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常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突破700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10:16 常州日报

  常州日报消息:

  天合光能,中国第三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

  康美化工,中国最大的卫生用拟除虫菊酯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华钛化学,中国最大的光引发剂制造基地,全球市场占有率居第三。

  常茂生化,中国首家拥有L-苹果酸核心技术企业,生产的富马酸产销居亚洲第一。

  康泰化工,中国最大替代氟利昂的新型环保绿色制冷剂HFC-134a生产基地。

  ……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07年伊始,简要浏览一遍常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更有助于我们审视常州民企两年巨变。

  2005年3月,一份绘就常州民营经济未来三年发展蓝图的《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被推向了公众视野,这份文件被普遍视作“为常州民营企业发展释放更大空间,实现常州民营经济二次腾飞”的里程碑。

  截至200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上缴税金、注册资本、从业人员等20项“跃升计划”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目标值——三年计划两年完成。常州民营经济正展开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新画卷。

  政策引领民企跃升奋进

  【新闻背景】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与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加大有效投入、扩大开放、增创发展新优势,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发展实绩】如果说第一次飞跃所呈现的是民营草根经济,那么再次跃升所需要达到的是民营森林经济——要在更高层面上发展常州民营经济!

  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近年来常州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提升提速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的五项规定》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扩大准入,降低门槛,改善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氛围。

  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共同推动了常州民营经济大潮奔涌——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销售1998亿元,实现利润60.4亿元,上缴税金72.6亿元,截至2006年底,这组数据分别被改写为2528亿元,75亿元和90亿元。此外,全市年营收超亿元的企业已达435家,民营企业集团达86家,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6家,年营收2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集群18家,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专业特色市场20个,全市私营、个体注册资本总额达708亿元,从业人员达102万人。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民营工业产值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占比都达到了三分之二,无论是在高效农业、制造业还是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民营经济都已“担纲主演”,发挥了主角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经济”。

  环境优化助推民企升级提档

  【新闻背景】围绕民企升级提档,常州市推出了“五抓五促五落实”等有力举措,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一轮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发展实绩】

  两年来,全市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和引导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节约利用能源、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工业技改贴息、科技三项经费、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贴息、出口技改贴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等专项资金也加大了用于民营企业的比重。

  市经贸委等部门在《常州市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常州市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做强做大奖励办法》和《常州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年度考核办法》,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水平,目前全市已有8家担保机构列入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机构,担保机构总数已发展到39家,注册资本7.9亿元,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全市还重点实施了“151”培训计划,即对100家重点骨干企业、500家成长型企业、1000家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实施重点培训,对民营企业开展经常性的各类免费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安全生产、电子商务、财税制度、质量管理、现代企业制度、清洁生产以及境外上市等。通过学习,民营企业负责人开阔了思路,转变了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已从最初主要涉足的餐饮业、

零售业,逐步成为工业、
房地产
业等行业的主力军,部分民营企业已经进入担保、典当、拍卖等准金融行业以及教育、科研、现代物流等领域。民营工业企业由原来主要投资发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进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天合光能、东南

液晶等一批民营高科技企业,成为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截止到去年,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已达520家,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信息化示范企业达51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7个,中国驰名商标6只。与此同时,已有300家民营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加快发展中回报社会

  【新闻背景】全市民营企业在做强做大,肩负起加快发展责任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常州的跨越发展尽已之力。

  【发展实绩】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总数达3300多家,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79%。在发展中,民营经济活力迸发,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民营经济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9.5%,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出近10个百分点,比国有经济和外商投资分别快了34.3个和1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67.2%。去年全市100个投资上亿元的工业项目中,民营企业占66个,50个制造业升级重点技改项目中,民营企业占42个。

  做强做大自身的同时,民营经济成为安民富民、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不断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成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最重要的载体,目前,全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102.4万,创造的税收收入占全市税收总量的比重达到64.6%。两年来,全市民营企业家热心资助社会的各项公益事业,在去年全市慈善捐款活动中,77家重点骨干企业捐赠总额近2.5亿元,其中捐资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达14家。 (姜玉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