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江西彭泽近千套移民房成官员私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2:40 东方网(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据记者调查,江西省彭泽县一些权力部门官员冒认受灾移民,侵占国家移民建镇专项资金近1600万元,县城近郊近千套“移民建镇房”竟成为官员私邸;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真正应该享受国家“移民建镇专项资金”的移民,所购领的移民建镇房不少却因为质量问题而无法入住

  按中央财政划拨给彭泽县的1.4亿专项资金计算,除去位于县城里的900套“移民建镇房”,真实移民房应该还有6000多套。如果普遍采取统筹建房的方式,而这些房屋都像记者所见,每户建房成本不足1万元,则将有巨额资金流向不明

  2006年12月18日,走在彭泽县(属江西省九江市)街头,在由九江方向刚进县城的地方,有两个小区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就是被命名为“渊明湖小区”(为500套)和“钓鱼台小区”(为400套),分属彭泽县第三和第四批移民建镇小区。

  两个小区紧邻县城,进入小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房屋和其他城市中的城市的小区没有什么两样,也一点都感受不到八年前受灾的情形。

  彭泽人恐怕很难忘却那场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由于毗邻长江和鄱阳湖,彭泽是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不少地方都是一片泽国。也正因此,这里也是国家移民建镇的重点区域之一。

  彭泽县政府2006年工作报告显示,该县得到中央财政拨付的共计1.4亿元移民建镇专项资金,“十五”期间全部完成四期工程并验收合格,新建、扩建集镇126个、中心村363个、基层村2097个。彭泽县建设局局长刘俊初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四期移民建镇工程共有7000户移民受惠。

  按照相关规定,“渊明湖小区”和“钓鱼台小区”的900户“移民”都享受了来自中央财政1.75万元的补贴(其中0.25万元属于配套资金)。另据了解,该县前两期移民建镇房每户补贴1.5万元。

  不过,彭泽县某乡政府一位已卸任的主要领导向记者透露,位于县城的两个移民建镇小区居住的居民并非真移民,而是该县的县、镇(乡)、村一些通过“特殊手段”冒名顶替的“权力群体”,并声称移民房成为官员私邸在当地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不过,刘俊初局长却告诉记者,这两个小区的居民全部都是符合条件的移民,只是有部分农民在房子建成以后因为找不着工作,或者生活有问题,把房子卖了,但数量相当小,绝大部分都仍然是农民在居住。同时,他还表示,这些房子质量与乡下的移民方没有区别,都经过了层层验收,全部合格。

  记者调查还发现,真正符合条件的移民,即来自长江20米水位线下的移民,认购的集体统建移民建镇房均在乡下,很多房屋质量都很差,根本无法直接居住。

  移民房成为“官员私邸”

  两个小区位于渊明湖相对的两岸,房屋外墙装修也还较新,物业管理颇为齐备,虽称不上“豪华”,但在当地已是颇有名气的“高档社区”。

  据上述官员介绍,在第三期工程的“500户”中,80%是县乡村各级政府干部背景的住户,而第四期工程中的“400户”则以教师和生意人为主。

  在渊明湖小区,还有12套白色住房有别于一般住宅,直面新建的渊明湖公园,并且紧邻渊明湖中央景区,更显大气,一楼都是诊所、超市和饭店。

  上述官员透露:“(这12套)住房都是给特定官员的,一般人有钱也买不到。”

  目前,这两期“移民房”基本都已经入住。在钓鱼台小区,张贴求购信息的广告依然可见。

  刘俊初局长表示,之所以在县里建移民小区,主要是出于县城建设的需要(县城人口可增加),也可使移民就近在县城打工谋生,但主要仍然是为低洼地的移民建造的。

  根据江西省移民建镇的资料显示,第三期和第四期房子的住户全部都是彭泽县内相应湖口水位22米以下或者同河段2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居民,或者来自分蓄洪区,相应湖口水位22.5米以下的居民可迁出原居住地移民建镇,且享受与当地居民同样的权利。

  居住在渊明湖小区的黄先生承认,他并不是移民,而是靠一位在政府官员的亲戚获得了此名额,以不到3万元拿到了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之后,他将这套房子以4万元卖出,又从另外一个亲戚手里买入了一套户型更好的房子。

  黄先生还告诉记者,他的亲戚也不是移民,同样是通过某乡政府官员关系,冒领了属于该乡的移民名额,并称这里的居民多半像他一样,不是移民名单中的移民。

  记者在另一购房合同上看到,该户居民所属地区是水产场,水产场是该期工程所给予移民指标的几个乡级地区之一(彭泽县下属平级的乡级单位分为镇、乡、场),而在他的另一份房产实际身份资料上却显示其属于另一地区——棉泉。棉泉的一位居民也向记者证实,他们这里并不属于政府第三期、第四期移民名额所属区域。

  据当地居民介绍,目前这两个小区的房产每户最高已经卖到了五至六万元。

  虚报名额与凭条领房

  根据当地政府网的公开信息,移民建镇工程主要在当时受灾最严重的长江沿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其中仅江西省,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的资金就达36.7亿元,移民户数和补助资金占4省总和的35.5%,目的是使该省22万户近百万移民得以告别水患,重建家园。

  由于投入资金巨大,国家对移民建镇宅基地从规划到分配和“以新退旧”的返还,实际都有明确的公开规定。当时,下发的《江西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若干规定》明确表示:移民宅基地分配应当公正、公平、公开。集镇、中心村地段较好的宅基地,可以依法向移民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提供。

  该规定还表示,移民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面积标准不得突破《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规定,已建成新居且领取了移民补助资金的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期限拆除旧房,退还宅基地。

  然而,上述官员指出,要在其中将移民指标调包,手法其实很简单。首先申请指标时虚报名额。他说,各县虚报指标数都已形成一种风气:实际只需五千,向上却报一万,这样即便经过层层审批,获批的也在8000左右,不管怎样都会多出大量的名额。这样,“多出大量名额也就不会存在霸占真正移民住房的问题。”

  其次,相关官员将属地内的名额转让给有私人关系的人或者自己,接着到移民建镇办公室以这个名额的原名字去开条子,居民可拿着移民建镇办公室的“条子”到

开发商处去交款,房产商也仅凭“条子”办理购房手续。只不过,交款时的姓名就变成了买主的真实姓名。

  记者在一份私人转让协议上看到,这种转让根本无需任何房管部门的认定,也无需任何公证,只需双方手印即可。

  该官员说,能否拿到移民房,关键是要复制具备移民资格农民的身份证。各村的村干部到村里去“借”村民的身份证复印件,用复印件虚报指标人数并在移民办公室拿到“条子”。

  而实际当时大多数农民并不清楚自己的身份证拿了去用作什么,自己在“城里”竟然还有个房子的指标。一位村民林某告诉记者,“我当时以为是我自己在村里的这个房子要办什么手续,就把身份证给了他(指村支部书记)了,之后也一直不知道那个房子跟我有什么关系。”

  林某说,“直到市里

审计局的领导下来了解情况,突然把我叫到他们住的宾馆去,问我有没有在县里也有个房子,我说没有啊,才开始了解了一些这个情况。”

  该村另一可享受移民建镇指标的农民孙某说,当时看到调查人员手里县城里两个移民小区住户的名单非常吃惊,“我对我们村里的人都很熟了,村里竟然有几十人的名字在住户名单上,而我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在城里有房子的。”

  当地县公安局一位同志也表示,县城里的移民建镇工程从向国家申请指标,就开始作假,上下牵连的人不少,当时有群众举报后曾涉及相关调查,但最后也不了了之。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41,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