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000点上的安全词典:炒基金的22条军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14:27 三联生活周刊
疯狂第五浪中的基民自助 巴菲特曾说:“股市与上帝一样,会帮助那些自助者,但与上帝不同的是,他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主笔◎邢海洋 插图◎谢峰 “射击之星”的意味 1月4日,2007年的第一个交易日,2006年年末的群情激荡仍在延续,沪深股市都是大幅度跳空高开,2800点一掠而过,3000点在望,但临近收盘,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权重股几分钟的跳水使市场暴跌了上百点。在K线图上,当日的K线是一颗振幅160点的“射击之星”。 K线,最初是日本人用来记录一天内米价波动的图形,对判断市场走势有时颇有参考价值。“射击之星”,其形态仿佛枪的准星,实体短小,有长长的上影线,显示的是市场开盘后有一个急速而巨大的上升,但尾市卖压加强,收市被打回原型。当股价处于上升趋势中,K线往往以收盘远远高于开盘的阳线为主,间或以震荡并不激烈的阴线调整。一旦经过长久的上升,空仓的投资者被连绵的逼空逼得心理崩溃,全仓杀入的时候,大幅度地跳空,不计代价的追涨就会出现,此时最容易出现“射击之星”。一旦出现,往往预示着大市可能反转。不妨设想,就连顽固的“死空头”都豁出去买了股票,谁还有钱继续捧场?“射击之星”在K线的预测体系中准确性较高。果然,第二天,市场跳空低开了。 时下,技术分析的方法并不流行。学者们讲究的是“阳谋论”,一是股指期货阳谋,即抢筹大盘蓝筹股、大力做多股指,然后在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上沽空,持筹者无需像过去一样必须在现货出货,无需担心“炒股成了股东”,股指期货就可以锁定他们的盈利。而在股指期货尚未出台的时日,他们尽可以随意驰骋,把利润做大。二是“A+H阳谋论”,即当A股和港股越来越联动的时候,尽可以用少量资金做多筹码并不多的A股,再在H股上赚取利润。更有一个阳谋论给当前的大牛市赋予政策市的色彩:历史遗留问题终于解决,需要一个大牛市来宣示政绩。所有的阳谋论调都指向一个结果——市场会永远牛下去。更有投资者坚信“黄金十年”的论断,10年内市场将一味牛下去,重复美国、我国香港等地10年10倍增长的历程。无可否认,我们的确处于这样的历史时期,但一天百点的指数式增值却非任何一个理性市场所能承受的。 初入市场的基民们,那些在银行里排着大队申购基金的投资者也不会关心技术形态。10年前的大牛市,初入行的,每月以几十上百万速度开户的投资人都分不清投资与投机的区别,也辨不清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差异,大家只知道买,等着大牛市把自己送上天。那些不幸被套的,只知道守仓,等待奇迹,学习投机和投资知识往往是被套之后。一轮大行情,一轮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也多以无知无畏者被清洗为代价。 技术分析的鼻祖道-琼斯曾说,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换言之,趋势会自我强化,直至自我否定。当上证突破2000点的时候,当上证突破6年来的高点的时候,我们是否处于这样的自我强化之中呢?自我强化最终又会走向自我否定,一个否定会以何种情形到来呢?一个“射击之星”就足够了,还是有更多的组合形态?这里,我们不想给出结论,只是想借机传播一些市场基本的道理,他们在投资者的疯狂冷却之后,或者能成为“自助”的工具。 “波浪理论”的当代掌门普雷彻发表的讲演中,有一段关于大众心理的话,他说:社会的情绪变动不一定要包括每一个人,但是就整体而言,所有参与市场的人就是一群行动一致的人。一位研究群众心理学的先驱者说,一个非常有理性、有判断力的人,一旦成为群众的一分子,就变成一个“木讷的人”。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他不再独立、理性地思考。“华尔街”当然就是一群人。投资人每天读相同的报纸,看相同的电视,所看的股市涨落指数也是一样的。