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加印10万张 邮政送来免费明信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6:3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请问是感恩热线吗?我要报名当信使。”“这是组委会电话吗?请在我们这里设置一面感恩墙吧!”昨日,“感恩2006幸福2007”大型公益活动继续征集信使和感恩墙设置地。就在众人报名争当信使、众多企业争相推荐感恩墙设置地时,四川省邮政局火线加入,表示将免费提供10万张已付邮资的信卡式明信片,通过这次公益活动,传递大家的感恩情,同时也寄托四川邮政的感恩梦想。

  本报将继续向读者征集你与家人间的动人故事,有关家书的或感人、或有趣、或温馨的故事。如果你有一个无法忘怀的恩人,如果你因种种原因不能传递你的感激之情和牵挂之心,请拨打本报感恩热线028-86969110。

  火线救急邮政加印10万明信片

  “我已和朋友说好了,13日一大早就去新华公园海洋公园填写感恩明信片,但明信片的数量够吗?”成都十二中的薛同学打入热线咨询。许多市民也与薛同学一样关心着感恩明信片的情况。

  “感恩2006幸福2007”大型公益活动进入强势启动期后,在吸引众多市民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吸引到许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企业和单位加盟。昨日,省邮政局主动找到活动组委会,表示也想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并为爱和感恩的传递出一份力。当得知市民担心明信片数量不够时,省邮政局表示:“我们再加印10万张明信片,向广大心存感恩、有爱要表达的人免费发放。”

  “从5日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关注这个活动。”省邮政局相关人士说,活动能在成都乃至全省范围内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作为传递明信片的载体,邮政局当然义不容辞!”该人士表示,一直以来,邮政系统都作为书信的传递者,此次更是想做传递爱、传递感恩情的信使。

  据悉,加印的10万张明信片同样是经过国家邮政局许可流通并已付邮资的。其中,除拿出2万-3万张作为对13日、14日在成都市区各感恩活动现场进行增援外,其余7万-8万张将在全省二级城市进行免费发放。

  争当信使让别人开心自己高兴

  昨日是征集信使第二天,有公司同事结伴报名,有恋人一同报名,有大学生来报名……报名当信使的贾小姐说,她也有要感谢的人,想通过当信使这种方式,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让别人开心、自己高兴。

  信使征集热线今日最后一天开通。凡是40岁以下、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热心于公益事业,12日-14日下午有自由支配时间的市民,均可报名参加。一旦被选为信使,12日下午接受组委会的上岗培训后,13日、14日将在感恩墙旁发放及收集明信片,并亲自送达三环路内的明信片(交通工具由组委会提供)。

  积极响应感恩墙再添七个地方

  在城区多个地方设置感恩墙,让市民在感恩墙上写上对亲友、同事、陌生人的感激之情和牵挂之意,是本次感恩大行动的一个重头戏。继新华公园海洋公园、锦泰世家、摩尔百盛、四川大学、西南财大光华校区、蓝色加勒比广场6处于前日成为感恩墙设置地后,昨日,市中心的红星路步行街,位于南门的世纪电脑城,西南交大、成都中医药大学、诺丁山、御府花都、君悦领地等7处,又成功通过组委会考察,成为感恩墙设置地。

  距本周末还有最后一天,我们热切希望成都的高校、商场、闹市区、公园能积极响应,一起加入这次“感恩大行动”。

  书信比钻石更珍贵

  您的面前,摆放着两样礼物:一束娇艳欲滴的玫瑰,一封友人亲笔书写的书信。您会作何选择?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女人,作家洁尘明确表示每一束鲜花都会让她心花怒放。但这次,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书信———有什么比爬满亲友熟悉笔迹,情谊绵绵的书信更打动人心?如果是钻石呢?洁尘说,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比钻石更加久远。

  洁尘说,虽然中国人是含蓄的,有很多人对父母、亲朋有着深厚的感情,却不会像其他民族那样直白地表达。但并非我们的爱就不需要表达了。“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相处。”洁尘建议,无论我们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和亲人、朋友交流。只有充分交流,才能传达真挚的情感。

  “传统的书信是好东西。”洁尘说,现代社会,亲笔书信是真正稀有宝贵的东西。玫瑰形式感太强,在街上,您可以用金钱轻易换回。但信就不同了。写一封信要调动你的智力、感情、期待,甚至不经意间的微笑和泪水。寄出信和收到信之间,有一个美妙的等待过程,蕴藏着你我的深挚情感。电子通讯时代,信息传递过于快捷,交际的美感也在超速度中损失,到最后大家只能得到一个索然无味的“群发”,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更悲哀的是,大部分人谈恋爱都是如此,手机和短信剥夺了我们的绵绵情谊。

