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青岛短命大厦引发争议 标志性建筑相继拆除(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18:54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青岛短命大厦引发争议标志性建筑相继拆除(图)
2007年1月7日下午,爆破拆除青岛铁道大厦主楼。

青岛短命大厦引发争议标志性建筑相继拆除(图)
2006年10月15日下午,爆破拆除青岛大厦。

青岛短命大厦引发争议标志性建筑相继拆除(图)
2002年爆破拆除山东省外贸大楼。

青岛短命大厦引发争议标志性建筑相继拆除(图)
将要爆破拆除的青岛远洋宾馆大楼。(臧磊 摄)

  去年10月15日下午3时56分,随着一声巨响,位于山东路15号总高度62米、19层高、“年龄”20岁的青岛大酒店,在3秒钟内全部倒塌。这次爆破被专家称为“全国第一爆”。今年1月7日下午14时56分,为给青岛火车站改造让路,已有15年历史的青岛铁道大厦实施爆破。5秒之内,73米高的大厦变成一堆瓦砾。此次爆破被称为是“国内爆破楼层之最”。此前的2002年10月30日,位于南海路的山东外贸大楼因汇泉湾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而消失。而在不远的将来,位于香港中路的远洋宾馆也要实施爆破,原址上要建新的双子楼中的一幢。四处建筑相继以“悲壮”的姿态与我们这座城市告别,目送他们远去的时候,不少人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短命的建筑这么多?

  都曾是标志建筑

  在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中,位于青岛火车站的铁道大厦被称为是“当年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铁道大厦于1991年正式营业,是当时西部不多见的高层建筑之一。据资料显示,1991年,因胶济铁路复线工程,青岛火车站进行扩建,原来德国人修建的火车站被拆除重建,在候车大楼北侧新建了24层铁道大厦。当时的铁道大厦按照三星级标准设计,是岛城较早的星级酒店。这座设计年限近百年的大厦,存世仅仅15年。

  青岛大酒店也被称为是当年山东路上少有的高层建筑,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的这个酒店当时建在麦地里,在不少老青岛的心目中,这座大厦曾是山东路上地标式的建筑。

  山东外贸大楼在青岛的影响也不小,在这个方方正正的建筑里,当年的青博会隆重举行,其当年的辉煌至今仍残留在不少青岛人的脑海里。

  “远洋宾馆是当年东部少有的酒店之一。”即将拆除的远洋宾馆,对于市民吕先生来讲,印象也特别深刻,他说,东部大开发之前,远洋宾馆就已存在。

  设计无不称百年

  可以说,一座座建筑代表了当时

城市建设的水平,但现在却在一片烟尘中与城市说再见。建筑如此短命,其背后是什么原因?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明确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到100年。而这些被炸掉的建筑最长的使用年限也不过二十多年,建筑为何如此短命?追究其原因,也许可以给后来者许多启示。

  何以会如此短命

  “建筑被拆掉,大多是城市建设的需要。”据介绍,与其他拆迁不同,这些实施爆破的建筑多是一些酒店等商务性质的建筑,与旧城改造中的大拆大建是两码事,但这样的事件依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建筑被炸,究其原因,一是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所需,山东外贸大楼的拆除,是由于当时进行的汇泉湾改造需要打造显山透海的效果。二是城市发展的需要,铁道大厦是由于火车站的扩容而拆除的,这也是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而进行的一次城市建设工程。三是原地段升值,建设新的大厦谋求更大的收益,青岛大酒店和远洋宾馆就是这样的例子。

  这是资源的浪费

  “纵然有各种原因拆除这些仍可正常使用的建筑,但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有市民认为,城市一些建筑“短命”,是对建筑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兴建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拆除时,爆破本身还需要高昂的成本。“虽然从实用上来讲,新的建筑会越改越好,但旧有建筑的拆除无疑已造成了城市资源的一种浪费。”有关专家认为。

  历史建筑宜少拆

  “由于时代不同,人们对

城市规划的认识也不同,规划理念的变化,可能会使一些此前建设的建筑面临被拆的命运。”据介绍,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现在的城市规划与二十年前已变化了很多,原来的标志性建筑或许已落伍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但人们还是希望,城市里的短命建筑越少越好。因为,即使是一件“百衲衣”,经过修补后,也是一种历史沉积而迸发的魅力。

  城市的建筑也是这样,对于一些老建筑来说,它们的结构和形式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设计水准,保留下来,也是城市文脉的延续。

  短命建筑应问责

  短命建筑如何减少?有关专家认为,提高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是首要的因素,城市规划要有精品意识,要有长远的眼光,同时要有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科学地进行规划。在建筑设计方面,要立足于出精品,为这座城市负责,为整个社会负责。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以确保建筑质量。

  “和重要项目的建设一样,一些建筑物的拆除,也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有市民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在制度上减少建筑“短命”现象。(记者 芦智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14,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