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美丽的西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6:00 都市快报

  

美丽的西溪
周荣梅新家的客厅蛮气派 记 者 韩 丹 摄

  (上接第1版)

  冬游西溪,看的是梅

  西溪风景,四季有别,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观芦,冬日探梅。

  昨天天气清寒,泛舟西溪,两岸的柿子树,落叶已尽,虬髯苍劲。

  “冬游西溪,看的是梅。”船工小王是西溪老居民,一肚子的西溪学问:“西溪的梅花品种主要是绿萼梅,先花后叶,花洁白如玉,初开时微带绿色,特别香,明清时称作‘西溪种’,是古梅中最珍贵的品种。”

  在南宋,到西溪泛舟赏梅,可是一大时尚,西溪也由此与灵峰、孤山并称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

  《西湖志》称: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弥漫如雪。

  坐在船上,隔着清冽的西溪水,两岸梅树上的蓓蕾依稀可见。小王说,梅花多在2月份开花,现在还是花骨朵。想想看,个把月后,满树暗香浮动,一园清丽梅枝,会是冬天里最美的一道风景。

  生活环境稳定安全,湿地里的鸟儿并不怕生人。远处,一对鸊鷉(音pìtī,水鸟,形状像鸭子,羽毛黄褐色)在水里嬉戏,看到船只并不回避,朝我们远远地斜望一眼,便顾自玩去;还有一只长尾巴喜鹊,索性停在我们船舱顶上,踱起步子。

  “冬天,待在西溪的候鸟都往南飞了,现在不太多。”小王说。

  西溪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面积达3.25平方公里,约占一期保护工程总面积的94%。

  植被也被优化,并设置水禽栖息地,营造大水面、浅滩、沼泽和水草地,让更多的动植物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更好地保护和培育西溪特有水生、陆生植被资源和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资源。

  目前,西溪多样性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基本形成,西溪湿地的鸟类,已占全杭州鸟类总数的50%。

  这里空气好,风景好,就像家门口多了个西湖

  弃船上岸,路遇陈大妈,“我住府苑新村,天气好的时候,我每天会过来散散步,当做锻炼。”大妈笑着跟我们打招呼:“这里空气好,风景好,就像家门口多了个西湖。”

  西溪是我们大家的西溪,2005年5月1日,西溪开放后,允许杭州公园IC卡通用,同时,每周一定为免费开放日。

  像陈大妈一样常来西溪的人,喜欢的理由不同,喜欢的方式却一样。

  小杜爱鸟,没事时,喜欢拿着他的宝贝望远镜来这观察鸟类。

  “西溪烟水渔庄有幢三层楼阁式建筑——烟水阁,那里是高台观鸟好去处,在那可用望远镜细细欣赏鸟类飞翔或栖息,还不打扰鸟类生活。秋雪庵周围的河渚芦荡,借着芦苇作掩护,同样也是观赏鸟类好去处。”小杜如数家珍。

  西溪湿地还是浙江省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里面设有湿地生态教育馆,是孩子们实地认识各种湿地植物、了解湿地理论知识的好去处。

  重拾文化碎片,重建文化底蕴,也是西溪湿地的努力方向。西溪自古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深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这些地方,现在都已得到妥善保护。

  “听众朋友们,这会儿呢,我正搭乘一条小船,沿蜿蜒水道前行,站在船头,感觉像进了桃花源,幽幽竹林,静静河流,远处不时传来的几声鸟叫,草木的香味和着泥土的味道一股脑儿向你扑来,两岸自然淳朴的乡间情调尽收眼底……”

  2005年8月12日,中国新闻广播第一品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走进杭州,记者季海勤现场连线,全国听众和海内外朋友,就在这淙淙流水声和清脆鸟鸣声中,走进了俊秀西溪。

  西溪湿地开放一年多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多次聚焦西溪,美丽风景、生态保护、社会效益……西溪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充分肯定。

  我们要把最好的地块拿出来,让外迁农户居住

  因为建设需要,部分原先住在湿地边上的村民响应号召,作了搬迁。周荣梅就是其中一位。昨天,我们拜访了老周在蒋村花园的新家。

  120多平方米的房子装修一新,三室两厅一厨两卫,三房朝南,阳光明媚。

  “上个月搬进来的,全换了新家具,还新添了两台液晶彩电、三台空调,装修花了近15万元。这里环境好,想一直住下去,当然要装修得好点。”老周说。

  搬迁后,根据相关政策,老周拿到两套新房,共225平方米。

  “以前住的地方,路特别难走,现在,走个15分钟就是西城广场,买东西很方便;以前村里垃圾乱扔,现在这里有了物业管理,住进小区,大家也自觉了很多,干净多了。”

  眼下,老周正打算把另一套房子简单装修一下,出租。“1平方米大约十二三元租金,今年,我们这里还要通公交,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老周对未来充满期待。

  紧靠西溪湿地的北部地区,即文一西路以南,花蒋路两侧,地理位置优越,湿地核心景区内的外迁农户,就将被安置在此居住。

  “蒋村乡村民为保护西溪,曾经做出了巨大牺牲——十年来,蒋村乡不能像其他乡镇一样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无法有大的作为。

  综合保护工程启动后,核心景区内的绝大多数村民都相当理解、支持,因此,我们要把最好的地块拿出来,让这些外迁农户居住。”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负责人说。

  目前,已有700多户人家入住新房。今后,这个新农居点,还将建设成一个集旅游、商贸、居住为一体的新社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