  “遗憾的是,我们似乎没有氛围再来为亲爱的人写一封情谊绵绵的书信了。”洁尘回忆,最近收到的一封来自亲友的书信,已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了。偶尔收到一封来自读者亲笔书写的信,洁尘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洁尘说,感恩之情一定要表达。对待父母,她会抽时间陪伴,为他们挑选礼物。和她相濡以沫的另一半,这对恩爱的夫妻也不忘为对方偷偷买个小礼物,表达彼此的爱。这些可爱的小礼物,关键时刻会提醒你这段情谊值得珍惜。而对你身边的朋友,永远不要吝啬一声“谢谢”。

  ·故事

  恩人:杨刚老师

  感恩人:余永全

  感恩理由:杨老师44年前拿出1/3的工资资助余永全读书并要求保守秘密

  家住成都东光小区的余永全老人心中,有一个藏了44年的故事,故事中的老师杨刚影响了他一生。有感于“感恩2006幸福2007”系列报道,余永全挥笔写下往事,表达对杨刚的感恩之情。老人说:“我怕来不及,我想找到您。”

  拿出工资老师助他继续读书

  44年前,17岁的余永全还是红星中学(二号桥附近,现已不存在)高一的学生。沉默内向的他,最崇拜的人是美丽大方的物理老师杨刚。“杨老师是哈尔滨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工作非常认真!”尽管隔了近半个世纪,余永全回忆起老师,仍赞不绝口。

  在当年羞涩的男孩心中,性情直率的杨刚就像一位女神,鼓励他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不久后,余永全因家里经济窘迫被迫辍学。临走前,他向杨刚告别。“留下来继续读书,我给你出学费和生活费。”余永全说,杨刚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时,他流泪了。

  从此,余永全每个月都会从杨刚手里拿到6.5元的生活费,这笔钱占去她三分之一的工资,而她还要养家糊口。每当余永全感到不安时,杨刚都会告诉他:“我们不是在学雷锋吗?老师当然要带头学习。”此外,杨刚要余永全保证,她帮助他的事,永远都是两人之间的秘密。

  无私帮助

  老师改变了他一生

  余永全说,他有次在食堂看见杨刚只打了饭,吃的是咸菜,顿时觉得不能再受杨刚的资助了。但如放弃学业,会辜负杨刚的一片苦心。怎么办呢?

  余永全于是刻苦学习,半年后考进成都十六中,并争取到了奖学金。临走前,17岁的少年给老师保证:他一定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两年后,余永全家庭经济好转。不久,余永全考进大学。大学生的身份使余永全更加自信,大学生活也让他从一个沉默害羞的少年变成一个开朗大方的男子。“如果没有杨老师,我也不会有后来的幸福。”余永全表示,当年杨刚的帮助,改变了自己一生。

  藏了44年说出秘密表达感恩

  1979年,经人介绍,余永全认识了寇小兰,她后来成为余永全相守一生的妻子。之所以会爱上寇小兰,余永全坦言,她太像杨刚了。寇小兰当时是青白江某校语文老师,同样心直口快,率性而为。不但如此,寇小兰还给余永全许多学习、精神上的帮助,让余永全备感温暖。两人成为夫妻后,还一同去看望杨刚。

  由于拆迁,杨刚几度搬家,余永全就和老师失去了联系。44年来,余永全按杨刚的嘱咐,将两人之间的秘密藏在心中,仅向家人讲过。如今,余永全希望通过本报,讲述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向杨刚老师表达感恩之情。

  本版稿件采写舒张惠董馨秦勤朱丹李欣忆摄影宋力

  感谢好心人雷先生:1991年8月20日,我在成都坐1路公交车到火车北站,下车时把包忘在了车上。一个好心人专门找到我,把包还给了我。我非常感谢他,问他姓名他也不说,我很希望找到他,对他表示感谢。感谢狱警

  任先生:1989年,我坐牢了。在监狱里,一个狱警给了我各方面的帮助,他改变了我,我很想感谢他。

  感谢解放军

  胡容君:1966年11月22日,我回住所拿东西时出了车祸。一个叫朝富林的解放军送我到医院。这么多年一直没找到他,现在很希望找到他。感谢幺爸

  马小姐:我儿子得白血病两年多,我的幺爸一直在各方面都照顾我们,我都不知道怎么表达感激之情了。

  感谢颜义先

  向晏平:想感谢四川日报高级编辑颜义先。从1998年至今,他一直给我们义务评报,毫无保留,不求回报,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意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