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细心老板揭穿拙劣骗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0:06 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1月10日讯吕先生的公司刚接了一品牌过滤网的代理,没想到几天就来了笔大买卖,一单足足可以赚上15万元。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吕先生仔细一分析,才发觉这是个骗局。

  吕先生在济南有家公司。一个月前,他突然接到四川乐山一家公司的电话,说是要在济南设立一个代理点,销售石油化工用的过滤网。后来经过进一步协商,吕先生感觉不是坏事,就答应了。

  1月9日,公司突然来了过滤网订单,对方声称是吉林某部队后勤处,现在需要采购2000平方米的过滤网,货款72万元,可预先支付38万元。而根据四川总公司的价钱,2000平方米进货价只有57.2万元。这样算来,吕先生仅这一单生意就可以赚将近15万元。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自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吕先生提高了警惕。10日,“部队后勤处”告诉吕先生,38万元货款已经从某银行转账到吕先生的账户了。为表示诚信,对方还发来了传真转账单。没想到这下被吕先生看出了马脚。吕先生原来就是该银行职员,经他确认银行在吉林并没有设立分行;而且转账单上的章应该是三角形的,对方的却是圆形的,明显不符合国家规定。

  吕先生给乐山总公司打电话,公司称目前货物在湖北,提货得先支付一半货款。吕先生表示没那么多钱,对方立即改口可先付17.2万元,剩下的40万元打欠条。“这明显就不符合正常公司的规定,哪有付个零头打40万元欠条的道理”。随后,他通过114查询发现这家公司在四川并没有注册。后来自己委托朋友到当地工商局进行了查阅,该公司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记者 杨传忠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