最“顺利”的腐败——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最不卫生的腐败—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最广泛的腐败—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最欺骗的腐败—河南省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松泉;最冤枉的腐败—安徽省交通厅原厅长王兴尧;最短命的腐败——河北省保定市原市委书记王昆山;北京门头沟区副主任、最潇洒的腐败——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北京城乡建设第八建筑工程公司原经理赵凤一。发布完毕,谢谢各位!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点评 何增科: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我想刚刚大家听完十个腐败案件很多人都会发出微笑。我的点评会从几个方面展开,我们可以看到在反腐败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反腐败的本身也能够看到目前反腐败面临的问题。 首先从公众评选出的2006年十大典型腐败案件来看,我觉得2006年的反腐败有这么四个特点: 第一,2006年可以说是集中治理商业贿赂的一年。比如广东省疾控中心的腐败。第二,2006年是换届选举年,同时也是集中查处换届过程中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腐败的案件年。在评选的案件中大家注意到有一个是任职不到两个月就落马的保定市市委书记,他是7月份开始任职,到9月就下马了。第三,2006年也是一个查处大案要案的年份,这一年既有像湖南郴州这样的市委书记,更有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查处。第四个特点,2006年还是廉政制度建设年,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法律法规。如果我们刚才仔细听一下,他们提出的十个事件,除了第一个事件其余的都属于廉政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说反腐方面评选的事件本身见证了我们2006年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我们一些防范腐败的法律正在改善,比如公务住宿的标准、公务招待的标准等等这些规定都为防止腐败的制度安排起了很好的作用,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框架正在进行中。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改革进入成熟期,难度日益加大,反腐败的形势实际上更为严峻,反腐败是一种高危险的行业。我觉得当前我们国家腐败的现象应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一把手腐败和用人腐败交织在一起,腐败分子上下串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样加大了查处难度。 第二,经济社会领域的腐败和政治领域的腐败交织在一起,商业贿赂和一把手腐败形影相随。 第三,在腐败案件的发现和查处过程中偶然因素增多了。 我们期待着2007年能够收到更多的好消息,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