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政府道歉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5:4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现在,一场事关政府管理转型的“公关事件”正在展开。“深圳市政府向民众道歉”的公共理性,并不仅限于“政府道歉”这一中国新鲜事物,更在于政府以《告市民书》的形势,变换曾经习以为常的操作路径,以公理替代“习惯”、以公民权利为重替代政府管理的单方便利。

  这种开诚布公的互动交流,首先使民众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制度下的“子民”,而是公民,他们参与的姿态,是以公共领域的平等和民主为前提的。《告市民书》更像柔性的公民权利意识启蒙,不是由先行掌握真理的“启蒙者”(政府)向“被启蒙者”(民众)宣扬教化,而是给民众一个平台,让他(她)能参与到权利维护的进程中,在观察与体验中自行寻找答案。

  因此,《告市民书》提供了已有措施,提供了未来之策,这基于一个社会管理常识:在面对一个新出台的公共政策时,民众会对此政策与自身利益的关系进行判断和预估,他们依靠的是各种信息的反馈,而越是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联的信息,他们希望搜集得越多,与以往政策作一个横向的比较,以便在参与博弈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利益补偿。保障民众知情权和切身利益的现实保障,构成了互动的链条,让民众在长远和现实利益的综合考虑中,作出一个更理性的判断。

  实际上,当我们观察近年来民众的各种维权举动,可以发觉,中国人渐渐习惯于与权力机关进行平等对话,而不仅仅是俯就;社会日渐凸现“公共议题“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社会公德、公众利益、公意再也不可漠视了。人们通过法律、舆论等各种途径捍卫权利,政府也必须直面社会民主的进展,而作出即时回应……这些改变,其实已经浓缩在“深圳市政府向民众道歉”事件中。 毕舸请作者速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