市场里数百万人的所闻所见都是相同的,这简直就像广场上的情形一样,一群人聚在那里,一位煽动革命的演说家站在阳台上,令群众的情绪随着每一项变动的内容、性质以及幅度,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华尔街的许多资料,诸如价格的水平、方向,价格变化的速度,以及成交量等,都是自生自灭的,而财经团体也像一群人一样,疯狂过后,总要自食其果的。就因为群众有一种独特的特性,这特性又反映在一种行为模式中,因此,大众的情绪就可以预测。 在群众中,个体也只能是渺小的一分子,在著名投机家的经验谈里,都重复了这一点——顺应市场。否则,无论你有多大的财力,最终都要被市场吞噬。如果你是位智者,最好智慧到大智若愚的程度,处于潮流中就顺应潮流,等而下之也是“大隐隐于市”,在疯狂的市势中做个逍遥派,先保全了自己。身处一个自我强化的牛市中,如同身处一个潮流中,顺应潮流才是明哲保身,发达发迹的道理。 疯狂的第五浪 时移世易,证券市场的变化真可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10年前,逢到大行情,经常有背着整麻袋钱到证券公司开户的,柜台里总堆满了成捆的百元大钞,营业部的开户门槛一升再升。现在即使抵押了房子的几十万几百万元资金也只在银联卡一划转,连钞票都看不到。10年前,市面上开始有了486电脑,主板上插一个接收卡就能接收到股票行情,但报单还要打电话,一遇市场火暴便堵单。随后有了互联网,但昂贵的上网费还是把散户逼到交易大厅里排队自助。现在,随便一个交易者都可以随时随地看盘下单了。 技术改变了一切,使短线客们忙碌起来,对着现买现卖价一回车,“成交回报”已经显示在屏幕上。期货市场允许当天买卖,成交最活跃的橡胶只有七八万手合约,每天的交易却是四五十万,意味着交易者一天平均买卖六七次。网上有人贴出自己的交易记录,一天二十几个来回,可谓锱铢必较,几个点的盈利或亏蚀都要变现或止损。 股指期货将开,一年前就有投资者开始了“期货大战”,虚拟对赌指数,有人7个月盈利800倍。“中金所”的模拟交易开始后,期指大赛纷起,高人辈出,2个月盈利最多的达到4000%,第二名第三名也都有七八倍的盈利。当然,投资的真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人赚了40倍,意味着有40人为他做出了献祭。 基金资金量庞大,当然不能如此短线。但将要推出的股指期货使他们看到了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套期保值”机会。除了狂买大盘蓝筹,基金也没闲着,他们还祭出了持续营销的招数,于是乎,一个月上千亿元的规模使市场奔跑得更快。持续营销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基金先要卖出股票变现,大比例分红,基金重仓股回落。二是营销成功后,基金必须在限定日期把股票买回,加剧了重仓股的上涨。有人说,这等于是基民逼着基金在高点位建仓,推高股市。问题是,基金持续营销在先,鸡生蛋蛋生鸡谁能解释得清楚?一个大行情到来,全民压抑了许久的投资欲望终于释放出来,正如决堤洪水一浪推一浪,以惊人的速度推高水位。 刚刚过去的一年可谓国人的暴富年,部分人可能在这短短的一年,财富暴涨数倍,一年中,房价、股价、人民币,史无前例“三合一”地催化国家和国民的财富。虽然没有统计,这一年中国诞生了多少百万富翁,但是,熙熙攘攘排队等候的饭店、摩肩接踵的商场,似乎就能折射出正在发酵的财富。一年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从8.07起步,年末已经抵达7.81,升值超过3%。2006年人均GDP数值将达到2000美元,比一年前的1703美元又高出一大截。 10年前,背着口袋来开户的多是生意人,大厅里的散户更多的是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10年后,工薪族通过基金加入了投资者队伍,普通人更凭升值了的房产拿得出几十万上百万的炒股资金。股票抬升的不过是近8000万投资者的财富,房地产则涉及到城镇超过半数的居民。当房屋的现金价值变相流进了股市,大牛市变得更宽广更持久,力度也成倍增长。历史上,上证指数曾有过上涨15倍的经历,但那时市场初建,股票稀少,没有参考价值。但1996年、1997年间的大行情,深成指从960点附近上涨到6103点,涨幅达到525%。一场牛市到来,压抑许久的投资欲望得到释放,前仆后继的“博傻”使市场“高不可测”。 银行里,过去都是存取款,现在排着长队的是买基金的基民,其踊跃程度仿佛买基金和存款一样保险。的确,一年的股市和房市给人以遍地黄金的感觉,仿佛你只要一弯腰,就能捡到财富,仿佛我们只需要这样快乐地捡下去,10年后就是一个比美国还要富庶的国家。 