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郑板桥的读书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3:34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艺术上造诣高深,他的画、诗、书被人誉为“三绝”,其人品格高尚,其作品处处表现出愤世嫉俗、刚正不阿的斗争精神。“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书”——曾写此诗句的郑板桥在读书方面亦有很多精辟的见解,笔者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郑板桥集》中摘引了他劝勉晚辈读书的言论予以归纳,对今人读书仍会有所启发。

  一是提倡读书要有选择,不可滥读。他说:“读书要求精求当,当则粗皆精,不当则精皆粗。”他还说:“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矣,徒多徒烂耳。”“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家家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橱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郑板桥的意思是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抓到什么就读什么,随便瞎读一气。不加选择地读书,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于学业无补,而且还可能受一些坏书的腐蚀,于身心有害。当然选择标准应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来定,既看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对品德修养、陶冶情操有无益处,也看对个人学习有没有帮助。

  二是提倡读书要有主见,独立思考,不可被人牵了鼻子走。郑板桥认为:“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岂复为后世小儒所颠倒迷惑,反失古人真意乎!”又说:“竖儒之言,必不可听,学者自出眼孔,自竖脊骨读书可尔。”“我辈读书怀古,岂容随声附和乎,世俗少见多怪,闻言不信,通病也。” 他认为读书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做书本的奴隶。如果没有这一条,即使选到了再适当的书,再刻苦地精读,也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三是读书要有正确的目的。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寄给在家乡的弟弟的信中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读书动机不纯,功利心太重,就不会有太大长进。鸟翼系上了黄金,还能飞多高?如果通过读书人人都能做个明理人,大家互相尊重,社会就能一片和谐。

  四是读书必刻苦,要深入钻研,不可浅尝辄止。郑板桥一旦选定了他认为“当”的书,就潜心精读。他读书是很勤奋的,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他还提倡多问:“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琼崖主人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

  五是不读死书。郑板桥读书时很专注,深居独坐,寂若无人,子女不得近前,即使谈诗论文之士亦不得入室,他觉得那些粗鄙烂熟者、旁门外道者、泥古至死不悟者,最足损人神智,反不如独居寂坐之谓领会也。他主张读书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板桥非闭户读书者,长游于古松、荒寺、平沙、远水、峭壁、墟墓之间。然无之非读书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