这片迅速膨胀撑起的繁荣背后,是否有人考虑过,一旦遭遇金融危机后果会如何?股价狂跌,资金被套,而银行还有房贷、车贷等着你去还。有人说2000~2005年的熊市也不是没经历过,也没见着有多少人去跳楼。但此一时彼一时也。5年前的股灾,你不过是用手头现有的资金,即使赔光也无所谓,大不了从头再来。可如果这种灾难发生在2008年以后呢?房子是贷款、车子也是贷款,等于你提前预支10年甚至20年的钱用于投资。过去,散户们以自己的资金投资股市楼市,国家对金融风险的监控只集中在挪用银行贷款的机构和庄家,尚容易监控,危机多潜伏在少数庄股中。现在,至少一多半的房产是贷款,假如再又一小部分房贷以“抵押贷款”的形式流进了股市,央行一直以来担心的银行资金炒股就变成了一股巨大的金融风险。 自助者天助 每次被套,投资者普遍把亏损责任推给政府、市场、上市公司或坏运气。这或许会使挫折感少一些。但“愿赌服输”的商业准则还是不能使你摆脱亏蚀的命运。在可能的亏损面前,投资者是否应该自我反省,看是不是自己的决策出了问题。巴菲特曾说:“股市与上帝一样,会帮助那些自助者,但与上帝不同的是,他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几乎每一位投资大师都提到过“自助者天助”的投资真理,换言之,投资成功和失败与是否认真对待这个市场,认真研究做功课有关。有人说,买了基金,基金经理人会替基民做判断,但问题是,买基金仍然是风险自担,意味着唯一对你金钱负责的仍旧是你自己。基金界的权威统计是,大多数基金经理都不能战胜市场。把钱投资在基金,长远看不能战胜市场,更何况你要支付基金经理的管理费用,没开始投资已经先支付掉一笔成本。有人会说,毕竟有人靠着早年做了巴菲特或索罗斯的拥趸发了财,而且是毫不操心得了大财。那和靠继承了大笔遗产而一生衣食无忧又有何分别。 投资绝非儿戏,但绝大多数人的投资却是从儿戏开始,“买股就像买白菜”,以至于赚了钱草草了结庆祝,赔了不愿意止损出局。即使是投资大师也多从破产开始,屡次赔本出局,痛定思痛,总结出投资制胜的诀窍。曾有人采访过美国顶尖的期货高手,几乎无一例外地先尝到小甜头,于是加大投资,接下来账户清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市场扫地出门,终于认识到市场的凶险。身处市场,如同进了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小赚总会把人留住,赚多了还想再来,最终免不了输光了金钱。投资股票的投资者也面临着同样的未来,要么把钱留给市场,要么在炒作中学习到战胜市场的诀窍,最终获得超出市场的投资回报。投资股票最朴素的目的应该是分享企业的利润,分享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投资者能够获得长期且稳定的回报。但大多数情况下,总有投机者进来,活跃市场,加剧了市场波动,本来为长期投资而来的投资者不免迷失方向,由投资转为投机。 一次大行情,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你准备好了么?在《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中,两位投资方法南辕北辙的大师被细致分析后,竟有完全相同的思考习惯和思考方法。显然,投资世界中,成功的投资者都是相似的,而失败的故事却各有不同。两位大师都是把保本放在第一位,因为投资市场,一旦丧失了本金,就丧失了参赛的资格。两个人都尽力规避风险,大多数投资者都相信,承担的风险越大,预期利润就越高,但投资大师不相信风险和回报是对等的,他只在平均利润期望值为正的前提下投资,因此他的投资风险很小,或根本没有风险。“市场总是错的”,很多投资理论认为,市场反映了它背后所有的因素,价位反映一切,但巴菲特和索罗斯都用长时间的思考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明确且具有内在连续性的投资哲学,这样的哲学是不会跟风而变的。有了主见,你就不会被市场的日常波动弄得筋疲力尽,无所适从。 投资成功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原则和投资方法。而所有的原则和方法都是建立在对规律的认识上。我们就旨在为“自助”的投资者提供22个投资关键概念,帮助读者通过认识市场进而去驾驭市场。-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